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语》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2014-10-21 20:08李元涛
科技视界 2014年36期
关键词:论语德育工作传统文化

李元涛

【摘 要】在当前学生德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论语》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作品,包含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针对当前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可以从立志、改过、勤学、待人、孝敬父母等方面借鉴《论语》言论对学生开展教育。

【关键词】传统文化;《论语》;德育工作

随着我国在世界上大国地位的确立,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上影响也越来越大,据统计,截至2009年8月,已在世界上8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68所孔子学院和71个孔子课堂。在国内也兴起了学习国学和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在各种媒体上我们经常看到关于传统文化的介绍,特别是儒家文化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论语》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作品,包含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尽管其中存在一些不合时宜的观点和内容,但是对当今政治、经济、教育和社会道德建设等方面仍然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当前开展学生德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一方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思想和哲理为学生立志、为学、做人等提供了生动的教材。《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个别弟子思想、言论和行事的书,是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整理、编纂而成的。《论语》的语言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许多言论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所熟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针对当前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笔者经过分门别类,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在学生教育中加以运用。

1 关于立志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张积极的入世观念,主张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积极投身到社会变革和实践中来。在回答子路问君子一节中,孔子讲作为君子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即通过加强自己的修养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才立业,并让周围的人过上幸福生活,甚至让天下的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这是多么宏伟的志向啊!孔子在谈到自己的志向时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即要使老年人能够安乐,使朋友信任自己,使年轻人怀念自己,这看似平凡的语言,其中包含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胸怀。又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一生治学不辍,颠沛流离,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波折,但是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和抱负始终没有动摇过。作为当代青年,身处改革开放、大有作为的时代,更应以孔子为榜样,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关于改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怕的不是存在缺点和错误,而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没有勇氣改正自己的缺点。孔子讲“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即有了错误不改正,才是最大的错误。又讲“过则勿惮改”,有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孔子又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即君子的错误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了错误,人人都能看得见;改了错误,人们都会敬仰他。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应正确对待学生的过错,青年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时期,存在缺点和犯些错误是非常正常的。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责备犯错误的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改正缺点和取得进步,努力使学生做到“不贰过”,即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3 关于勤学

在《论语》中有大量关于志学的言论,孔子本人的博学多识就来源于勤学。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即我不是生来就什么都懂的人,而是我喜欢古代文化,依靠勤奋敏捷求得了学问。孔子又讲:“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即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住,勤奋学习永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困难的呢?在孔子的学生中,令孔子最为喜爱的学生就是学习最勤奋的颜回,当颜回英年早逝时,孔子悲痛地说:“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即颜回死得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进步,从未见他停滞不前啊。做为青年学生,勤奋学习是自己的天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有所作为,必须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高超的本领,不勤奋是任何事情都办不成的。

4 关于待人

在待人方面,孔子特别强调诚信的重要地位。孔子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棿,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即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为人处世呢?就像大车少了棿,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又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如果一个人说话大言不惭,要他做些实事一定很难。因此,我们应教育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讲诚信,即要做到“言忠信,行笃敬”,“言必信,行必果”,这既是做人的优良品德,也是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在待人方面,孔子还特别强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品德。在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对人宽恕是一个人可以终身奉行的思想品德。孔子又讲:“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一个人对自己要多反省责备,对别人要少省察责备,这样就可以避免怨恨了。因此在学生的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教育学生讲诚信,讲宽恕,对别人要宽容,对自己要加强思想品德修养,这样才能使自己与人和谐相处,使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

5 关于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很多人奉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敬不孝,社会道德遭受到极大的损害,给青少年一代的教育带来了不利影响。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悌被作为人的立身之本,是社会道德的起码要求,在《论语》学而一篇中孔子就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此处的“为仁”,也即为人。对待父母,不但是尽到赡养义务,更重要的是要尊敬,“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回答子夏问孝时,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即是说孝敬父母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事情替父母做,有酒食让父母享用,就能算做孝吗?

现在的子女许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倾尽全部心血于子女,我们应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首先做到感恩父母,然后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把一颗感恩之心化作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动力,以期将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以上只是笔者在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实际上《论语》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十分广泛。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我们应当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修养,提高历史文化底蕴,在教学、学生思想工作中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多种形式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学校,应当创设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这样有利于青少年一代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也有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薛俊歌]

猜你喜欢
论语德育工作传统文化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