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成员消极行为的扩散及应对策略

2014-10-22 16:25付春香
理论与现代化 2014年5期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社会网络

付春香

摘 要:非政府组织的非政府性、志愿性等特征决定了其成员行为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间的关系与互动。当环境和个人因素对消极行为扩散具有较弱的约束时,通过社会网络视角来分析成员消极行为的扩散最有预见性。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构建出非政府组织成员消极行为扩散综合模型。要预防消极行为的扩散,就应从非政府组织成员的社会网络入手。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消极行为;社会网络;行为扩散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4)05-0090-06

一、问题提出

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政治资源呈现出弥散—辐射式分布,政府公共权力的边界不断缩小,政府逐步演变为开放—参与式政府。相应地,非政府组织在现代化进程中获取了越来越多的政治资源配置权,逐渐成为公共事务治理领域中的“关键加入者”。[1]非政府组织通过社会参与,在实现服务提供、政策倡导、资源配置、利益协调、文化交流、社会稳定等职能的同时,由于组织成员消极行为而导致的非政府组织的形象危机、信任危机问题也日益凸显。消极行为扩散不仅给组织带来损失(Kulas,McInnerney,DeMuth& Jadwinski,2007),而且影响其他成员士气(Henle et al.,2010)。因此,研究非政府组织成员消极行为扩散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社会网络关系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Scott,2005)。每个人都是在对周边的社会关系考量的基础上做出行为选择的(罗家德,2005)。当个体处于群体中,他们的价值观和情感会因暗示和传染而趋向一致,其行为表现也会因传染的影响而表现得一致。[2]非政府组织的非政府性、志愿性等特征决定了其成员行为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间的社会关系与互动。而以往关于非政府组织成员消极行为扩散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组织因素(Gaertner,1991;Victor ,1988;Werbel&Balkin,2010)、个体特征因素(Hegarty & Sims,1978;Trevino&Youngblood,1990)的视角,鲜有从社会网络的视角进行研究。所以本文试图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探讨非政府组织成员消极行为的扩散机理及其应对策略。

二、文献综述

(一)消极行为的定义和分类

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泰勒就探讨了工作实践中怠工、迟到等消极行为。关于消极行为的定义理论界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一般认为,对组织目标实现产生阻碍作用的各种负面行为都可以称之为消极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反社会行为、报复行为、攻击行为等形式。Gruys归纳了在研究中曾出现的87种不同的消极行为。[3]Robinson 和 Bennett认为越轨行为是指组织成员主动做出违反组织的规范、对组织和组织中的成员有危害的行为,包括组织指向和人际指向两类。Skarlicki和Folger 等人认为报复行为是组织成员在感知到不公平待遇后对组织进行回击的一种意图明显的行为。[4] Neuman和Baron认为工作场所攻击行为指组织成员企图伤害其他成员,甚至损害组织整体利益的行为,包括表现敌意、蓄意阻挠、公然攻击三类。[5]国内学者刘善仕、凌文辁、张燕和陈维政等主要从工作场所角度对组织成员的消极行为进行了研究。张燕和陈维政将其称为工作场所偏离行为,指组织成员自发性的行为,而此种行为违反了组织的规范、政策或制度,并且威胁到组织或组织内部成员的福利。

(二)消极行为的影响因素

从个体因素看,Rodell 和 Judge 、Yang 和 Diefendorff等人认为负面情绪压力下组织成员很容易表现出消极行为。Foust对态度与迟到关系的研究显示:组织成员的工作满意度与消极行为负相关。Ashton、Colbert 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尽责型成员很少在工作时间内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王群等将组织成员利用工作时间上网的消极行为归因为个性特征和工作习惯。

从组织层面看,Zoghbi认为制度规范与否、惩罚机制以及上级主管监督会影响组织成员利用工作时间上网的行为。Bordia 的调查发现,当成员认为组织违背了心理契约时,他们就会做出消极行为。刘善仕的研究表明,组织实行惩罚制和维护制度约束力的策略与消极行为显著负相关。彭移风、涂晓春和常亚平认为,组织成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不全面、企业监控力度弱等条件下很容易发生消极行为。

(三)非政府组织成员消极行为扩散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具有扩散信息或行为的天然倾向,以便获得相关收益和效用。行为扩散是指某个特定行为随着时间变化,通过特定的渠道和方式,在社会系统成员中传播和交流的过程(马芳,晁钢令,2011)。Jackson等提出了一个通用的动态模型来刻画社会网络结构对行动者行为选择的影响;并讨论了该模型在预测某种行为在特定社会网络中流行或消失中的作用。支持性的组织工作环境对消极行为扩散有抑制作用(Aquino,Lewis和 Bradfield,1999;Colbert等,2004)。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消极行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本文提供了研究基础。但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对消极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侧重于个性特征中的情绪、性格、态度和组织因素中的环境、控制制度的影响,将社会网络关系作为消极行为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还很少见,尤其是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非政府组织成员消极行为扩散机理的成果还很欠缺。本文试图整合社会网络、核心—边缘、差别接触等理论,以社会网络为视角对非政府组织成员消极行为扩散机理进行探索性研究。

三、社会网络视角下非政府组织成员消极行为的扩散

(一)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是一系列行为者和他们之间或者紧密或者疏松的关系。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依据行动者的层次可以分为整体网络分析、自我中心网络分析。本文的重心在于自我中心网络关系对消极行为扩散的影响。自我中心网络分析以某一个体为点,研究他与其他个体的关系。个体之间关系有不同的特点,一般用关系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表示。Brass等人提供了一系列关系类型和结构的概念和工具(图1),本文以此为基础来拓展和完善非政府组织成员消极行为扩散的理论模型。

关系类型主要体现为关系的强度、多重性、对等性。关系强度指行动者之间交往的密切程度,可以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强关系更容易影响相关行动者(Krackhardt,1992),弱关系可以作为思想扩散的工具(Granovetter,1982;Rogers,1995)。关系的多重性是指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不只一种,如朋友、同学、邻居(Burt,1983)。 关系的对等性是指行动者之间地位平等,反之就是不对等的(Scott,2005),如图1中行动者9、10是对等的,而行动者3和7则是不对等的。

关系的结构主要体现为中心性、结构洞、密度、小集团等。社会网络中行动者的位置常用紧密中心性表示。紧密中心性指在特定范围内行动者通过最少数量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而联系到关系网络中的所有其他人,如图1中,行动者1可以直接联系到行动者2、3、6、9、10,间接联系到行动者4、5、7、8、11、12,从而在这个关系网络具有紧密中心性。结构洞指不存在联系的两个行动者(Burt,1992),如图1三方组中行动者4和5构成一个结构洞。网络连接相对于所有可能连接的总数的比例称为密度(Scott,1991)。图1中网络连接为16,所有可能连接总数为66,关系密度为24.2%。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高水平的关系密度越来越不可能,相似的个体以某一标准为基础,形成了牢固关系,就形成了小集团,如行动者9、10、11、12形成了一个强势小集团。在一个三方组中,当所有三方关系都很牢固时,就形成了齐美尔三方组(Krackhardt,1992),行动者6、7、8构成的齐美尔三方组也是一个典型的强势小集团。

(二)非政府组织成员消极行为扩散

社会网络分析强调行动者之间互动,认为从社会网络关系角度入手对行动者的行为进行解释要比单纯从个体或组织的特征角度解释更有说服力和预见性。非政府组织成员互动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目标,组织成员在协调完成工作过程中进行的认知、行为等活动。[6]成员互动强调在相互依赖的工作过程中促进的人际关系,涉及到沟通、协调、合作、冲突等要素。[7]本文借鉴Cooke和Szumal将互动分为建设性的互动、被动性的互动和攻击性的互动三类的方法,[8]按照组织成员的合作程度和相互信任程度两个维度,将非政府组织成员互动分为四类(图2):

积极建设型互动强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成员之间达成共识,信任程度高,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创新性地实现组织目标;被动服从型互动强调组织目标,忽视个人目标,成员之间未达成共识,信任程度低,相互怀疑,沟通有限,被动实现组织目标;消极逃避型互动往往过于强调成员个人目标,忽视组织整体目标,成员之间未达成共识,信任程度低,交往有限,相互推脱,逃避实现组织目标的责任;主动攻击型互动成员自我效能感过强,工作中容易表现出马基雅维利主义,成员之间信任程度高,但成员间竞争激烈,容易发生冲突。

互动使事物彼此相似( Homans,1950;Blau,1977)。成员之间互动越频繁,越能够接纳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消极行为越易扩散。Erickson的研究证实了个体的行为不是独立形成的,而是他人社会影响的结果。借鉴Robinson 和 Bennett的定义,本文将消极行为定义为组织成员做出的阻碍组织目标实现、对组织和组织中成员有危害的行为。笔者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按照消极行为的目的和危害程度两个维度,将其划分成了四类(表1)。

退缩行为包括心理退缩和生理退缩,主要指在工作上不尽力、迟到、早退等。窃用行为包括财产窃用、关系窃用、信息窃用,指工作中利用组织的资源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内斗行为主要指拉帮结派、孤立同事等行为。对抗行为是指公开实施的、对组织功能正常运转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作用的行为。

当行动者意识到某种思想、技术或行为的扩散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收益时,就会将这些思想、技术或行为扩散给其亲戚、朋友或同事,并导致该行为在网络中级联传播。[9]消极行为的扩散指行动者将消极行为在特定社会网络的成员间随时间传播并推广的过程。

非政府组织一般采用分权的、网络式的组织形式,通过协商与承诺等方式服务于边缘性社会群体,具有志愿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等特征。非政府组织成员由具有共同信念、目标和兴趣的人员构成,大多为志愿者,在非政府组织中地位平等,在志愿工作中主要追求自我实现感。非政府组织中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排在前三名的依次是:自我提升,丰富人生阅历;参与社会事务,体现自身价值;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10]因此,非政府组织成员间更容易达成共识,相互信任程度也高,互动形式也主要表现为积极建设型和主动攻击型互动。一般而言,组织成员相互信任程度越高,会更注重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在工作中会体现出更多的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11]

(三)社会网络视角下非政府组织成员消极行为扩散机理

消极行为是个体和环境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结果(Martino,Gundlach和Douglas,2002)。以往研究将重点集中在个体和环境因素对消极行为扩散的影响,忽略了个体间的社会关系。社会网络研究的基本假设是个体被深深嵌入关系网络中(Wellman和Berkowitz,1988;Scott,1991和Wasserman和Faust,1994)。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对其行为产生强有力的影响(Brass等1998)。因此,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推演出非政府组织成员消极行为扩散机理(图3)。组织成员间的关系为互动提供了制约和机会,最终影响成员的消极行为。非政府组织成员认同组织的文化,追求共同的目标,更易进行积极建设性互动,成员间的关系密度也会增强,由于对组织的认同和关系的制约,就会抑制消极行为的扩散;如果组织成员过于追求自我,追求共同的目标,更易进行主动攻击型互动,而这种互动将会负向影响行动者间的关系,出于竞争和对照心态,消极行为更易在组织内扩散。社会网络分析主要通过粘结和对等两种路径来揭示消极行为的扩散机理。

1.对等路径下消极行为的扩散

对等路径强调行动者往往将自己与网络中具有同等地位的人相比,并倾向于接纳同等地位行动者的行为,消极行为扩散的潜在过程是社会对照(Burt,1987)。基于社会比较和对照,我们认为,关系的对等性越强,消极行为越易扩散。

与用规范相比,看同辈行为,尤其是同事行为是更好的参照物(Zey-ferrell,1979)。非政府组织成员的自我角色定位能够有效影响消极行为的接收和实施。图1中,行动者9和10代表了两个没有直接联系但地位对等的管理者。由于对等位置的行动者间没有直接联系,产生行为目的不明确,消极行为的扩散主要体现为退缩行为和内斗行为,比如一些非政府组织中不作为行为的扩散。由于非政府组织成员的平等性以及自我效能感过强,成员间竞争激烈,消极行为更易通过对等机制在组织内外扩散,尤其是在主动攻击型和消极逃避型互动中更易扩散。在主动攻击型互动中,由于成员过于强调自我,虽然成员之间信任程度高,但成员间竞争激烈,容易产生攀比和冲突,关系密度和强度越高,基于社会对照,消极行为越容易扩散,越容易出现内斗行为;消极逃避型互动往往过于强调个体目标,忽视组织整体目标,成员间信任程度低,相互推脱责任,不管成员间关系如何,消极行为都容易扩散,由于态度的消极性和目的的模糊性,越易出现退缩行为。

2. 粘结路径下消极行为的扩散

粘结路径强调,由于接近使得态度和行为相似,消极行为扩散的潜在过程是社会影响(Brass,1998)。互动使事物彼此相似 ( Homans,1950;Blau,1977)。行动者之间互动越频繁,越能够接纳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粘结路径下,成员意图和行动一致,行为目的明确,消极行为的扩散主要体现为窃用行为和对抗行为。

(1)关系的强度和密度越强,消极行为越易扩散

消极行为受到组织个别成员的影响,并取决于与其他人接触的比率(Sutherland和cressey,1970)。高密度关系有助于形成相互的信任(Coleman,1990)。关系紧密的个体之间比关系薄弱的个体更容易有着相似的态度和价值观(Erickson,1988)。关系密度和强度越强,成员共识性越强,从而增强感知、判断、意图和行动的一致性(Jones,1991),消极行为越易扩散。

另外,在非政府组织中,成员间可能存在朋友、亲戚、同乡、师生、同学等多重角色关系。越是多重联结关系,其关系强度也就越高,消极行为越容易在这些成员间扩散。如果一个行动者有消极行为,而强关系下的其他行动者如果不接受和实施消极行为,则可能破坏行动者间的其他关系。

(2)关系的中心性越强,互动中越居主导地位,消极行为越易由中心向边缘扩散

核心—边缘理论原本是一种空间极化发展思想,以核心和边缘作为基本的构成要素,强调不同要素的互动和扩散,主要用来解释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过程(J.R.Fridemna,1966,1969)。依据该理论,社会网络作为一个系统,不同的行动者作为基本要素,也处于不同的或边缘或中心的位置。相对于边缘者,一个被许多成员认可的中心人物,往往拥有非正式权力(Krackhardt,1992)。处于中央核心地位的行动者,可以将其实际拥有的关系进一步扩展,由于位置的特殊性,与一般行动者相比,他能获取和控制更多的资源,能够增强其他行动者对自己的依赖(Pfeffer,1981),也更易使其行为扩散到他人身上。关系的中心性越强,中心人物的影响力越强,消极行为越易扩散,后果越严重,越易出现对抗行为。

(3)小集团对内加剧消极行为的扩散,对外通过结构洞阻碍消极行为的扩散

封闭或紧密网络强调的是内在的凝聚力和行动的一致性。消极行为更可能在封闭网络中扩散。小集团内的紧密、牢固的联结会加剧消极行为在集团内的扩散,越易出现针对其他小集团的窃用、对抗等消极行为,但这些消极行为很难跨集团扩散。社会网络的粘结性表明,结构洞阻碍它两侧的行动者互动和交流,可以防止消极行为的扩散。

四、社会网络视角下非政府组织成员消极行为扩散的应对策略

防止非政府组织成员消极行为的扩散,除了招聘与组织匹配的个体、建设组织文化、重组奖励系统、全社会营造和谐氛围外,还应从成员的社会网络关系入手,预防消极行为的扩散和蔓延,避免出现“破窗效应”。

(一)准确识别关系网络中处于高中心性地位和边缘位置的成员,加强二者的互动,实现网络动态平衡

识别非政府组织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员工可以帮助管理者传递和传播志愿精神、组织价值观、规范(Brass,1998)。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软件对非政府组织中人际关系互动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计算出关系的中心性。社会网络中的中心人物,往往拥有更多的非正式权力,可以被视为“地下总司令”(Krackhardt,1992),他们通过自身影响组织中共同工作的人,这样的社会影响力使得中心人物认为他们可以控制和预测同事的行为。[12]通过对中心人物行为的激励和引导,便于防止对抗等消极行为的扩散。对非政府组织内处于边缘位置的员工,通过组织研讨会、全员建议等方式将其纳入主流互动模式,通过和处于中心位置的成员互动发展边缘位置成员的关系网,同时加强对组织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认识,抵制退缩和内斗等消极行为的扩散。需要注意的是社会网络中心—边缘位置可能会随着环境、事件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我们需要以动态的眼光看待社会网络关系的中心性,通过特定的管理措施实现网络关系的动态平衡。

(二)加强对非正式网络和意见领袖的识别、引导和管理,限制其消极面,发挥其积极作用

非政府组织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成员的兴趣、爱好。当网络结构中增加了行动者的情感、兴趣、爱好等因素时,正式网络很难将这些因素进行合理地结构化,而非正式网络则可以将这些因素很好地整合。非政府组织成员的非正式网络主要表现为友谊网络、信任网络、咨询网络和情报网络。[13]意见领袖一般在非正式网络中占据中心位置,意见和看法通常从各种媒介流向意见领袖,再经由意见领袖流向群体中不太活跃的部分。[14]关注非正式网络意见领袖动态,在尽量避免非正式网络意见领袖负面影响的同时,积极培养精英式非正式网络意见领袖,将消极行为扼杀在萌芽中。

(三)充分利用结构洞的优势,在网络的动态平衡中预防和控制消极行为的扩散

一方面,科尔曼、戈沙尔、勒纳等都强调组织团体封闭是产生信任与社会资本的根本缘由。信任是组织成员在长期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旦成员之间产生信任,成员会更加关注伙伴的行为准则和反应,并进一步推进成员间的互动;[15]另一方面,博特又认为稀疏的充满结构洞的网络是理想的网络结构。网络中的弱联结不存在封闭网络中存在的高度信任压力,为网络的演进和行动者拓展网络提供了弹性,更适于网络扩展。[16]由于行动者的相互吸引和排斥持续地改变,非政府组织的结构在不断改变中实现动态稳定性。我们要关注非政府组织内强势小集团对内的高凝聚性、信任度、行为扩散性和对外的排斥性,不断形成新的结构洞,再不断填补结构洞,使网络不断地处于由结构洞向封闭网络演进,再打破封闭,形成新的结构洞的动态平衡中。对非政府组织内具有不同行为准则或价值观的小集团,可以通过项目管理、工作再设计、准则修订、培训等方式打破不同小集团的隔离,使行动者融入其他的团体,通过交叉连接,填补结构洞,促进小集团间的互动,形成动态的社会网络结构,以抑制对抗、窃用等消极行为的扩散。

参考文献:

[1] 李晓凤.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初探[J].求实,2006,(1).

[2] Brass, D.J.等. Relationships and unethical behavior: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1).

[3] Gruys M L.The Dimensionality of Deviant Employee Performance in the Workplace[D].Minneapolis, 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99.

[4] Skarlicki D P, Folger R.Retaliation in the workplace the roles of distributive procedural and interactional justice[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7,(82).

[5] Neuman J H, Baron R A. Workplace violence and workplace aggression:Evidence concerning specific forms, potential causes, and preferred targets[J].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8,(24).

[6] Marks M A,Mathieu JE,Zaccaro S.A. Temporally Based Framework and Taxonomy of Team Process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 26).

[7] 刘电芝等.团队互动过程研究述评[J].应用心理学,2008,(1).

[8] Cooke R A, Szumal J L. The Impact of Group Interactional Styles on Problem-solving Effectiveness[J].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1994,(4).

[9] 莫云清,吴添祖,吴婵君.基于社会网络的创新扩散研究[J].软科学,2004,(3).

[10] 张勤,赵德胜.论社会建设进程中志愿服务新的定位[J].中国行政管理,2013,(3).

[11] Krammer RM.Trust and Distrust in Organizations: Emerging Perspectives, Enduring Questions[J]. Annual Review Psychology, 1999, (50).

[12] 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21.

[13] David Krackhardt,Jeffrey R.Hanson,Informal Networks:the Company behind the Chart[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 (4).

[14] 徐小龙,王方华.虚拟社区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9).

[15]张志学等.高技术工作团队的交互记忆系统及其效果[J].心理学报, 2006,(2).

[16]罗珉,高强.中国网络组织:网络封闭和结构洞的悖论[J].中国工业经济,2011,(11).

The Prolifera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Negative Behavior

in the NGO Members: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Social Network

Fu Chunxiang

Abstract: Non-governmental, voluntar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NGO determine that the conduct of members depends largely on the 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members. When environmental and personal factors have weaker constraint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negative behavior, analysi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negative behavior through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is the most predictable. Based on the social network, we deduce the mechanism and principle of negative behavior proliferation. The type and structure of membership affect the proliferation of negative behavior in an interactive process through the peer-to-peer path and bond path. To prevent the negative behavior proliferation of NGO, we should start from the NGO members social networks.

Keywords: NGO; Negative behavior; Social network; Behavior proliferation

责任编辑:宋 奇

(三)充分利用结构洞的优势,在网络的动态平衡中预防和控制消极行为的扩散

一方面,科尔曼、戈沙尔、勒纳等都强调组织团体封闭是产生信任与社会资本的根本缘由。信任是组织成员在长期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旦成员之间产生信任,成员会更加关注伙伴的行为准则和反应,并进一步推进成员间的互动;[15]另一方面,博特又认为稀疏的充满结构洞的网络是理想的网络结构。网络中的弱联结不存在封闭网络中存在的高度信任压力,为网络的演进和行动者拓展网络提供了弹性,更适于网络扩展。[16]由于行动者的相互吸引和排斥持续地改变,非政府组织的结构在不断改变中实现动态稳定性。我们要关注非政府组织内强势小集团对内的高凝聚性、信任度、行为扩散性和对外的排斥性,不断形成新的结构洞,再不断填补结构洞,使网络不断地处于由结构洞向封闭网络演进,再打破封闭,形成新的结构洞的动态平衡中。对非政府组织内具有不同行为准则或价值观的小集团,可以通过项目管理、工作再设计、准则修订、培训等方式打破不同小集团的隔离,使行动者融入其他的团体,通过交叉连接,填补结构洞,促进小集团间的互动,形成动态的社会网络结构,以抑制对抗、窃用等消极行为的扩散。

参考文献:

[1] 李晓凤.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初探[J].求实,2006,(1).

[2] Brass, D.J.等. Relationships and unethical behavior: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1).

[3] Gruys M L.The Dimensionality of Deviant Employee Performance in the Workplace[D].Minneapolis, 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99.

[4] Skarlicki D P, Folger R.Retaliation in the workplace the roles of distributive procedural and interactional justice[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7,(82).

[5] Neuman J H, Baron R A. Workplace violence and workplace aggression:Evidence concerning specific forms, potential causes, and preferred targets[J].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8,(24).

[6] Marks M A,Mathieu JE,Zaccaro S.A. Temporally Based Framework and Taxonomy of Team Process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 26).

[7] 刘电芝等.团队互动过程研究述评[J].应用心理学,2008,(1).

[8] Cooke R A, Szumal J L. The Impact of Group Interactional Styles on Problem-solving Effectiveness[J].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1994,(4).

[9] 莫云清,吴添祖,吴婵君.基于社会网络的创新扩散研究[J].软科学,2004,(3).

[10] 张勤,赵德胜.论社会建设进程中志愿服务新的定位[J].中国行政管理,2013,(3).

[11] Krammer RM.Trust and Distrust in Organizations: Emerging Perspectives, Enduring Questions[J]. Annual Review Psychology, 1999, (50).

[12] 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21.

[13] David Krackhardt,Jeffrey R.Hanson,Informal Networks:the Company behind the Chart[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 (4).

[14] 徐小龙,王方华.虚拟社区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9).

[15]张志学等.高技术工作团队的交互记忆系统及其效果[J].心理学报, 2006,(2).

[16]罗珉,高强.中国网络组织:网络封闭和结构洞的悖论[J].中国工业经济,2011,(11).

The Prolifera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Negative Behavior

in the NGO Members: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Social Network

Fu Chunxiang

Abstract: Non-governmental, voluntar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NGO determine that the conduct of members depends largely on the 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members. When environmental and personal factors have weaker constraint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negative behavior, analysi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negative behavior through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is the most predictable. Based on the social network, we deduce the mechanism and principle of negative behavior proliferation. The type and structure of membership affect the proliferation of negative behavior in an interactive process through the peer-to-peer path and bond path. To prevent the negative behavior proliferation of NGO, we should start from the NGO members social networks.

Keywords: NGO; Negative behavior; Social network; Behavior proliferation

责任编辑:宋 奇

(三)充分利用结构洞的优势,在网络的动态平衡中预防和控制消极行为的扩散

一方面,科尔曼、戈沙尔、勒纳等都强调组织团体封闭是产生信任与社会资本的根本缘由。信任是组织成员在长期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旦成员之间产生信任,成员会更加关注伙伴的行为准则和反应,并进一步推进成员间的互动;[15]另一方面,博特又认为稀疏的充满结构洞的网络是理想的网络结构。网络中的弱联结不存在封闭网络中存在的高度信任压力,为网络的演进和行动者拓展网络提供了弹性,更适于网络扩展。[16]由于行动者的相互吸引和排斥持续地改变,非政府组织的结构在不断改变中实现动态稳定性。我们要关注非政府组织内强势小集团对内的高凝聚性、信任度、行为扩散性和对外的排斥性,不断形成新的结构洞,再不断填补结构洞,使网络不断地处于由结构洞向封闭网络演进,再打破封闭,形成新的结构洞的动态平衡中。对非政府组织内具有不同行为准则或价值观的小集团,可以通过项目管理、工作再设计、准则修订、培训等方式打破不同小集团的隔离,使行动者融入其他的团体,通过交叉连接,填补结构洞,促进小集团间的互动,形成动态的社会网络结构,以抑制对抗、窃用等消极行为的扩散。

参考文献:

[1] 李晓凤.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初探[J].求实,2006,(1).

[2] Brass, D.J.等. Relationships and unethical behavior: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1).

[3] Gruys M L.The Dimensionality of Deviant Employee Performance in the Workplace[D].Minneapolis, 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99.

[4] Skarlicki D P, Folger R.Retaliation in the workplace the roles of distributive procedural and interactional justice[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7,(82).

[5] Neuman J H, Baron R A. Workplace violence and workplace aggression:Evidence concerning specific forms, potential causes, and preferred targets[J].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8,(24).

[6] Marks M A,Mathieu JE,Zaccaro S.A. Temporally Based Framework and Taxonomy of Team Process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 26).

[7] 刘电芝等.团队互动过程研究述评[J].应用心理学,2008,(1).

[8] Cooke R A, Szumal J L. The Impact of Group Interactional Styles on Problem-solving Effectiveness[J].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1994,(4).

[9] 莫云清,吴添祖,吴婵君.基于社会网络的创新扩散研究[J].软科学,2004,(3).

[10] 张勤,赵德胜.论社会建设进程中志愿服务新的定位[J].中国行政管理,2013,(3).

[11] Krammer RM.Trust and Distrust in Organizations: Emerging Perspectives, Enduring Questions[J]. Annual Review Psychology, 1999, (50).

[12] 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21.

[13] David Krackhardt,Jeffrey R.Hanson,Informal Networks:the Company behind the Chart[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 (4).

[14] 徐小龙,王方华.虚拟社区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9).

[15]张志学等.高技术工作团队的交互记忆系统及其效果[J].心理学报, 2006,(2).

[16]罗珉,高强.中国网络组织:网络封闭和结构洞的悖论[J].中国工业经济,2011,(11).

The Prolifera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Negative Behavior

in the NGO Members: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Social Network

Fu Chunxiang

Abstract: Non-governmental, voluntar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NGO determine that the conduct of members depends largely on the 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members. When environmental and personal factors have weaker constraint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negative behavior, analysi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negative behavior through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is the most predictable. Based on the social network, we deduce the mechanism and principle of negative behavior proliferation. The type and structure of membership affect the proliferation of negative behavior in an interactive process through the peer-to-peer path and bond path. To prevent the negative behavior proliferation of NGO, we should start from the NGO members social networks.

Keywords: NGO; Negative behavior; Social network; Behavior proliferation

责任编辑:宋 奇

猜你喜欢
非政府组织社会网络
中国“面子”文化情境下领导政治技能对团队领导社会网络的作用机制研究
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协同模拟框架研究
民办高校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旅游目的地合作中网络治理模式研究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中外政府向非政府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比较
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功能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非政府组织助推“一带一路”共同体建设路径
公共管理怎样用好非政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