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炯
摘 要:“导生制”在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并且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我受专业课教学中“导生制”的启发,本人2009年开始在中职学校数学教中进行了“导生制”的尝试,本文就如何在中职数教学实行“导生制”作了较为具体的阐述,以期能给找到解决困扰中职数学教学的新方法。
关键词:导生制 选拔培养 组织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102-01
“导生制”在职业学校教学中是一种较受关注的教学组织形式。导生制(Monitorial system)又叫贝尔—— 兰卡斯特制,是由英国国教会的贝尔和公益会的教师兰卡斯特所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曾在英国和美国流行过数十年,为英、美两国普及初等教育做出过重大贡献。它的组织形式是这样的: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再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导生不但负责教学,而且还负责检查和考试,完全是教师的助手。目前,“导生制”的教学模式在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但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中职学生数学的现状,认为:“导生制”的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也不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 “导生制”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从事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有十几年来,深知中职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绝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非常差,学生学习信心不足,畏难、厌学情绪较严重,数学的运用能力更是低得可怜。但同时,班级几十个学生中总还有几个数学基础较好,对数学习有一定的兴趣。根椐这种现状,要提高在中职数学的教学质量,实行“导生制”也就有了必要和可能。
1.1 导生的选拔。
导生制的实施关键在于导生的选拔。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测试,结合学生上课时的反映情况,对知识理解、領会的快慢,选出数学成绩较好,有上进心,反应灵活,热情大方,喜欢帮助同学的学生作为导生。
1.2 导生的培养
导生来源于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大家一样的紧张忙碌,所以对导生的教育要有计划、超前、深入,多利用课余和课前进行辅导。首先,让导生在心理上接受自己是导生,清楚自己的职责。导生要做到为同学热情服务,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当然,也要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导生也是很荣耀的一件事情,不但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更好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视野,更好地锻炼自己,进一步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其次,每一个组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都要明确的告诉导生,让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当然这就要求导生对教学内容做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努力尝试各种学习方法。
2 导生制教学的组织实施
导生制教学就是以导生为中心,采用自由组合或随机指定的方式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教学或实践活动都将以导生为组长,以组为单位进行。导生制教学教师仍然要依据课程教学的目标,来实施课堂教学。重点内容,要点内容要给学生讲清。课堂教学一般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教师面向全班学生教授;第二个阶段是在有一部分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之后,进行分组学习,让这些学生指导那些尚未掌握学习内容的学生进行学习,导生负责把每组的情况进行汇总,有问题的将列表报告老师,最后,老师再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2.1 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层次搭配:每组成绩优、中、差,一般是优等一名(作为导生),中等三至五名,差一至三名。
性别搭配:根据班级学生性别特点而定,一般是男女人生人数相当。
人际关系搭配:有利于协商、交流沟通,体现了人性化管理。
2.2 明确小组规则和意义
(1)每个学生都有责任保证本组所有成员学会教学内容。
(2)只有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了老师给各层同学指定的学习任务,小组才算完成了任务。
(3)在请教老师之前要先请求小组所有成员的帮助。
2.3 明确导生责任
(1)督促、指导:帮助组中的成员弄懂当天老师的教学内容。
(2)检查:检查组内每一名成员的预习、课堂表现、交作业情况。
(3)打分:并定时向科代表汇报,科代表汇总情况反馈给老师。
2.4 建立兴趣小组
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他会的说是课外多思考、多做练习。这说明学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课内与课外这两个方面,作为数学的学习只掌握课堂教给的几题目是不行的,教师必须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数学学习体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同时中职学校的数学又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服务的,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让生活成为数学学习的动力,为此,具有生活气息的学生课外兴趣小组的建立,也可以采取导生制的教学模式进行管理。不同的兴趣小组,不同的活动形式,既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也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总之,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好多学生比较讨厌数学,甚至于惧怕数学。学生相对重视专业课的学习,爱动手要想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真正加强课的堂的有效性,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导生制的教学模式,突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把课堂、课余都还给孩子,把数学课堂教学变成实践的场所,才能使数学教学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刘可.关于高职院校新生导生制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