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
摘 要:素质教育呼唤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进一步确立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教学理念的确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更重要的还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 新课改下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必须拥有与之呼应的相关措施,本文针对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提出反思与对策。
关键词: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问题现状
一、前沿
新课改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一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为出发点的全新教学模式,使课堂实现由“教”到“学”的转移,促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在实践中“创造自我”,促进其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改下义务教育中英语学科教学的改革措施
1、变强化教师的“教”为重视学生的“学”
课改前的课堂,因为教师职业角色的习惯性定位和对教师权威的自我维护,普遍存在“教”的责任行使过度的问题。很多教师只关注自身教学任务的完成和的流程通暢,没预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张扬的空间,而使课堂氛围沉闷、压抑。然而,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如何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实际能力与心理需求;更多地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尝试体验,大胆表达意见;更多地给学生表达意见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呈现自己的观点。不少教师面对学生因思维放飞、个性直露而出现的挑战性的教学情境不再感到尴尬,能坦然面对和灵活处理,甚至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能做到充分尊重,让学生将理由表达清楚。现在,教师普遍意识到忽视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和个性化表达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因此,在课堂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学”的关注与引导,合理地处理教与学过程中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随时根据学情调整教学方式。
2、变单一的是非对错评判为激励、启发与判断相结合的评价
学习评价是课堂的重要环节。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高度重视和评价行为的改变,是新课堂的一个突出亮点。教师在对评价方式的自我改进与完善中积累了经验,使评价的激励、启发、促进功能逐渐得到体现。评价成为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自主反思、调控学习的心理支持和智力援助,成为新课堂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而伴随教学的全过程。
3、在新课改中,许多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各方面有所提高
(1)获取知识的主动性逐渐增强。(2)交流表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3)思维的灵活性明显增强。
三、对于新课改英语学科教学的反思
任何改革都是在艰难中前行,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通过课堂盘点看八年课改,总体的问题依然是理想追求与现实实践存在落差。表现在课堂上,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课堂“应怎样”心知肚明,而对于“怎么做”则底气不足。虽然,课堂更多了一些生命的关怀、人文的情怀、智慧的启迪,但是在创造生命课堂、追求高效课堂方面,还普遍存在操作策略上的迷惘。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是保证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其次,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键是落在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上。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新课程标准》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全面提高人文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最高境界。那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呢?重置情景、角色扮演,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方法就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去感受、体验和表现。教师的魅力既来自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才华和能力,也来自其幽默风趣的个性,而教师课外对学生的关心也是不可少的,生活上要多关心学生,跟他们平等相处。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教学技巧高、热爱学生的教师往往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真正的有效性教学,无论在课前预设中还是课后生成时都必须做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就是要我们优化教法,优化学法,优化课程资源,优化一切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因素。总之,有效的教师品质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理念,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 李真真.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调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