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和中国西部的石窟:信仰与彩绘泥塑诞生记

2014-10-22 09:04赵声良
读者欣赏 2014年10期
关键词:龟兹洞窟石窟

赵声良

从印度本土到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一带(即犍陀罗地区),佛教艺术有了很大的变化,犍陀罗艺术受到了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在佛像雕刻上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但在犍陀罗地区现存没有石窟,只有大量的寺院遗迹。从塔克西拉等地的寺院遗址中,也可看出与印度石窟相关的构造,可见寺院与石窟是一致的。巴基斯坦以北的中亚大部分地区和中国西部的一些地区,就是古代中国文献中所说的“西域”。这一地区在佛教传播中,主要受到了犍陀罗艺术的影响,又有本地的地域文化特点,与印度本土的佛教艺术有较大的差别。由于这一地区的土质不是像印度本土那样坚硬的岩石,山体大多是砂砾岩,所以这一带的石窟结构也与印度差别较大,雕刻几乎没有,大多是泥塑加彩绘。中亚一带最著名的就是巴米扬石窟。从阿富汗往东,进入中国西部,就有龟兹石窟群,新疆东部又有吐峪沟、柏孜克里克等石窟,再往东就进入了汉民族聚居的地区。

巴米扬(Bamiyan)石窟

巴米扬(Bamiyan)石窟位于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西100多千米的巴米扬河畔,这里曾经是佛教繁荣的地方,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将此地记载为梵衍那国,曾有很多寺院,并记下了这里有两个大立佛。直到上个世纪末,巴米扬石窟还保存着高达55米的西大佛和高38米的东大佛。可惜在20世纪末由于战争而毁坏了。除了两大佛像外,巴米扬石窟的中心区还有大大小小700多个石窟,分布在东西长约1300米的崖壁上。中心区往南的弗拉底河两岸也有50多个石窟,其中有不少壁画。在东南的卡克拉克河谷还有100多个洞窟,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石窟中的塑像和壁画都已毁坏,只有少量的壁画保存下来。

巴米扬石窟是中亚保存较为丰富的石窟遗迹,从19世纪上半叶,英国探险家开始调查巴米扬石窟,后来,法国、俄国、意大利等国都曾做过考古调查。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考古学家开始对巴米扬进行全面调查,对所有洞窟进行了编号和实测,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对巴米扬石窟的建造时代,特别是对两座大佛的建造时代,学术界还存在不少争议,但一般认为在3~5世纪之间,比犍陀罗早期艺术要晚一点,但比中国的云冈石窟要早。

大佛信仰是巴米扬石窟的一个较大的特色。在印度本土虽然有过巨大的佛塔,但没有出现过如此巨大的佛像,这主要还是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不同,信仰的侧重点不同所致。佛教传到中亚一带,已经与原始佛教有一定的差异,人们对弥勒的崇拜发展到了一个高潮,以巨佛的形象来塑造未来佛弥勒,充分表现了对来世理想的憧憬。这一思想对中国隋唐以后的佛教无疑产生过巨大影响,从唐代以后各地出现的大佛就可以看出。

龟兹石窟

古龟兹国在今天新疆库车一带,公元1世纪至2世纪以来,因为佛教的兴盛,名僧辈出而闻名于世。由于龟兹位于中西交通的丝绸之路要道,从中国到西域,不论是政治的交流还是宗教、文化以及商业的来往都会经过龟兹。伴随着龟兹佛教的发展,龟兹地区也营建了大量石窟与寺院。现存的石窟就有克孜尔、克孜尔尕哈、森木塞姆、库木吐拉等多处石窟群。玄奘取经时曾经过的雀离大寺,就是今天的苏巴什遗址,也是龟兹地区现存规模较大的古代寺院遗址。

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位于今新疆库车和拜城之间的木札提河北岸,南距库车县城67公里,西距拜城县60公里。现存已编号的洞窟236个,据北京大学考古系的研究,这些洞窟中时代最早的是3世纪后半叶,最晚为7世纪末,其中最盛期在4世纪末到5世纪。克孜尔石窟的形制包含了龟兹石窟的各种类型,如中心柱窟、大像窟、僧房窟等等。其中,中心柱窟是最为流行的形式,平面为纵长方形,前半部分留出空间,窟顶为纵券顶,正壁开龛造像,后半部分则是围绕着正面佛像的环形通道,使中央形成一个平面为方形的柱子,在通道的背后,往往在后壁设佛坛,塑涅槃佛像。在洞窟前壁门上部,一般绘出兜率天宫中弥勒说法的场面,表现了涅槃与弥勒信仰的特点。现在塑像绝大多数都已经毁坏,只有壁画保存了下来。龟兹石窟的中心柱窟在某些方面保持了印度支提窟的特点,如纵券形窟顶的结构,但中心柱已看不出佛塔的形式。这是由于佛教传入中国时,佛像早已产生,佛塔虽然也同样存在,但以佛塔来代替佛像供人们礼拜已不再是必须的。进入洞窟,直接礼拜佛像,对于普通信众来说更容易被接受。龟兹石窟中的禅窟比较独特,虽然源于印度的毗诃罗窟,但这里的禅窟没有印度那种中央大厅,仅仅是在一个较窄的过道两侧排列着一个个小禅室,而这些禅室也比较小,仅能容一人在其间打坐而已。印度的毗诃罗窟中侧面小室中是足够躺在其中休息的,但龟兹的禅窟只能用以修禅,至于生活起居则另有僧房窟。这一点也影响到了敦煌石窟。

克孜尔石窟的塑像基本上没有保存下来,壁画却保存较多。除了正壁与门上部壁画以佛说法图为主外,还在侧壁和窟顶绘出大量的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特别是窟顶以山和树形装饰成菱格形画面,在其中分别画出本生故事、因缘故事,这样的形式成为克孜尔石窟最有特色的风格,第71窟、38窟、80窟等窟的菱格画都是较有代表性的。在券顶的中央还往往画出日、月等天象图,在两侧壁与券顶相接处,往往画出天宫伎乐。这种天宫伎乐的形式也影响到了敦煌壁画。

吐鲁番地区的石窟

新疆东部吐鲁番地区在古代曾经是佛教繁荣的地区,营建了不少石窟群,现存的主要有伯孜克里克石窟、吐峪沟石窟、胜金口石窟、雅尔湖石窟、奇康湖石窟等。在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中,都可看到佛寺的遗迹。

吐峪沟石窟位于鄯善县吐峪沟乡的山谷中,史书上称为“丁谷窟”,现存洞窟46个,最早的石窟开凿于5世纪,洞窟形制有中心柱窟、方形穹隆顶窟和长方形窟,早期洞窟有明显的龟兹风格,晚期的与柏孜克里克石窟一致,体现了回纥风格。

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吐鲁番市东45公里左右的木头沟西岸,距高昌故城约10公里,现存洞窟83个,其中有壁画的洞窟有40多个。时代最早的有壁画的洞窟有40多个,是吐鲁番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群。时代最早的约建于5世纪至6世纪的麹氏王朝时期,唐代称为“宁戎寺”,9世纪以后,高昌回纥王朝强盛起来,回纥人笃信佛教,形成石窟开凿的盛期,壁画中出现了大量的回纥供养人像。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受到唐代以来中原风格的影响,但在人物造型及色彩运用等方面则有本地的特色。特别是回纥高昌时代的壁画,曾对敦煌晚期的壁画有过一定影响。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趁着清政府衰微的时候,英、德、俄、日等国探险家纷纷到中国西部的新疆、甘肃一带活动,盗掘文物,滥挖壁画。尤其是德国探险队在克孜尔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等新疆众多的石窟中盗走大量壁画,其中柏孜克里克石窟被害最甚,大部分洞窟都遭到盗掘,有的洞窟甚至整窟的壁画都被盗走,洞窟内只留下揭走壁画后的累累伤痕。大量的壁画收藏于德国柏林印度博物馆,二战后,有相当一部分壁画归入苏联,现存艾尔米塔什博物馆。endprint

猜你喜欢
龟兹洞窟石窟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敦煌莫高窟洞窟“巡诊医生”2小时走70个洞窟
龟兹石窟寺院中的连通建筑
洞窟惊魂
龟兹壁画“杀犊取皮”
龟兹弥陀净土信仰流播初探
夜宿石窟
敦煌西千佛洞未编号洞窟清理简报
夜宿石窟
抒海本生及其在吐峪沟壁画中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