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春+张和平+程鑫
摘要:“卓越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举措,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以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基础,从分析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入手,讨论了目前机自专业卓越工程师的现状,并对相应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线,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机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135-03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不但表现在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和维护上,而且在人才需求方面更为突出。据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 & Company)的研究报告统计,我国工科毕业生只有不到10%适合在跨国公司工作。究其原因,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政治、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使得对人才素质和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教育部于2010年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教学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创造能力培养等,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各类型工程技术人员。我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简称:机自)专业也被列为该培养计划当中,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满足机械工程领域,特别是汽车、建材建工和通用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实践需求,并为从事机械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的设计型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积极探索并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重新定位国际化教育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世界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内已有不少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林健将“卓越计划”的培养方案分为学校工作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两部分。学校工作方案包括:专业领域的选择、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政策措施的制定以及“卓越工程师”的国际化培养等,并为制定相应的专业培养方案打好基础;彭易菲提倡工程教育应当从科学向工程回归,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实出发,以期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借鉴和启示;陈启元分析和讨论了各高校参与计划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模式、标准实现矩阵和企业环境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等;韩彬分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及特点,对当前机自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剖析,以及如何去培养卓越的工程师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方法;李文贵研究了重组机自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对如何去重组课程内容进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李治基于哈佛大学的创新教育体系讨论了目前中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综上所述,国内相关院校已对机自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做了相关研究,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和成绩。
本文在以上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本校机自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现状,进一步探索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机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机自专业卓越工程师现状分析
1.学生缺乏创新思想,实践意识不足。目前,大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被动接受教师的课堂传授,仅追求完成相应学分,能顺利毕业就得到满足,更别说实践、创新和能力提升。究其原因,一方面机自专业的学生认为机械创新难度大。由于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又缺乏实践锻炼,他们会认为连机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都不易学透,若对该机器进行机构或原理创新是不切合实际的;另一方面,学生实践意识缺失。课外实践环节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及动手能力,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然而,有些学生生产实习(实践环节之一)时,目的性不强,在生产现场如同走马观花,仅仅是参观而已,丧失了极好的学习机会。
2.学校忽视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合理。一个人只有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合理知识框架结构,结合实际工程经验,那么他的创新能力就越强。一些高校往往忽视了社会需求,很少关注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知识结构,故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专业理论及完整性,且又想在有限的课时内引入当前新技术的介绍,导致学生毕业之后适应性差,抱怨大学所学的知识没用。目前,中国普通高校老师受职称晋升所累,教材的编写缺乏实践内容,加之学校大多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故书本体系不强,与企业实践脱节;此外,学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往往由相关专业领导和负责人根据自身经验,设置课程体系,缺乏充分调研和科学评价。当然,有些学校也会根据上一届学生学习和反映情况调整课程体系,但这还远远不够。
3.师资力量不强,偏重科研能力。学校过分强调老师的学历文凭。纵观目前高校教师现状,高学历者不一定适合教学。李治在文中提到“一流的教师可以把二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而二流的教师可以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二流的人才”。当前,大多高校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特别对一些基础研究学者,他们偏重理论及仿真,缺少企业实践。尽管青年教师的学习能力可能很强,但在表达上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理解困难。恰恰相反,一些由于学历“不符合要求(目前高校招聘条件是具有博士学位者)”而被高校拒之门外的人,他们可能会享受传道授业这一过程,能够理解学生的思维难点,沟通障碍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还是采用老一套的人才引进方法,短期内对学校科研水平提升有利,但本科生教学质量的提高难度很大。
4.教学手段单一,不能与时俱进。老师采用的主要是“填鸭式”教学方式,没有真正形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理念。在高校,一些教师通常把学院安排的课程,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讲课学时数,通过考试来完成授课要求,最后给学生评定成绩就算这门课的任务顺利完成。这种“封闭性”、“单向性”、以成绩作为评判标准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人才的成长,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一再出现。endprint
三、机自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科交叉。一个学校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队伍和学生生源。为了保证教师质量,应尽量减少近亲繁殖,也就是避免直接从本校学生中留人任教。要从全球范围内选取本专业优秀人才,提高本专业的综合竞争力。由于大多教师直接从学校毕业之后就选择留校工作,他们的工作实践经验还不足,学校需鼓励年轻的教师去企业学习,增强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要加强学校各学院、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如果只是在一个学科内发展,把不同的学科局限在某一知识体系中,这会抑制学科的发展。通过学科交叉,增进不同领域专家的交流,使知识理论系统相互渗透和融合,可以促进相互发展。机电一体化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2.提倡创新设计、改革实践教育模式。通过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增加学生实习机会。笔者认为,校企合作虽然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大多只是去生产现场参观实习,很少有机会直接参与到生产中。尽管对于卓越工程师,较多学校采用“3+1”模式,三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践。然而,有些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同时又参与相关创新设计大赛,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节能减排大赛等,他们很难在企业静下心,总想着请假回校搞设计大赛。另外,企业考虑到学生安全问题,往往尽量让他们坐在办公室,很难接触到现场。因此,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创新,参与学校教师科研,让学生真正参与以上内容,将设计成果加工出来,这不仅能够提高科研的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当然也可以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来管理学生,让学生参与到生产中去,这能够发挥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3.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促进高适用性人才培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指导者的身份,首先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一个学生如果理论知识不足,空有实践操作能力,也只能是一个只懂得操作的机器,不能去实现突破与创新,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学生质量。当学生接受了理论知识,老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分析。一些学生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不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就如同纸上谈兵。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老师结合实例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搜索和阅读文献、思考问题,互相讨论交流如何去解决问题。老师会为学生提供解决方案、解决步骤,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和实验设施,将学生分组,由各自组长去分配组员的任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去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步骤。案例教学法既可以增进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汉语词典解释:工程师为受过以某一工程分支为职业的训练的人,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专门技术任务的设计,施工工作的专门人员。因此,机自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首先应结合中国国情,同时要与世界接轨。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教学为载体,以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首要目标,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思维自由、取舍自主的教学环境,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探索过程中,全面提高其科学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
四、结论
尽管中国教育问题不能很快得到解决和一蹴而就,但高校首先要认识到所存在的问题,从老师和学生双方出发,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校机自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情况,讨论了目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的现状,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线,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探索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机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等.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2-20.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37.
[3]彭易菲.CDIO教育理念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11,(2):143-144.
[4]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2,(1):4-6.
[5]韩彬,刘永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教学模式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29):19-21.
[6]李文贵,陶桂宝,等.机自专业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大学学报,2003,9(4):145-146.
[7]李治.从哈佛大学创新教育谈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J].纺织教育,2006,(1).
基金项目:本课题受到2012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自专业课程体系融合优化及重构的改革与实践”的资助
作者简介:吴华春(1976-),男,江苏南京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磁悬浮技术、人工心脏泵,发表论文30余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