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

2014-10-21 20:08彭洁
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 2014年11期
关键词:管理方法人力资源管理

彭洁

摘要:强化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培训。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初始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和不均衡,因此就很有必要完善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从而使这些新进人员很快的进入和适应工作环境。对于事业单位中层管理人员,也应当提供相应的绩效管理的技能培训课程,使其掌握工作必要的技巧和处理手段;对于基层绩效管理人员,应当提供专业的绩效管理技术培训,使得绩效管理工作突破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局限,更加突出关注具体实际工作的效果。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政考核;管理方法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管理活动中,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对人力进行规范的培训、调配和组织,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动态平衡状态,并对组织中人的思想行为进行合理的协调控制,使人事匹配相宜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实现组织目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力资源的吸引获取、整合控制、激励开发的过程。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实现社会公益,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来举办的,主要从事科教文卫事业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大量研究表明,事业单位能否保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增长,主要将依靠企事业单位职工的知识技能,也就是事业单位所具有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后勤人员等组成。目前实行企业化管理方式的事业单位,其经营管理人员占据很大比例,这些都具有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事业单位的使命就是服务社会大众、维护社会公平,因此又要求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和政治道德等方面要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指的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一定组织原则和工作绩效测量标准,对所属单位人员在工作成果、行为能力和政治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并将此作为事业人员职务变动、奖惩、培训和辞退等管理活动的主要客观依据。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进行科学规范的考核是近年来事业单位组织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二、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方面进行着探索和尝试,但实施结果却差强人意,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缺失。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对绩效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的认识。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对绩效管理存在主管认识上的误区,将绩效管理简单地等同于各种考核,从而使绩效管理的实际效果不如人意,反而有可能使员工产生烦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与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初衷可以说是“南辕北辙”。绩效评估本质上仅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与其它环节是密不可分的。而现在的事业单位中,对具有重要价值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根本沒有一个完整的机制,而是把人力资源管理视为事务性工作,采用多体系管理,因此人力被当做一种支离破碎的资源,何谈能发挥人力资本的核心作用。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的实现。

(2)对绩效管理的结果应用不当。由于存在文化、机构和人员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理想化的绩效管理方式在事业单位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部分绩效管理人员出发点并不是将绩效管理作为科学管理的工具,而是简单地将其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仅注重控制、监督和考核员工,而忽视了激励和发展员工的根本目的。由于部分员工对绩效考核深刻内涵理解的不深刻,绩效考核的结果反而使员工与管理者产生对立的情绪,让员工缺乏成就感、安全感和归属感,绩效考核最后也就变成了流于形式,从而使事业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涣散,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管理。

(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和科学分配方法的缺乏,以及考核实施办法的缺失,导致组织激励机制不健全,绩效考核不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事业单位管理中领导的绝对权威以及薪酬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现象。在现行考核中,部分从事创造性工作或者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却往往得不到合理的绩效结果。事业单位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组织目标,更是缺乏有效的激励促进机制,不能很好地激发职工创造性的动力和工作热情,绩效考核的激励功能在事业单位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4)绩效管理的方法运用不当和操作的能力不强。在绩效管理实际操作中,指标不易量化,量化的过细反而又不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部门和岗位的工作实绩,因此绩效指标选择不当极易造成绩效管理结果出现偏差。而且当前在多数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并没有成熟的模式,各级绩效管理人员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对绩效结果缺少反馈。于是出现事业单位频繁进行评估,却忽视了对员工工作结果的绩效反馈,从而导致绩效管理与实际工作情况分离,不能真正的为实际工作服务。这种形式的绩效考核将影响到事业单位整体绩效管理水平的健康发展,绩效管理也就失去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三、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改革思路

作为支撑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发展和管理的有力工具,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应该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然而现行的事业绩效考核方法和体系本身由于涉及多方面主体参与、 历经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因此难免在具体运作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甚至很有可能出现考核失真、失效和考核偏差的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建立具体化的考核指标体系,探寻新的考核维度。我国的勤、德、绩、能的考评模式是一种对“人”的综合考评指标体系,但是很多指标与当前工作任务的关系不够密切。以前我国在设计绩效评估指标的时候,考评内容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增加相关的评估维度,还应该增加用于考察机动性、临时偶然性任务的动态评价指标。每个评估维度都应该量化到二级甚至三级四级指标,并给出相对应的具体的评估标准。关键指标能够量化的应尽可能的量化,不能量化的则要用描述性语言说明。同时还要选择科学的指标权重设置方法和模式,一级指标的权重确定应主要依据价值取向与组织目标,二级指标的权重则要与被考评人员职位的性质和高低有关,要以职位分析为根本依据。

(2)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法体系,实行分类评估。我国事业单位层级很多,但主要可以分为管理类、工勤岗位和专业技术类三个类型,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别的人员,因为其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都存在差异,故而不能采用统一的评估指标来衡量所有层级和类别的员工。而是要实行分类分层评估,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人员都应用不同的评估指标的方法和体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考核,坚持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考核方法,以减少评估中的主观性和臆断性;一定要坚持以领导为主、群众参与的科学评估方法,扩大考核信息来源,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引入多方评估主体。采取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评估的效率和效果,又能避免领导一个人说了算或极端民主化的现象出现;而对评估等次的判定,则可以利用平衡记分卡法或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进行评估。

(3)健全评估反馈体系,加强交流与沟通。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在组织绩效评估中均十分重视沟通与反馈,但是我国却在这方面做得不甚完美。绩效评估是一种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评估主体只有很好地通过与相关被评估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被评估者的整体情况,才能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被评估者只有了解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差别以及个人工作与组织期望的差距所在,才能改进个人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由此可知,加强评估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建立科学的评估反馈机制就非常有必要和价值。例如可以建立面谈机制,要求评估人在评估过程中与被评估人沟通和协商,并将结果及时地反馈给被评估者,指出其表现突出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指导他们如何改进。此外,应该建立相应地评估补救程序,允许那些认为评估结果不公平的员工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申诉,主管部门则应受理工作人员的申诉并进行充分的调查处理,并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申诉者答复。

四、健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配套措施

(1)树立科学绩效管理的理念。绩效管理体系对于任何一个事业单位和组织而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价值,必须从观念上和思想上正确认识绩效管理的价值和地位,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要把绩效管理从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提升到一個战略的高度和层次。绩效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岗位基本职责,还要跟单位的职能与组织的发展有效有机地结合起来,简而言之,绩效管理其实是将部门和个人的努力与单位的职能和发展相衔接的一个程序,各级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与员工应该积极热情地参与到绩效管理的各部分环节中去。绩效管理不再是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附属配套系统,它本身就具有其他管理系统不可或缺和替代的作用和重要价值。当前绩效管理是一种引导员工形成正确行为、增强员工工作绩效,提升事业单位整体发展层级的战略管理手段。

(2)明确绩效管理的原则。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各部门和岗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当中的各种问题,提升工作效率。绩效管理要遵循八个原则,分别是公平性,即尊重每一个部门的每一名职工;公正性,即提高员工的工作认同感;公开性,即让全员都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绩效管理中的职责和要求;严肃性,即大家认真对待并自觉维护执行绩效管理;科学性,即不要依照个人需要而随意对绩效管理方法和模式进行个性化调整;权威性,即能够得到绝大多数员工的认同;适用性,即与单位的实际情况要贴切吻合;指导性,即对单位的整体管理和发展具有明显的战略指导意义。

(3)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实施的重点所在即是组织保证和系统保障,既要在强调思想层面方面的基础上,又从战略梳理到组织管控到流程建设的全系统加强控制,建立和完善人员、组织联动机制,建立绩效规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评估、绩效回顾五个环节有机组合的科学规范绩效管理体系。五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是顺利实现后者的前提重要条件,后者则为前者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了合理的实践依据。事业单位在这五个环节的有机科学循环下,提升和加强自身的工作目标。管理人员强化与单位员工的沟通交流,正确认识并评估员工的工作价值和意义,有针对性地提出纠正和提高建议,促进员工和事业单位的共同发展。

(4)强化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培训。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初始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和不均衡,因此就很有必要完善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从而使这些新进人员很快的进入和适应工作环境。对于事业单位中层管理人员,也应当提供相应的绩效管理的技能培训课程,使其掌握工作必要的技巧和处理手段;对于基层绩效管理人员,应当提供专业的绩效管理技术培训,使得绩效管理工作突破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局限,更加突出关注具体实际工作的效果。事业单位全体员工都要理解自身的绩效和整体单位绩效间的关系,实现事业单位希望引导的行为改变与绩效提高。

猜你喜欢
管理方法人力资源管理
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方法的优化策略研究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