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声良
东晋时期,中国北方经过了较大的战乱,分裂为很多小国,史称“十六国”。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大都信奉佛教,佛教就在这期间迅速地发展起来。甘肃一带先后经历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史称“五凉”)的统治。其中北凉的统治时间较长,而北凉王沮渠蒙逊是个狂热的佛教信徒,他曾经主持建造了凉州石窟(有人认为就是今武威市南的天梯山石窟)。河西一带的敦煌石窟、文殊山石窟、马蹄寺石窟群等,也是在这前后兴建起来的。甘肃中部的炳灵寺石窟、东部的麦积山石窟也相继营建。其中敦煌石窟的营建时间最长,现存石窟的数量也是最多的。
敦煌石窟
敦煌于汉代设郡后,设立了玉门关和阳关,成了中国的西大门。汉代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敦煌也成了商业文化的中心地。汉末到两晋时代,敦煌地区的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寺院。十六国时代敦煌周边开始营建石窟,现存有莫高窟、榆林窟、东千佛洞、西千佛洞、五个庙等处石窟,统称为“敦煌石窟”。
据莫高窟唐代碑文的记载,最早的洞窟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到唐代已达一千余窟。现存的莫高窟分为南区和北区;南区洞窟都有壁画或塑像,编号492个:北区洞窟编号有243个,大都没有绘塑,是古代僧人生活、修行窟,还有部分埋葬死者的洞窟。
莫高窟的营建从4世纪到14世纪延续了1000多年,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早期(包括北凉、北魏、西魏、北周4个朝代)石窟较多地受到西域风格的影响,如禅窟、中心柱窟的形制均可看出源自印度和龟兹的影响,北凉第275窟的交脚菩萨像就有明显的犍陀罗风格,壁画中流行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绘画技法采用“西域式晕染法”,都与龟兹一致。西魏以后,也受到了中原风格的影响,流行“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风格。
(二)中期,主要是隋唐时代,这是莫高窟发展的盛期,开凿的洞窟最多,出现了不少规模较大的洞窟,特别是唐代造大型弥勒像,出现了高达35.5米的北大像(第96窟)和高27米的南大像(第130窟),还有长达十多米的涅槃像两座(第148窟、158窟),这些宏大的塑像,反映了唐代强盛的经济实力和成熟的石窟建造技术。彩塑在吸收外来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式的雕塑风格,佛、菩萨、弟子、天王等形象写实性强,注重精神气度的刻画,亲切可感。壁画则流行场面壮阔的经变画。经变画是指综合地表现一部佛经主题的绘画,往往以佛国世界为中心,综合表现人物、建筑、山水等境界宏大的画面。隋唐时代流行的经变画主要有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药师经变、弥勒经变、阿弥陀经变、观无量寿经变等。经变画是适合中国人审美趣味的中国式的佛教艺术,把理想的佛国世界表现为真实可感的视觉艺术,开创了佛教绘画的新时代。
(三)晚期,包括五代、北宋、西夏、元代。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变化,敦煌与中原文化中心的联系时断时续,丝绸之路也不像唐代那样繁荣,敦煌佛教艺术的发展也受到较大的局限,五代到北宋时期主要是延续唐代以来的石窟艺术,创造性大不如以前。西夏和元代先后出现了一些新的元素,虽然数量较少,却反映了时代的特色,在内地艺术遗存较少的情况下,显得弥足珍贵。
榆林窟,也称万佛峡,开凿于甘肃省瓜州县南部的榆林河(也叫踏实河)畔,西距莫高窟约100公里,现存洞窟42个(包括东崖31个,西崖11个)。榆林窟与莫高窟在地域上非常接近,与莫高窟是同一体系的姊妹窟,但在洞窟形制和内容、风格上又有独特之处。榆林窟时代最早的洞窟建于唐前期,其第6窟内有高达23米的大佛,与莫高窟第96窟北大像和第130窟南大像交相辉映。中唐第25窟和15窟前室完整地保存了吐蕃时代壁画的原作,代表了榆林窟唐代壁画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在艺术风格上与莫高窟同期壁画的不同特色。五代、北宋时期,曹氏家族统治瓜、沙二州,政府设置了画院。莫高窟和榆林窟都由画院的画工进行绘制,两处的风格较一致。而榆林窟保存的一些洞窟较完整,特别是供养人像十分清晰。曹氏归义军末期部分洞窟为回纥人营建,如第39窟就是回纥时期完整地重修的洞窟,代表了回纥壁画的风格特征。
西夏时期在榆林窟开凿了一些洞窟,十分珍贵,如第29窟为赵麻玉一家出资营建,窟内壁画不仅技法精湛,而且画出了赵氏一家的供养人像,使我们了解到西夏官员的很多信息。第2窟、第3窟都是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准的壁画,特别是第3窟的文殊变和普贤变,以大幅水墨山水为背景,表现菩萨出行的盛况,反映了两宋山水画的高度成就,而类似的山水画面在莫高窟中却未出现,榆林窟壁画正好补充了莫高窟壁画的不足。
马蹄寺石窟群
马蹄寺石窟群,位于张掖市南60多公里的祁连山脉之中,这里属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现存石窟包括金塔寺、观音洞、千佛洞和马蹄寺等窟区。石窟以马蹄寺为中心,分布在其周围的崇山峻岭之中,石窟的窟龛总数有70多个。金塔寺石窟是其中时代较早的,位于大都麻河西岸的红砂岩崖壁上。现存两个洞窟,称为东窟和西窟,两窟都是中心柱窟,窟顶平面为方形,中心塔柱就在洞窟中心,塔柱还保持着方形佛塔的形式,下有台座,上部分数层,中心柱四面浮塑佛像。据推测约开凿于北凉时期,被认为凉州石窟的代表。窟中彩塑和壁画都经西夏、元代重修。
马蹄寺千佛洞也保存一些中心柱窟,如第2窟,窟室前部已塌毁,但中心柱大体保存下来,中心柱四面各开一佛龛,结构与金塔寺一致。马蹄寺第一窟则是在中心柱前有大佛立像,两侧有较低的甬道绕到窟后部。这一结构与龟兹石窟十分相似,说明了早期河西石窟最初受龟兹石窟的影响。
天梯山石窟
位于武威市南40多公里处。因山势陡峻,断崖如削,登临之难犹如上天梯,故名“天梯山”。现存洞窟19个,史书记载北凉王沮渠蒙逊曾在凉州(今武威市)城南开凿石窟,推测现存最早的石窟可能就开凿于北凉时代。北凉以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以至宋、西夏、元、明、清各代,都有兴建或重修。
现存洞窟中,第1窟、第4窟、第8窟均为中心柱窟。其中心柱为方形,与金塔寺的中心柱结构一致,但方柱上部的层次更多,时代可能会比金塔寺早。endprint
现存最大的石窟为第13窟,位于窟群的北端,原建于唐代,西夏、元、明、清、民国均有重修。从窟底到窟顶高27米,主尊倚坐大佛,高23米。大佛两侧的南、北两壁,从里往外分别雕造弟子、菩萨、天王各一尊,高均为16米。造像虽经后代多次重修,但仍留有一定的唐代风韵。
文殊山石窟
文殊山石窟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位于酒泉市肃州区南15公里处。文殊山石窟的兴建大约开始于十六国北朝,唐代以后更为兴盛,窟龛数达数百,可惜现在大多毁坏。现存洞窟分布在前山和后山,前山千佛洞、万佛洞二窟保存的壁画、塑像较完整,后山有大量的石窟遗迹,特别是一些依山而建的成组的石窟以及多室禅窟等,为其他地区石窟群中少见。后山的石窟大多毁坏严重,存有壁画的仅千佛洞、古佛洞二窟。现存这几座石窟都是中心柱窟,其中前山万佛洞北魏壁画可见中原的影响,而后山古佛洞的壁画,如飞天的脸型和着装风格却表现出西域壁画风格,与吐峪沟石窟壁画类似。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今甘肃省永靖县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中。石窟最早创建于十六国时期的西秦,历经北魏、北周、隋、唐、西夏、元、明朝,各代都有营造或重修。现存窟、龛216个,保存有西秦至元、明时代的造像共近800尊,其中以唐代造像数量最多。壁画面积约1000平方米,此外还有大型摩崖石刻、石碑、墨书及石刻造像题记等等。它们分布在南北长350米、高30多米的崖面上。炳灵寺第169窟内有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墨书题记,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壁画题记。在供养人像的题名中出现了法显、昙摩毗等佛教史上著名高僧的题名。其中保存了大量早期石窟壁画和塑像,西秦的彩塑体现着较多的外来影响因素,有的塑像可看出印度马图拉造像衣纹贴体的风格特点。壁画的主题有维摩诘经变、释迦多宝说法图、无量寿佛等内容。绘画特点是以中国传统绘画手法为主,有的佛像、菩萨也表现出西域式晕染法的运用,但画家显然对西域式画法掌握得并不熟练。总之,西秦时期的彩塑和壁画,对于探讨云冈石窟创建之前西北地区的佛教艺术具有重要价值。北魏一些洞窟呈穹隆顶,窟内的雕像有“秀骨清像”的风格。唐代炳灵寺还营建了高达27米的摩崖大佛像(第171窟),此外还有大量的小型窟龛,造型十分精致。2014年6月,炳灵寺石窟作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遗址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45公里处,大约在十六国时期,这里已经开始了佛事活动,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的开凿,宋代没有开新的洞窟,但对大部分北朝洞窟进行了重修,元、明、清时期也有部分重修。麦积山现编号洞窟211个,分西崖、东崖和王子洞三个部分。造像7200多尊,壁画近1000平方米。造像大部分为北朝的泥塑作品,被誉为 “东方雕塑馆”。2014年6月,麦积山石窟与炳灵寺石窟同样作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遗址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麦积山第115窟有北魏景明三年(502年)墨书造像题记。现存大部分洞窟也都是北朝时期营建的。北魏早、中期作品中可以看出一定的外来影响,如第74窟、第78窟的塑像可看出犍陀罗雕刻影响的特征。北魏晚期以后,受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民族化、世俗化色彩浓厚,如第121窟的菩萨与弟子像、第44窟的佛像等,充满了人间气息,是麦积山石窟最具特色的艺术。第133窟、第127窟、第135窟等窟中又保存了一些造像碑和石雕佛像,形象生动,制作精美。麦积山石窟在北周时期由当时的秦州大都督营建了规模宏大的七佛阁,隋代在东崖营建了一佛二菩萨的摩崖造像,主尊高达15.7米,两侧的菩萨像高13米。98号龛为北魏营建、后代重修的摩崖造像,三尊像中一菩萨已残,现存一佛一菩萨,佛像高12.2米,菩萨高7.7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