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虎琴
摘 要:读和写是个互补的过程。《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讀”。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我们不妨在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间搭建一个平台,创设教学情境,长期坚持有效的读写结合,激发学生以读促写,学以致用,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关键词:读写结合;积累;互补;能力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继续;读是吸收,写是表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古今传颂的名言,生动地再现了读和写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自我我学习与实践深感:只有读写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只有大量的读写活动,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要使学生在读和写方面同时受益,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阅读、积累语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无以开阔视野,更谈不上知识的积累。不积累量变无以促质变。因此,应尽量多阅读一些优秀的作品和文章,从中接受历史和现实的生活的各种信息,何况阅读量多了,词汇量也丰富,提炼和概括素材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学生阅读:
第一方面:课堂阅读教学方法。要让学生积累语言,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内化词句的训练,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写作范文,只要细细品味,不乏好词佳句,为了指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它们,从而达到内化词句的目的,我在教学新词汇时一般从四个方面来教学:理解词义、文中理解词义、朗读体会、用词说话,上述四个环节,概括起来,学生经历了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文中的重点词句,因此内化词语的过程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熟悉词语的过程。
第二方面:课外阅读抓摘录。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仅凭教材中的课文阅读是不够的,为此,我让学生从课外阅读材料中摘录好词佳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优秀作品给人的启示太多,光靠脑记不行,要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做读书笔记。让学生广泛阅读典范性作品及小学生优秀作文,有意识让学生定期摘抄好词佳句或片段,完成阅读记录、补充学生词汇量,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力,提升应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新课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总量不少于一百万字。阅读与写作,吸收与表达,一个是进,一个是出,从外到内,从内到外,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文章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写作的借鉴。”由此可见,阅读应成为作文积累的主要途径之一。我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自己的阅读记录,组织全班性、小组内的学习交流,供同学评赏,由教师及时指点,给予鼓励,促进和巩固学生做读书笔记这一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读写结合、培养技能
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我们应利用这一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作文的实践性很强,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应是指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尝到的“怎么写”的知识通过模仿运用到作文实践中,让学生在模仿中形成写作技能,真正做到“以读促写”。
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作者的清晰思路,感悟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和技巧,进而指导学生的习作实践。茅盾先生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好的形式。”在仿写的过程中,我激励学生把课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和技巧进行迁移。运用感悟并撑握其表情达意等技能,从而提高习作能力,所以,仿写是学习“怎样写”的重要手段,是训练习作基本功的有效措施。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遇到精彩的课文,我总要千里地安排学生仿写。
三、加强阅读教学与写作综合念写相结合
经过点滴的片段仿写之后,应当转入从局部向整体进行综合仿写训练,这就要求学生构思立意,如何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如何安排篇章结构,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来表现主题,针对现在材料作文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主题提炼的强化训练。
例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先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文章为了表现父子情深的主题,为了塑造父亲这一伟大形象,选取了什么生活素材?结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选取了什么样的语言等,在些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写作特点。结合这篇范文让学生进行一篇表现亲情的综合仿写训练,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综合运用。这样经过前面的片段仿写和现在的综合仿写作储备,在后来的创造性写作中学生肯定会水到渠成的。
四、以习作促讲读,提升读写水平
在学生作文完成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同范文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加深学生对范文的理解。通常情况下,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分主次,详略处理不当,语言也不够生动,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学生完成习作后,还可以将学生的习作与例文再对比分析,经过再次体会,学生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自己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会认识得更清楚。这时让学生在重新写一篇同类文章,效果定会不错。
另外,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写作中的想象力。学生读每一篇文学作品都要凭借课文有限的字句。去寻求作者所暗示的境界、情调这都要借助学生的想象力。读任何一篇文章只有凭借作者精确的生动的文字,在脑海中再现评议中所含的形象,情景等,只要在阅读中获得了这种再现的想象力,才能在写作中实践迁移,运用想象准确丰富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写出作秀的文章。
古人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如”。教学中,应找准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充分运用时空特点多看,多听,多做,积累学习语文的素材,并做好生活笔记,为学好语文打下基础。
总之,读写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既增加语文知识,又增长了语文才干,满足孩子活泼好奇的天性,让他们在活动课中自由发展,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索,主动发展,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欧雯.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 高会然.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3] 宋秀莲.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J]. 科技创新导报,2013,36:121.
[4] 杨挺. 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初探[J]. 赤子(上中旬),2014,1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