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娟
摘要:古琴又称之为七弦琴,是我国很早就存在的一种弹拔乐器。并且,古琴在我国教育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笔者从古琴研制文化、曲韵美、弹奏方法及学习过程进行分析,进而对古琴艺术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诸多作用及价值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完善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古琴 曲韵美 素质教育
琴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传播过程中被赋予了非常深刻的儒家思想。古有云:士无故不撤琴瑟无。从此句话当中能够知道,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当中,古琴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早在古琴申遗成功之后,古琴便广泛被群众所熟悉。
对古琴的学习曾经形成了一股热潮,其艺术价值便渐渐地展现出来。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特别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其目的是通过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展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等。而古琴艺术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正好能够发挥出此作用。
一、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古琴是具有人文象征的。通过古琴所涵盖的人文象征,可把传统文化中的认知功能逐一传达出来,从而让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得到全面激发。
古琴的人文象征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古琴的取材
在面板材料上,古琴主要使用的是桐木,地板采用的是梓木,而琴轸则采用竹根。所以,也称之为“丝桐”。之所以采用桐木与梓木来制作古琴,是因为桐木不但拥有松透的特点,而且还就具有敲之铿锵有声的显著特点,因此可以当作发声的优良材料。并且梓木具有坚硬的特点,可发出共鸣,对声音能够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从传统文化角度分析,桐木作为吉祥之木,有极其高贵的品质保证。据《诗经》“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等记载可知,将桐木、梓木等制琴材料赋予了极具形象的象征意义。
(二)古琴的形制
古琴在形制方面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并且不同的形制都具备不一样的来源,也具备不一样的含义。有一些琴式经后人的口口相传,被推至更加遥远的古老年代,并且把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融入进去。有一些琴式便被流传是古代圣人所造的,比如神农式、伏羲氏以及师旷式等。有一些古琴样式拥有诗意化的物象,例如君式,它主要是模仿四君子当中的竹子。另外还有蕉叶式,它是模仿蕉叶形状,其诗意化出自于“雨打蕉叶”。另外还存在很多式样,比如蝉翼式、灵机式、聚云式等,均与地域或意境有所关联。如作详细考证,均存在一段历史佳话,并且都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内在审美价值。
(三)古琴制度的法象含义
法象的意识是法象模仿,据《易经·系传》记载有“圣人立象以尽意。”其意为圣贤之人在对事物概念的附会及模仿为基础,进而传达出某种更具深刻意义的目的。无论是古琴的构造,还是古琴的尺寸,均存在法象。基于古琴构造方面上分析,它的法象主要体现为:面圆作阳、低平作阴,意为天地秩序;额宽、尾窄依次为尊、卑,则象征为君与臣之间的尊与卑。基于古琴尺寸方面分析,它的法象体现为: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代表一年365天;额阔六寸、尾阔四寸,代表六合、四时的意识。此次之外,古琴的名称也具有法象之意,比如琴额、琴项、琴肩、琴腰,代表人体;凤舌、雁足、龙垠、龙须,代表古代的吉祥神兽。上述都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或道家思想,说明了我国具有十分悠久历史文化。
古琴和别的乐器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就是古琴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融合了中华民族诸多的文化内涵。而当代大学生通过对古琴文化的学习,既可以扩充更多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又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而激发出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及价值观
古琴曲中蕴涵着极具价值性的美学内容,将其融入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能够为大学生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也能够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及价值观。具体表现如下:
(一)审美体验方面
古琴的发音原理是以弦的震动为基础,在坚硬的岳山及龙垠带动整体琴腔的震动,进而把声音留置于腔内,形成延绵不绝的效果。因此,从古琴当中发出的音色拥有一种极具魅力的独特性,且古琴的有效弦长在一般情况下>1.1米。在弹奏过程中,以左、右手指法的变换为基础,从而形成不一样的音韵,可分为泛音、散音、按音三种音韵。泛音是古琴和别的乐器不一样的重要特征,它可以使古琴的表现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强;按音又称为走手音,属于古琴当中独有的一种音韵。有研究者将按音的美学成因归分为四大方面:1.走手音让点状音延长,属曲线音,经过“点→线”的变化,让欣赏者能形成一种空间方面的想象。2.走手音的渐渐减弱给欣赏者带来一种无限深远的感觉,并让演奏者的文人情怀得以充分展现。3.走手音的减弱可以到无声的境界,让音与音之间出现空白的特点,很好地形成一种极具美丽的空灵之境。4.走手音的音色与人的声音极为相近,能够让琴曲情感传达更具真实性。
(二)审美观及价值观方面
从古至今,古琴曲便是以自身独特的音色韵味为有效途径,进一步流露出与天地交合的一种独特的状态,与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相符合。并且,古琴的音色特征表现出了冲淡平和的意蕴,与其他乐器比较起来,具备了独特的长处。在古琴曲创作过程中,其主题更能表现出真、善、美的特点。展现出“善”的审美主题的,例如《玉楼春晓》,又如《普庵咒》等;表现出“淡雅”的审美主题的,例如《潇湘水云》,又如《双鹤听泉》等;表现出“爱”的审美主题的有《忆故人》、《长门怨》等。
大学生通过对古琴曲的欣赏及学习,能够真正体会到儒家文化思想的中正礼义及道家思想的平淡恬雅,进而让大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并且在带来真实的审美体验的同时,极具形象地将审美观与价值观得到培养,使大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获得了充分的依据及支持。
三、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魅力endprint
通过古琴的学习,能够起到完善大学生人格魅力的良性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琴的姿势要求与心理准备
古语云:“琴者,禁也。”从当中可以知道,古人对琴持极具严肃性。根据《太音大全集》记载:“薛易简曰,鼓琴之时,无问有人无人,须有畏惧,如对长者,揽琴在膝……”从当中能够制定,弹琴中,从外形到内心,古人均作出了一些示范,这些示范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素质及心理素质均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学习古琴的目标设定
古琴教育除了让学生学会欣赏、弹奏琴曲及认识历史以外,还拥有更深层次的教育作用。《史记·孔子世家》有“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记载,主要讲的是孔子向师襄学习琴艺,被劝进很多次,但仍旧弹了一曲,不是孔子弹得不好,而是他没有掌握曲子的真正意义。弹琴并不只是学习一种艺术技能,其更高的价值是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得以充分展现出来。
通过上述事例,便很好地教育了当代大学生,在学琴过程中,需要注重“弦外之音”。学习目标不要局限于学会弹琴的层面,要将学琴作为一种追求,通过学琴进而完善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整体素质达到全面提升。
四、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分析与探究,认识到古琴与其他乐器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古琴传达出的艺术及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它能够为学习者带来比其他乐器更充实、更丰富的审美体验。在当今高等教育特别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状况下,便可将古琴艺术融入进去,通过古琴的学习,让大学生认识到与古琴相关的历史知识,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古琴的学习,在为大学生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及价值观;通过古琴的学习,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人格魅力充分展现出来。相信充分做好以上这些,古琴艺术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将更能发挥出重要作用,进一步为当代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施筱萌.浅谈古琴艺术中的“真”“善”“美”精神[J].大众文艺,2011,(07).
[2]王咏.文化遗产与国家认同——社会学视野中的古琴艺术变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04).
[3]施咏.《江南文化中的古琴艺术——江苏地区琴派的文化生态研究》读后[J].中国音乐,2013,(04).
[4]王景.古琴艺术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的文化价值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3).
[5]曾曌.古琴艺术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效果的实验调查分析[J].音乐传播,2012,(02).
[6]陈根方.章怡雯.张云良.浙派古琴艺术记谱技法研究和乐谱数据结构及标记文本转换分析[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
[7]黄国荣.浅谈我国古琴艺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