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9-0345-02
新课程标准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时代呼唤的是研究型、学者型甚至是专家型的教师。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把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
通过课改培训我感觉和以前有较大的差别,深深体会到:教师一定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把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潜能与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有机地统一起来,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1.新课标下教师应与学生、教材有机结合
新课标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提高了,教師必须积极探索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教师应设计生动有趣,适合学生水平的现实情景,用风趣流畅的语言引导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分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实验、推理和判断等数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要让学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要面向学生,因村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学生心智、健全人格形成)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让学生采取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媒介,教师应依据课标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多样化课程资源,使学生在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发挥创造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发展空间。
2.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理念
教师"施教之初,责在引导"。但是我们传统的教育受制于"高考升学率"这一无形指挥棒的影响,这使得众多的教师乐于从事"题海战术式"的应试教育。教师的重点不是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而是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升学率的提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应当是"教"与"学"协同进行,实现"教学相长"。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而获得知识。这是为人师者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调查表明,目前相当一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对数学学科的"热情"盖过了对数学教育的"热情"。他们重视数学学科知识,但却轻视数学教育的理念与作用,不注意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素质的培养。因而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强调数学知识的严谨、抽象与证明,却忽视了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文化等"营养成分",从而使得数学教育离学生的生活越来越远。而新课改就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中,教师应摆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成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以及学生在探究问题上的合作者。
3.转变教师的兴趣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课堂教学结构。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表现为:教师权威高于一切,对学生要求太严太死;课堂气氛紧张、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形成了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违背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因此,要使学生感兴趣,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做到: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教学生去学,既要帮助学生学会,也要帮助学生会学。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进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4.新课标下教师应是爱的使者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同学之间的互助将培养他们友爱合作精神。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不断地将教师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更高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切不可以骂了之,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诚意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以及带来的危害,相信并鼓励学生能改正错误,只有犯了错误并改正了错误才会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