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丽
摘 要:本文将预警机制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难点及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对如何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预警机制体系的建立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完善高校突发事件防范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学生工作 学生管理 预警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实际的预警机制体系,对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职院学生管理工作预警机制是通过学校与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充分沟通与协作,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状态进行先期提示,督促学生端正态度、正向转化,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防范性管理措施。学生管理工作中建立稳定的预警机制可以通过预警教育、预防与帮助、良性转化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业危机,正确处理学习困难,适时把握转机,获得良好发展,防患于未然,从而减少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
一、建立学工作预警组织体系
建立学生工作预警管理机构是搞好突发事件预防的有力保证。把预警机制与高职学生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建立专业队伍与兼职队伍相结合的监控系统,是进行突发事件监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此团队应包括各教研室主任、辅导员、教师、学生干部等。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干部若能针对早期的可能会导致危机的信息或迹象加以觉察,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于未然。
二、建立学生工作预警的信息处理体系
预警机制的信息处理体系通过“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与预警指标比较”这一过程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判定,对是否发出警报进行决策,发出警报。
通过建立畅通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处理体系是学生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学生工作部门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渠道, 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教研室主任、辅导员、教师、学生干部作为信息收集子系统,在进行信息收集时也要避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从而影响了预警系统的准确性。
在收到信息之后进行信息识别,尤其是对达到预警界限的学生思想要有全面、真实的了解。为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应定期进行学生思想工作分析, 归纳、分析、加工、理清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 以便进行预警信息科学的分析。
对于对达到预警界限的学生,学生工作部分应对他们采取正确的预警措施,同时及时与学生本人及家长进行沟通。用交流、对话方式,引导学生回归到正规的学习和生活轨道中来,将问题消解。
三、建立学生工作预警咨询体系
咨询组织体系由学生工作部门、教师和家长组成。学生工作部门从事预警管理事务的同时,也担负为预警管理提出参谋咨询意见的职责。任课教师在预警管理作为学生教育的承担着,与学生有较多接触,能够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教育沟通方法。家长,发挥这些“外脑”的功能,也是构建这个体系时不应该忽略的。学生工作部门、教师和家长组成从独立的角度客观地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评价,或对出现的隐患给予相关方面的咨询建议。
学生工作中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作用,保证突发事件管理团队决策的科学性。要不断加强专家队伍的建设,畅通信息沟通联络渠道,健全专家咨询机制,使管理团队得到更多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四、建立学生工作预警保障体系
人力资源是学生工作预警管理中的重要资源保障之一,学生工作预警管理小组就是其中最基本最必要的人力资源,因而平时要加强学生工作预警管理小组的培训,加强其决策能力、控制力以及执行力。
信息资源学生工作预警管理中的重要资源保障之一。学生部门需要了解学生工作预警处理材料、高校师生信息和高校相关者信息等等。这些信息需要不断更新和充实,为学生工作预警管理的预测系统、决策系统、运行系统和反馈系统提供重要的信息保障。
积极有效的预警机制,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模式做出必要的积累,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对质的操控性进行修正、提高,最終构建出实际、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预警机制,必将进一步促进现阶段和谐、稳定、良性循环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周皞,黄正兵.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预警机制的实践研究[J].职教通讯,2012(05).
[2]李健.试论高校预防预警系统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3).
[3]赵立凝.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预警机制构建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20).
基金项目: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学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