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声良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今大同市西约15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此外还有不少小型窟龛。造像的总数达5.1万多尊,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此后逐步吞并了北方的后燕、夏、北燕、北凉,于439年统一了北方。北魏灭北凉时,曾俘掠凉州僧徒3000人迁到平城,这一批僧人对北魏佛教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著名的凉州僧人玄高就深受太武帝敬重,当时的太子晃还把玄高当作老师看待。主持开凿云冈石窟的正是来自凉州的,当时任沙门统的高僧昙曜。所以,云冈石窟的营造不可避免地要吸取凉州佛教艺术的因素,当然,作为首都平城,一定聚集了全国的佛教艺术高手,从而在石窟的开凿和佛像的雕刻方面创造了一个时代的风范。云冈石窟可以说是北魏前期佛教艺术的典范,代表佛教石窟艺术在中国内地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云冈石窟在北魏前期对中国北方石窟的营建有着深刻的影响。
按考古学的分期,云冈石窟主要分三个时期:第一期石窟主要有5个,包括第16~20窟,为北魏和平年间(460~470年)高僧昙曜主持开凿,也称“昙曜五窟”,这5个洞窟规模宏大,每窟的主尊都高达十几米,最高的第19窟大佛像高16.8米。有一种说法,认为这5个洞窟的佛像象征着北魏初期的5个皇帝,所以它们被表现得如此的宏伟壮丽。第20窟佛像为露天大佛,高13.7米,结跏趺坐,面容沉静庄严,略带笑意的脸上透露出一股雄强的气势,这一形象成为北魏时期北方各地造像的典范。第18窟的佛像高15.5米,为卢舍那佛立像,袈裟上布满千佛,装饰特别。
第二期,开凿时间为471年至494年。包括现编号的第1、2、3、5、6、7、8、9、10、11、12、13窟,或称为孝文时期石窟。孝文帝在北魏延兴元年(471年)继位,他和祖母文明太皇太后都是大力扶持佛教的人物。因此,这一期的洞窟多为双窟,如第7~8窟、9~10窟,就是象征当时政治上的所谓“二圣”。这一时期的云冈石窟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内容上都超过前期,雕刻精致,形象生动。第6窟为规模宏大的中心柱窟,内容丰富,华丽灿烂。而伴随着孝文帝政治上的改革,学习汉族文化,改用汉式衣冠,在佛像中,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汉式风格也在石窟中出现。
第三期,开凿时间为494年至524年,主要分布在20窟以西,还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龛,约有200余座中小型窟龛。这一时期,由于北魏迁都洛阳,北魏皇室在洛阳开凿了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的营建进入尾声,不再出现大型洞窟。云冈石窟的影响力也逐渐降低。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约12公里的伊水之滨,伊水两岸山峦对峙,称为伊阙,两岸凿建石窟,西岸称为西山,也叫龙门山,东岸称为东山,也叫香山。两岸石窟南北延续约1公里。据最近龙门石窟研究所的统计,西山现有窟龛2043个,东山有302个,合计2345个。其中大型洞窟约有30窟,其余为小型窟龛。造像总数达10万余尊,造像题记有2840余方,佛塔50余座。龙门石窟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始建于孝文帝迁洛之后(5世纪末),从龙门现存的石窟来看,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似乎已经有人在这里开窟造像了。但作为皇家主持大规模地开凿石窟,则是在孝文帝迁都洛阳到孝明帝期间30多年的时期。由于龙门的地理环境与云冈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时代背景变化很大,形成龙门石窟与云冈的不同风格。北魏洞窟主要在西山,著名的有古阳洞(493~503年)、宾阳中洞(505~523年)、莲花洞(521年前)以及慈香洞、魏字洞、皇甫公窟等。古阳洞,是龙门较早的大型洞窟,建造于493年至503年之间。洞窟由天然洞穴凿建而成,主尊为高6米多的释迦牟尼像,两侧有两尊菩萨侍立。佛像形式完全是中国式的双领下垂式袈裟,并在坐座下形成衣纹密集的褶襞(日本学者称之为裳悬座),是北魏后期佛像的典型样式。这个洞窟还因为大量的碑刻书法精品而著称于世,书法史上有名的“龙门二十品”绝大部分都出自这个洞窟,如著名的《始平公造像记》(488年)、《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造像记》(495年)、《杨大眼造像记》(506年)等等。从比丘道匠造像龛我们可以看到,所谓造像记,本是出资造佛像的供养人所写的发愿文,通常在上部造佛像,下部写出供养的愿望以及供养者的名字及身份等。
宾阳中洞(505~523年)是个大型洞窟,本是北魏宣武帝打算为其父孝文帝和其母文昭太后而建的石窟,最初是准备在云冈石窟凿建,后来改在龙门。又为宣武帝建一窟,合计为三窟。但未能完工,仅宾阳中洞完成,现在的宾阳南洞与北洞为隋至初唐间完成。洞窟正面为佛坐像,两侧各有一菩萨、一弟子雕像,弟子像为一老年、一青年。这样的“一铺五尊像”的格局成了以后龙门石窟的基本形式,也影响到各地的石窟造像。佛像雕刻虽为汉式风格,但并不是特别的清瘦,而是体现一定的体积感,洞窟周壁雕刻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维摩诘经变、萨埵太子本生,以及皇帝和皇后礼佛浮雕(帝后礼佛浮雕已流落国外)、神王像等等。窟顶装饰也十分豪华,顶为穹庐形,中央一朵大莲花,周围有8身飞天绕花旋转飞翔。莲花洞,开凿于正光二年(521年)前,因窟顶雕凿出一朵直径3.6米、厚0.35米的大莲花而得名。在大莲花的周围共刻出6身飞天,每身都有一米多长,可算是龙门石刻中的大型飞天了。
隋唐时代是龙门石窟开凿的第二个高潮,包括西山的潜溪寺洞、宾阳北洞、宾阳南洞、敬善寺洞、惠简洞、奉先寺等,以及东山的擂鼓台、看经寺洞等。其中奉先寺洞为武则天出资营建的洞窟,于上元二年(675年)完成。此窟主尊为高达17米的卢舍那佛,两旁各有胁侍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像。佛像雍容和穆,体现了大唐气象,菩萨弟子均安详恬静,而天王力士则体现了刚健雄强的气势。这一组雕刻形象高大,但对人物表情的刻画细致入微,包括佛像后面的佛光图案等装饰都十分精致。
除了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外,在华北地区还有巩县石窟、响堂山石窟等多处石窟遗址。在南方还有南京的栖霞山石窟、四川的广元石窟、重庆的大足石窟、云南的剑川石窟等,表明随着佛教在中国各地的发展,石窟艺术也在各地开花结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