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4-10-22 16:25张红星谢远红刘慧艾启俊陈湘宁伍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4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人才培养

张红星+谢远红+刘慧+艾启俊+陈湘宁+伍军

摘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与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教育平台是我国地方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应用型大学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北京地方高校在服务首都经济建设和区域社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北京农学院依据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对食品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发挥学校农科优势,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分层递进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积极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教育平台,以及每年举办的食品文化节活动,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全面提升食品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重大作用。本文主要讨论食品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092-04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一支新兴的重要力量,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工程(加工)、检测、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在其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较大比重和重要位置[1,2]。构建一套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持续发展和体现办学特色的关键所在[3]。食品安全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础,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不断出现的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北京农学院非常重视食品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对食品类专业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并根据食品类专业应用型(生产加工、分析检测、安全控制、质量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分层递进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教育平台,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强化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培养恪守职业道德品质

北京农学院将培养食品人的职业道德和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放在专业教育的首位,倡导所有食品人一踏入食品行业的门槛,就要肩负起维护食品安全的责任。为此,依托北京都市农业食品安全与食品加工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在每年举办的食品文化节开幕式中,开展“恪守职业道德,呼唤食品安全意识”的新食品人入行宣誓仪式。通过以“志愿加入中国食品行业,秉承‘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理念,发扬‘为人民健康服务,让人民放心满意的精神,提高自身素质,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法规,执行行业标准,为保护人民饮食安全,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为内容的新生入行宣誓活动,不仅培养学生恪守职业道德和诚实守信的品质,而且还强化学生维护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

二、构建分层递进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

北京农学院以培养“强实践,重能力,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为指导思想,打破原有与理论课程一一对应的平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分层递进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图1),分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基础实验模块。根据定位明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北京农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适当缩减理论课教学时数,加大实验课教学时数,以强调综合技能的培养,并改变传统的理论课与实验课一一对应的实验教学模式,将优势课程群中的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化学等专业与专业基础课中的实验课,从传统课程中剥离出来,独立设课形成实验教学系列,单独考核与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目的是让学生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既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增加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又便于绩点考核。学校还通过优化与改进实验内容,增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目前,学校食品类专业的实验课程,有90%设置了“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这些实验改革手段,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消化,激发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融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依托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于食品类专业中建立综合大实验教学平台,在大二和大三学生中开设食品微生物、理化检测、生物检测、食品加工等综合大实验,让学生掌握先进仪器的使用技术,学会食品加工与产品检验的设计方法。学生在综合学习《食品化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微生物学》等课程有关检验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设计并独立完成某种食品原料或产品中三聚氰胺、赭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有害物的分析检验,对实验技能进行集中时间连续培训,综合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为考核国家食品检验员职业资格证打下坚实基础。

3.特色实践教学活动模块。以每年一届的食品文化节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于大二、大三食品类专业学生中开展从产品设计、制作、检验、包装、成品展示等一系列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重点对自制产品的卫生质量进行分析检验。如此,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4.综合实习模块。依托北京市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生产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食品企业发展概况,熟悉生产加工、质量控制环节,掌握产品生产技术和检验技术,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三、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建设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切实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在食品类专业建设过程中,北京农学院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新整合实验室资源,将食品微生物、食品理化分析、食品生物安全检测、食品毒理评价、食品品质测定、食品加工等实验室进行资源组合,成立“都市农业食品安全与食品加工实验教学中心”,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依托都市农业食品安全与食品加工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基础实验模块,使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得到普遍提高;通过专业技能训练模块(食品安全检测综合实验系列),综合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有50%的学生获得了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员职业资格证书,70%的学生取得了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证书。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员资格证书是海关食品检验、机场配餐、食品企业质检部门、检验检疫机构等工作人员的职业上岗必备条件。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优势,每年举办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员培训班,对学生进行严格专业技能训练和培训考核,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发展的需要。endprint

2.举办食品文化节,切实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在北京农学院食品类专业中举办食品文化节,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的特色实践教学活动,涵盖各类食品加工、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包装、产品营销等各个方面。通过特色实践教学活动模块——食品节的成果展示,学生在产品设计、成本核算、产品加工、产品包装与贮藏、产品安全检测、产品宣传与营销、团队协作等各个方面都得到相应的锻炼,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在食品节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产品设计、加工、检验、包装、营销等一系列过程中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高,许多学生自主设计并展示的各类实验作品被评为最受欢迎奖、最佳作品奖与最佳设计奖。其中一些产品通过后续研发与完善,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如“北农庄园系列葡萄酒”获得注册商标,“降胆固醇功能性酸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200710123106.0),“赭曲霉毒素快速检测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ZL201020532557.7),“低胆固醇咸蛋黄”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01110042062.5)。食品节不仅受到学校领导的赞誉和广大师生的好评,而且还得到国内相关媒体的大量报道。例如,《中国食品报》进行了“北京农学院食品节首推入行宣誓,食品安全职业责任培养从学生做起”的报道;北农新闻网报道了“我校食品科学系首届食品节隆重开幕,食品科学系学生宣誓为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的文章;新华网报道了“北京农学院师生在食品节中研发新食品”的文章;《北京农学院学报》报道了“北京农学院食品节”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3.建立市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是落实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条件之一[4]。近年来在食品类专业建设过程中,北京农学院结合教学需要和地方发展实际需求,大力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并得到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多家企事业单位正式签订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并建立实践教学长期合作关系,为切实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依托北京市优秀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京红叶葡萄酒有限公司以及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等10余家签约实习基地和10余家长期合作单位,通过综合实习模块(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使学生了解食品工业发展概况,了解理论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基本过程,熟悉生产环节,掌握生产技术、品质控制技术及产品分析检验方法,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同时,学校通过和地方共建基地,使食品学院加强了与政府监管部门、检验检疫部门、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的联系,一些单位还经常要求学校选派学生参加相关课题的调研和项目研究等工作,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2008年学生利用生产实习广泛参与了奥运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获得实习单位的好评,尤其受到北京昌平区食品卫生检验检疫部门的好评;2009年学生利用生产实习,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了按食品卫生标准设计的厂房平面布置、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规划设计工作,受到北京绿富隆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好评;2010—2011年学生利用生产实习,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完成了一些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等课题研究工作,受到中国疾控中心、北京疾控中心的好评。

四、搭建创新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院通过“大学生科研计划”项目、科研训练、毕业论文,以及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托北京农学院重点实验室、重点建设学科、大学科技园,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工作,强化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搭建创新教育平台。依托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承担“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市级课题5项,校级课题45项,其中1项获得“首届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藏灵菇源益生菌降胆固醇蛋乳发酵饮料的研制》作品创新成果二等奖,同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 200910091381.8)。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发表一级学报论文18篇,核心及一般期刊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专利9项,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创新性实验技能训练,强化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配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

为了配合食品类专业分层递进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北京农学院优化了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经过校内外专家论证,认为食品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了专业培养特色。近几年,北京农学院食品学院教师承担北京市教委教学项目5项,校级教改项目15项,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5项,校级网络建设课程项目9项。2012年“食品质量与安全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荣获北京农学院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食品微生物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两次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并列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近几年食品学院教师发表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现代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教材编写体会”等有代表性的教改论文;主编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京津粤三校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教材7部,副主编、参编教材11部。其中《现代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原料安全控制》、《现代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不仅是食品类专业骨干课程必用教材,而且被30余所资深高等院校选用;《现代食品微生物学》于2004年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2011年第二次出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六、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发挥的作用

1.全面提升招生效果。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使北京农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录取分数在2007年、2009年、2010年均名列全校第一。这标志着本项目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逐步发展成为受考生青睐、家长信任、社会肯定的优势特色专业。endprint

2.有效提高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就业质量。经生产实习调查和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北京农学院食品学院的学生不仅具有强烈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而且综合素质高,食品检验技能掌握扎实,科研动脑动手能力强,懂品控、擅管理,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主要在食品质量与安全行业监管部门、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科研机构、餐饮业和食品卫生检验检疫部门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与控制工作,现已有百余名毕业生在北京市各个区县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与控制工作,在北京市各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所占人数比例最高,为保障北京市食品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并取得较大工作成绩。例如,百胜集团中国区人事经理,麦当劳培训部经理,华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厂厂长,全聚德餐饮集团培训处处长,受到原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视察的爱农星创业示范中心2007届毕业生陈墨,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的毕业生马越,获得北京市优秀卫生监督员称号的毕业生张政,以及成为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新时代”QC(质量管理)小组骨干的2005届毕业生张永春等。据用人单位反映,北京农学院食品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合理,毕业生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强,工作能力和水平能够较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分层递进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合理、特色鲜明,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其研究效果达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了食品类特色专业建设,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为首都培养了众多食品类专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2]洪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9):5-9.

[3]柳秉毅,徐锦康.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应用能力培养[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38-41.

[4]戴云龙,戴跃侬.地方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以扬州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37-139.

基金项目:2011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改革项目“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作者简介:张红星,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高等教育食品安全科研与教学研究。

通讯作者:刘慧,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食品安全科研与教学研究。endprint

2.有效提高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就业质量。经生产实习调查和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北京农学院食品学院的学生不仅具有强烈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而且综合素质高,食品检验技能掌握扎实,科研动脑动手能力强,懂品控、擅管理,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主要在食品质量与安全行业监管部门、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科研机构、餐饮业和食品卫生检验检疫部门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与控制工作,现已有百余名毕业生在北京市各个区县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与控制工作,在北京市各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所占人数比例最高,为保障北京市食品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并取得较大工作成绩。例如,百胜集团中国区人事经理,麦当劳培训部经理,华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厂厂长,全聚德餐饮集团培训处处长,受到原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视察的爱农星创业示范中心2007届毕业生陈墨,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的毕业生马越,获得北京市优秀卫生监督员称号的毕业生张政,以及成为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新时代”QC(质量管理)小组骨干的2005届毕业生张永春等。据用人单位反映,北京农学院食品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合理,毕业生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强,工作能力和水平能够较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分层递进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合理、特色鲜明,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其研究效果达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了食品类特色专业建设,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为首都培养了众多食品类专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2]洪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9):5-9.

[3]柳秉毅,徐锦康.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应用能力培养[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38-41.

[4]戴云龙,戴跃侬.地方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以扬州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37-139.

基金项目:2011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改革项目“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作者简介:张红星,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高等教育食品安全科研与教学研究。

通讯作者:刘慧,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食品安全科研与教学研究。endprint

2.有效提高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就业质量。经生产实习调查和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北京农学院食品学院的学生不仅具有强烈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而且综合素质高,食品检验技能掌握扎实,科研动脑动手能力强,懂品控、擅管理,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主要在食品质量与安全行业监管部门、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科研机构、餐饮业和食品卫生检验检疫部门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与控制工作,现已有百余名毕业生在北京市各个区县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与控制工作,在北京市各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所占人数比例最高,为保障北京市食品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并取得较大工作成绩。例如,百胜集团中国区人事经理,麦当劳培训部经理,华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厂厂长,全聚德餐饮集团培训处处长,受到原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视察的爱农星创业示范中心2007届毕业生陈墨,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的毕业生马越,获得北京市优秀卫生监督员称号的毕业生张政,以及成为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新时代”QC(质量管理)小组骨干的2005届毕业生张永春等。据用人单位反映,北京农学院食品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合理,毕业生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强,工作能力和水平能够较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分层递进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合理、特色鲜明,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其研究效果达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了食品类特色专业建设,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为首都培养了众多食品类专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2]洪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9):5-9.

[3]柳秉毅,徐锦康.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应用能力培养[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38-41.

[4]戴云龙,戴跃侬.地方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以扬州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37-139.

基金项目:2011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改革项目“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作者简介:张红星,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高等教育食品安全科研与教学研究。

通讯作者:刘慧,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食品安全科研与教学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人才培养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