武汉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2014-10-23 12:38余茂辉沈翠珍杜为公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武汉市

余茂辉,沈翠珍,杜为公

(武汉轻工大学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23)

后金融危机时期,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也是抢占国际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迫切需要。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武汉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积极响应国家部署,2012年4月发布了《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的总产值将超过5 400亿元,总体规模超过2010年的2倍,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超过33.8%[1]。目前,武汉在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有新的对策措施全力加以推进。

1 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武汉市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基础雄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等领域初步发展形成了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和产业集群,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突破潜力和市场空间。

1.1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

武汉市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已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和产业基础,光通信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尤其是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光传输的研发实力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下一代交换设备研发也走在国内先进行列。另外,作为国内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已实现电信和广电网络融合体制机制创新,随着武汉天马、新芯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集成电路产业突破性进展以及“智慧城市”和“三网融合”两个863计划重大专项落户武汉,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已进入一个持续、快速的发展轨道。2013年实现产值1550.27亿元,是2010年的1.97倍。

1.2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发展后劲持续增强。2013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突破2 000亿元,达到2 163.25亿元,增长了1.3倍;在海洋工程装备、数控机床、冶金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同时,形成了一大批装备制造研发机构:制造装备数字化、激光加工、光纤通信技术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数控系统、工业烟气除尘、微型定位系统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锅、武船、华工科技、三江航天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

1.3 生物产业

依托武汉大学等知名院校和30多家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10多名两院院士,武汉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清洁生物技术等领域初步形成产业特色。2008年开始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通过发挥生物城的产业聚集效应,目前已有400余家企业进入,包括辉瑞、拜耳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产值突破400亿元,综合实力已跃居全国26个生物产业园区第3名,并与美国、法国、瑞士等多个世界上先进的生物园区合作,着力打造国际化的生物城。

1.4 新材料产业

武汉市新材料产业拥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武钢硅钢中心、长飞技术中心等重点科研机构,拥有国内重要的光电子信息材料、金属结构材料和先进高分子材料生产和研发基地,已形成从研发到生产、产学研结合、门类齐全、基础良好的新材料产业体系,特别是在高性能结构钢、电子信息材料、有色金属材料、磨擦材料、磁电子材料、石英晶体材料、有机氟硅材料等细分领域已形成明显的发展优势,拥有一批国际领先或国内领先的技术与产品,成长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正逐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应用。2013年实现产值794.9亿元,是2010年1.69倍。

1.5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产业正逐步成为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太阳能电池制造、系统集成和建筑工程应用等方面初具规模,太阳能光伏和风电制造产业链初步形成。节能环保产业涵盖了水、气、渣、噪声、辐射等领域,在技术力量、研发水平、工程能力、科工贸产值等方面,稳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之首,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环保产业基地[2];拥有一批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先进技术和优势项目,承接了多个国家重大项目,取得多项国家专利及授权,参与制定了相关国家标准。2013年产值超过了400亿元。

1.6 新能源汽车

东风汽车、扬子江客车、国通清扬、理工通宇等本土企业同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密切合作,形成了混合动力、纯电动乘用车与公交车整车生产能力,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磷酸铁锂电池及电驱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目前,全市已有580台新能源汽车在路运行。

近年来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增加值、利税、出口交货值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对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提升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1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26%,2011年,武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超过2 240亿元,同比增长28.2%,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成为三大主导产业。2013年,这三个主导领域产值达到4 508.45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的80.4%(见表1),环保、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生物及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表1 2010-2013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领域产值情况

目前,武汉市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青山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并以三大基地及各类产业园区和基地为依托,初步形成了层次鲜明、特色突出的技术创造和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已拥有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火炬计划武汉新材料产业基地、火炬计划武汉江夏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火炬计划武汉电动汽车产业基地等,承担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服务业、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等一系列国家级试点示范工作。

2 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2.1 产业规模总体偏小,领域偏窄,缺乏领军型的龙头企业

武汉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在规模上还有不小的差距。一方面,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只有深圳的十分之三、天津的十分之五、广州的十分之六;实力接近的青岛、沈阳、大连和南京等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均比武汉市早一年突破4 000亿元,同时,武汉市截至2011年底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总数为370多家,低于上述发达地区,具备国际国内竞争优势的企业相对较少。而且,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新材料三个领域,领域的高度集中影响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抗风险能力。而在市场前景广阔的环境保护、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其产值仅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的4.0%、3.1%和1.2%。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亿元以下中小单位占48.7%,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5 000万以下单位占32.4%。

2.2 人才激励机制欠缺,高端人才亟需引进和培养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为了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武汉正在实施“3551”人才特区建设规划,引进一批国内外高端的创业人才和团队[3]。但是目前的激励机制力度不够,人才激励保障机制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激励办法,缺少评价导向和服务体系。另外,武汉虽然具有人才资源优势,但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中高端人才短缺,应用型人才不足,人才不对口,供需不匹配。

2.3 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武汉市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在2009年才突破100亿元,而同年北京的R&D经费支出就超过600亿元,上海突破400亿元,深圳接近300亿元。2013年武汉市R&D经费支出255亿元,占GDP的2.82%。与其他发达的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武汉的R&D经费支出总量在全国19城市中居第9位,虽然与GDP的位次相当,但与武汉市综合科教地位并不相称。同时,市级科技投入力度不足,2012年市级财政科技支出10.2亿元,只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2.6%[4]。

武汉市综合科教实力在全国位居前列,但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只有35%且80%流向外地,企业设立技术研发机构的只占31%[5],而深圳市此项比例为90%,企业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需求主体、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应用主体,科教优势未能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亟需建立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企业孵化于一体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2.4 产业链不够完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不明显

目前,产业内大多数企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合理的盈利模式,投资类电子产品本地配套不到10%,有的产业链不长,基本上还停留在本区域生产、销售层面;有的产业链薄弱,在研发设计和营销管理等环节存在先天不足,甚至处于缺失状态;产业本地配套能力不强,制约了产业聚集效应的发挥,阻碍了产业聚集向产业集群过渡。

2.5 科技金融机制欠缺,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赖于科技金融创新。武汉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但科技金融发展新的增长点不多,主要表现为银行科技支行数量较少,股权投资机构相对单一,金融中介机构仍较为缺乏;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的平台渠道较少、金融专业人才匾乏;缺少针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产品,在解决轻资产、缺担保、无抵押的科技型企业融资上,缺乏较为有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5],不少成长型企业的研发和产业化,均因资金短缺、融资门槛较高、融资周期耗时长等原因而受阻,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这将导致武汉在全国的金融地位有可能进一步下滑。

3 加快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制定产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

目前武汉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等少数突出的新兴战略产业已演变成为综合经济效益较好、未来增长潜力较强、比较优势较显著的主导型产业,而其他相关产业则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政府首先需要做好新兴产业规划和其他产业规划的衔接工作,并采取不同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技术政策,以促进产业发展、引导结构升级、协调市场关系为指导原则,发挥在新兴产业布局中的引导作用,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其次,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和科教优势,重点扶持、发展节能高效、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对于某些少数发展迅速、成绩突出的主导产业给予适当的政策与资金倾斜。

3.2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大力培育新兴产业龙头企业

武汉市应借助较强的科教优势,鼓励各类企业建立或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组建研发中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大对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着力突破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着重挖掘与新兴产业相关的科技成果,并使其尽快产业化。在新兴产业的选择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突出重点,促进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资源要素向园区聚集,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领军企业和大型高科技产业集团;支持科技型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密切协作,延伸产业链,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较大、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产业集群。

3.3 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引导和支持创新人才特别是高端领军人才向示范区集聚

武汉市应以建设高端人才创新创业主阵地为目标,继续实施“人才特区”战略,加快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加快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制度环境,完善专门人才市场服务体系,打造人才流动“绿色通道”,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在各类产业园区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培养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积极开展股权与分红激励试点,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使发明者、创新者更多分享创新收益。

3.4 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机制,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

武汉市应抓住获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机遇,通过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同集聚和相互促进,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一是要加快培育金融市场主体,支持民间资本依法设立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引导本地金融机构与外资合作,出台更优惠的激励政策,吸引各类法人金融机构入驻武汉,推动武汉金融业集聚;二是加大信贷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保险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保险代理、信用评级等各类金融中介机构,有效畅通中小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渠道;加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对接机制和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体系。

[1]杨菁,武经轩.战略性新兴产业 4年计划“超倍增”[N].长江日报,2012-06-01(6).

[2]李雪松,叶小俊.资源整合、制度创新与发展产业集群——以武汉市环保产业为例[J].生态经济,2011(9):121-125.

[3]长江日报.光谷“人才特区”建设启动创新团队最高可获亿元资助[N].长江日报,2009-02-27(3).

[4]武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武汉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5]杨文平.仅三成科研机构建在企业要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N].长江日报,2010-04-10(2).

[6]余振,李春芝,吴莹.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基于共同集聚视角的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07-111.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武汉市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回望“十二五”:中国的战略性转换与评估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
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