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刚
摘 要: 化学新课程实验的成功和推广,让我们深深地领会到,过去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裂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让学生的智力接受挑战、思维产生碰撞、情感受到熏陶的课堂教学行为得到形成,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由新课程理念影响和引导学生在充满乐趣、激情的课堂自由挥洒。下面结合化学教学实践、教研活动,针对进一步领会课改理念,优化教学过程谈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 ;转变观念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9-0250-01
1.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在教学目标中比较关注学生的个人成绩,对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情感、价值观等比较忽视。受传统升学率的影响,部分老师始终把练习、训练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作为的主要的手段。由于不正确的教学目标,过去的熟能生巧逐渐变成了熟能生厌,造成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得辛苦,学生学起来也非常辛苦,造成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下,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并且还不得不找出额外的时间来完成本来应当正常完成的教学任务,这样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1.2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往往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学习,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压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影响了教学的效率。有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把自己看成是知识的播种者,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我们知道其实学习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学生是其中的主体,老师在教学中发挥着引导者的作用。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在教学中的位置,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1.3 师生互动性不强。高中化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正常的互动性活动,通过这种互动性实现知识和情感的交流和流通,进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当前的化学教学中可以知道,这种互动性比较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流通是单向的居多。这种现状忽略了在教学活动中知识信息的正常流动,忽略了这种互动因素对学生的作用。这种单向的信息流动使本来应该活跃的教学变得枯燥起来,总之,教学中互动的是化学教学中尤其应当关注的问题。
2.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方法分析
学生中厌学的情绪主要和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关,例如在化学教学中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没有关注到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反应,老师要主动的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关注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在学生的思考过程获得化学知识。老师要在教学中避免直接给出知识的结论,然后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对学生来说,被动的学习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再加上沉重的学习负担,更加提不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了。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在教学中不仅是化学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在研究思考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形成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关注知识发现的过程。通过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发现乐趣。只有学生对化学知识有足够的兴趣,才能在化学学习中保持长期的求知欲,主动地参与到化学教学中,并且从学习中感受到收获的快乐。
3.精选配套习题,控制教学难度
3.1 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解题应当从认真审题开始。但许多同学审题马虎,有的一拿到题就希望能找到与自己做过的哪道题相同,想当然的生搬硬套;有的甚至没有读完题就开始做结论;有的确实读了一遍题,但读不出隐含的关键的条件,最终导致错误。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解习题的时引导学生做的:原原本本地读题,搞清楚题目的要求是什么,给了哪些已知条件,哪些已知条件是显知的,哪些已知条件是隐含的,有哪些限制因素。
3.2 让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和规范解题。解题的基本步骤是审题、分析、表达、检查。分析是解题的重要一环。因此,在讲评习题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习题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和常规解法的分析和研究,如突破点的寻找、关键字词的捕捉、隐含条件的挖掘、知识点的联想和应用等,使学生通过听讲,明确审题和分析的要领。提高学生从题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积极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在争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分析问题的不当之处和知识上的欠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适时予以点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最后还要指导学生将分析过程和结论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格式规范地写出,以新教材上的例題的书写格式为样板,严格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地去完成,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
3.3 加强解后分析,注意学法指导。解答习题不应满足于求出正确结果,要让学生重视解后分析,养成解题后总结归纳的习惯。指导学生总结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和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对题目类型,解题步骤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解题的常用方法、一般规律、应注意的事项、容易出现的问题,等等。对一些能够有多种解法的习题,一定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掌握常规思路的基础上,探索巧解、速解的新方法。注重解后分析能使零散的经验系统化,较好地巩固解题中分析的效果,提高分析水平和解题速度。使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逐渐克服解题的畏难情绪,让学生过好习题关。
4.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1 演示实验将学生引入化学之门。高一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判断事物,没理由喜欢听人唠叨,因此,苦口婆心的劝说只能适得其反,不如想办法让他们自己喜欢上化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用化学实验把学生带人千变万化的化学世界,会让他们感到无穷的乐趣,我至今还记得当初我选择理科就是因为第一节化学课上老师做的二锅头变成葡萄酒,葡萄酒又变成白兰地的实验,然我体会到化学变化的奥妙无穷。通过一些小实验,学生就会产生很多疑问,要知其然和所以然就必须认真吸取基础知识,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2 分组实验,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兴趣不会仅仅因为看实验而满足,每每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都跃跃欲试,他们更满足于自己动手,无论成功与否。因此让学生自己尝试做实验也很重要,但每次实验做完后,都应该要让他们自己总结实验中的注意点,分析预期现象和实际观察现象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要找出原因,不要把问题留到以后再解决,让他们养成及时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总之,作为化学老师,要不断研究,多加思考,以便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