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让地理课堂更加精彩

2014-10-22 11:50汤秋芬
考试周刊 2014年68期
关键词:探究生活教学

汤秋芬

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教育理念。新课程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之中。地理学科作为一门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其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充盈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地理课程改革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那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程标准理念,让地理知识对生活有用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地理课堂教学从“科学世界”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確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一、拉近生活与教学内容的距离

日常生活与地理的关系密切,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正所谓学以致用,所学是为了有所用,如果让学生感到地理知识有用武之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那么他们就会对地理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1.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地理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内容不一定完全来源于教材,只要留心,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作为教学素材。比如炎热的夏天,西瓜、葡萄、哈密瓜等水果是很受青睐的,新疆等西北地区的这些瓜果更是让人吃过以后回味无穷。其地理背景在于,这些地方光照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植物的呼吸作用弱,于是植物储存的糖分较多。又如我国饮食为什么有南米北面的格局?这种现象与我国气候的分布是分不开关系的,南方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当地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好暖喜湿的水稻;北方降水少,耕地多为旱地,适合耐旱的小麦生长,所以就有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还有各地的房屋结构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如欧洲的房子大多数是尖顶,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子墙体相对厚实,西南地区多吊脚楼等。解释这些有趣的生活现象,既能传授地理知识,又能使学生亲近地理,更热爱地理学科。

2.运用音乐、文化广告中的地理知识活跃地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艺术美的享受,把歌曲和地理知识联系在一起,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讲河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听一首《长江之歌》,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表明河流源头的位置,歌词中“你向大海奔去”说明外流河最终奔流到海。又如我们在讲到降水的类型之一地形雨时,可以《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这首歌为例,告诉学生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非同凡响”。究其原因,在于冬季风在经过台湾海峡时携带丰富的水汽,而台北位于冬季风(台湾山脉)的迎风坡,所以多雨雪。

同音乐一样,文化广告是学生在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物,有许多公益广告本身就是地理学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如印度洋的珍珠,马尔代夫为其旅游业打出了“趁我们还在,来看看我们”的广告。马尔代夫是一个常年都比较适合旅游的海岛国家,蓝天、海洋、沙滩最著名。但是,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形势下,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低海拔的海岛国家就面临被淹没的危险。这则广告不仅告诉学生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即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环境问题更是人人有责,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知道保护环境要从个人做起。

3.密切联系教材内容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地理教学最重要的素材来自于教材,本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在讲授教材内容时,可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如人教版必修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教学,就可把日影、太阳能热水器、楼间距等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地理事物引入教学,使学生在观察、实践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目的。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探究:(1)在有阳光入射的操场树立一根垂直的竹竿,以日影引导同学们探究昼夜长短的变化:包括①如何根据日影测定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它有何变化;②竿影的指向和长度在一天中、一年中有何变化,为什么?(2)对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学生难以理解,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楼间距进行探究。随着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那么如何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热水器集热面的安装倾角是非常重要的因素:①理论计算: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才能获得最大的热量,计算当地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集热面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得出集热面倾角的度数范围;②热水器的倾角是否应该随季节变化而有所调整。结合我们当地的实际,冬季热水使用量比夏季的热水使用量大,所以安装时应尽量考虑冬季的情况;③家里有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同学可以回家进行实际测量,然后把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对照。(3)楼间距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比如我们班级所在的这栋教学楼的高度为18米,现在要在其背面再建一栋同样高度的楼房,前提是要保证新建楼房的底层在一年中每天都有日照机会,楼间距应该多少?通过这一探究过程,地理走进了生活,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以最大的热情参与,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一抽象的知识高效掌握,取得令人振奋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迁移地理知识和技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对“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作了很好的诠释,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关注自然和社会热点,捕捉教学信息

关注国际时事,了解国内新闻,不仅是一种生活时尚,还带给我们丰富的地理知识。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热点或某一次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程的剖析,从而了解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状况。近日,台风“威马逊”是令人关注的一个话题,超强台风“威马逊”是自1973年以来登录华南最大的台风,此次台风移动速度快、中心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在海南文昌登录后,给海南带来巨大影响,全省多地遭遇暴雨袭击,一些树木被连根拔起,一些街区乡村被淹,海口、文昌等地大面积停水停电。那么,台风是怎么形成的,又应该怎么样应对这一自然灾害?由此,我们自然把这一现象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天气系统和选修中的防灾减灾知识结合起来。又如刚结束的世界杯,从电视直播的时间中进行时差的计算。通过热点捕捉教学信息,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又能使学生体会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三、联系乡土资源的开发,触摸真实的地理

教材中,很多“活动建议”都需要联系本地实际组织开展一系列地理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将来他们参加家乡建设的基本技能,不仅体现为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更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如教学完“传统工业区”后,针对鲁尔工业区的兴盛、衰落和整治,引导学生分析我县情况如下:地处闽粤赣交汇处,临近厦漳泉和深圳汕头等经济特区,交通便利,目前规模最大的工业属紫金矿业,其对上杭财政、对上杭人民的就业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资源型的城市或产业,会因为资源的开采而兴盛,也会因为资源的枯竭而衰退。因此,根据鲁尔区的发展经验,可引导学生对紫金矿业今后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在形成集约高效的资源开发格局的同时,①优化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②培育壮大优势替代产业;③积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更体会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更热爱这个学科。

四、跟紧时代步伐,重视地理教学信息技术的利用

现代社会越来越数字化、智能化,连地理高考题中都出现了“智慧城市”这一时尚的说法。网络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还是学生热爱的一部分,我们要对之进行充分利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依托校园网络,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使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我们要积极利用网络中的地理信息资源,比如用动态的动画给学生演示对流雨的形成,演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等,演示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增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感性认识。又如使用电子地图对自己的家乡和地理事物进行定位,都比实体地图要方便得多。地理练习题中,几乎是无图表不成题,利用多媒体呈现这些内容,而不是老师动手画图,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我们可以用多种贴近生活的方法打造地理课堂,使地理课堂更精彩,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情感得以培养,地理价值得到体现。这是我作为一名地理教师的永恒的追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走向生活,走向发展。

猜你喜欢
探究生活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漫生活?阅快乐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