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正霞
摘要:近年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研究的核心主题。回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的现状并分析总体发展趋势,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趋势
早在上个世纪,有人就曾经预言:21世纪的基础教育,是德育与智育的挑战。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 67亿。他们既是长身体、学知识的最佳时期,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可塑性最强,既是容易接受正确教育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时期,又是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而被腐蚀和扭曲的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面向未来的百年大计,未成年人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要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合格建设者,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要努力提高他们的道德修[1]养。
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
(1)家庭教育—偏激失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的港湾,也是学生成长的加油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徉的孩子,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就是这个道理。有的家 长对待孩子的态度简单粗暴,认为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有的家长恨铁不成钢,对学生的失误,动辄就打 骂,致使孩子和家庭之间难以沟通,甚至形成了孩子自卑、封闭、孤独的性格和逆反心理;也有的家长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他们大多数忙于挣钱,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和管教,把孩子往学校一推,听之任之,致使孩子玩物丧志,游戏街头。学生家庭教育的严重失控,造成了令人痛心的局面。
(2)学校教育—失重失教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一张考卷定终生。一方面,偏重智育,偏重考试,偏重分数,忽视了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偏重学历文凭,导致了我们近乎空白的人格教育乏力的精神教育,被功利熏染的道德教育,偏废的文化教育,狭隘的审美教育等等。这种教育下,学生就像高速旋转、不能停下的陀螺,稍有怠慢,老师、家长的鞭子便重重地抽在身上。这无疑是在为孩子们制造痛苦,是在摧残他们的心灵,他们的思想能健康、快乐吗?另外,校园歧视,是吞噬孩子灵魂的深渊。孩子的自尊心、隐私权需要呵护,过度的自卑会激发热血青年在过重的压力下走向极端,更需要人们的防备、警惕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3)社会教育—失保离向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但学生的生活和实践脱离不了社会的大环境,学生接受影响的范围,总是超过学校教育的范围。因此,社会教育是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成为他们成长的“水”、“空气”和“土壤”,在我们看来,目前社会教育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第一、网络文明忧喜参半。在网络时代的浪潮中,许多学生都享受着这种方便快捷的网络生活,给未成年人的学习和获取信息开辟了新的渠道;但网上的内容良芳不齐,上网充满乐趣,充满诱惑,也充满陷阱。网上会传播一些黄、赌、毒等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腐蚀了未成年人的灵魂。原本品学兼优的学生,一旦迷恋上网吧,必定会使学业荒废。这是一个不得不使人深思的问题。
第二、诚信品德面临危机。为了追求升学率,考试作弊之风屡禁不止;各种成人考试、社会考试的不正之风影响到中小学校;学生沉迷网络陷阱,在家骗父母,巧立学校收费名目,在校骗老师,荒废学业且屡教不改。凡此种种,学生的诚信品德已大打折扣了。
对于这些家庭偏激失控、学校失重失教,社会失保失向的孩子,如果等到他们给社会和家庭、个人酿成祸害时才给予关注,悲剧就会不断的发生。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伶丽华说:“如果我们没有有效办法,任其发展,这些孩子走向犯罪就会成为必然。”无论是学校拒收还是社会浸染,其结果都将是未成年人的权益受到侵害。而当未成年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势必造成未成年人心理创伤、性格扭曲,于是违法犯罪就发生了,无数事实已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1)利用学校作为重要阵地
在新的历史时期,从思想道德建设人手,努力建立和发展与当前形势相适应的道德教育体系,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学校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把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针对师生的不同特点,通过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有条不紊的走向深人。
(2)家长学校,针对性强效果好
创办家长学校,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等就“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做一名合格家长”等热门话题,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让家长严肃地面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学会正确看待孩子,科学教育孩子,做好“三结合”教育接力棒的交接问题。
(3)加强法制教育
事实上,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源于师生的法制观念淡薄。可以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四五普法”知识,做到普法教育宣传有计划、有落实。组织教师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识竞赛,使全体教师人人知法、懂法、守法。
(4)学科渗透,德育教育上轨道
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开辟新的育人途径,要求思想品德教育要做到“三进”,即进计划,进课堂,进总结,努力增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时间性、针对性、时效性,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青少年学生道德建设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增强课程的渗透性。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强化德育教育,使青少年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在实践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5)分散活动,全面育人
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编写整理通俗易懂、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的《在校常规三字歌》、《敬老爱老四字歌》,在学生中签订道德规范“三管好”承诺书,通过师生的承诺,以达到明理诚信的教育目的。
(6)实施有效管理,措施到位目标明确[2]
第一、明确管理目标。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会学习、会创造、会做人、会生活的新型人才,而班级管理是实施学咬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学校教育的基础在班级,学校的主本是学生。为了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全面提升學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统一规划管理的实施方案,由学校统一领导,实行系列化管理,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与创新,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总目标。
第二、量化考核细则。管理的宗旨是: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亥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和意志品质,提高学生沟知识技能为目的,以学生自我管理为手段,激发学生的怪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给学生以宽广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的德、智、体、能得以充分的挖掘与发挥。
第三、公平公正考核。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管理,采取目示量化、学生自主管理、小组考评、班组汇总,最后验收评定的管理方式,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一个学生。根据量化细则,真正做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让学生明白自己当天的行为都记录在当天的管理档案之中,从而更加自觉地投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宽制度,少规则,严执行,从切实可行又不得不行的一些小事规范做起,相信我们的教育定能培养出“精神自由,行为规范”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杨业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陆士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误区与对策阴.人民教育,201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