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分属不同的文化体系,前者是以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后者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本文着重阐述了马注看到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立论基础,为构建中国伊斯兰哲学人性论体系作出了努力。
【关键词】马注;伊斯兰;人性论;研究
在中国思想史上,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汉代的董仲舒发展并神化了这一思想。他在《实性》中说:“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董仲舒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董仲舒为性三品论确立了基本的框架,开了性三品论之先河,后来的王充和韩愈只是将他的性三品说完善化而已。董仲舒的人性论中所说的“圣人之性”就是具有纯善无恶、德行至高、通达天意的德性,它实际上是一种被神化了的上天之性,其真正内涵是封建仁义道德和三纲五常,本质上是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马注(1640- 1711)是中国穆斯林著名学者,明清之际的中国伊斯兰文化复兴运行中的重要人物。马注基于伊斯兰文化节立场,将儒家这一人性论思想移植过来,用它来为“认主独一”的伊斯兰教基本信仰服务。马注在其《清真指南》的“性命”篇中也提出了类似性的“性四品”说。他说:“邪正之术何分?曰:缘命世有四班,故身世也有四等。若种之在土,不能易黍为麦;花之在枝,不能变白为黄。”具体来说,“性四品”包括下面几个内容:一是圣人之性(穆特买胤纳)。马注认为:“圣人之性,光明无垢,宁定不迁,习主清净,得蒙亲受。”并且他解释道:“圣人之性,乃是在命世第一班,无做中的位分。”二是贤人之性(穆勒嘿默)。马注认为:“贤人之性,受主醒诲,排难解纷,不虑而知,语默动静,与主通彻。”他继而又解释道:“贤人之性,乃是命在世第二班,虽与首班相间,离主未远。”三是常人之性(涝挖买倚)。在马注看来:“常人之性,非属无过,过而能改,埋怨追悔,再不复作。”他说:“常人之性,乃是在命世第三班。虽闻呼唤,离主渐远”。四是愚人之性。马注以为 “愚人之性,为恶降管,至死不迁,虽闻劝戒,不能醒悟。”他解释道:“愚人之性,乃是在命世第四班,离主已远,虽闻呼唤,心内涉疑。”在马注看来,“圣人之性”、“贤人之性”、“常人之性”、“愚人之性”这四性的不同,是后天形成的,是由世俗社会造就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安拉赋予人的本性并没有什么差异,人和人本性都是一样的。王岱舆也认为 “善本原来,恶即新有。”“恶非实物,如瓮止水,久而生变,岂其源乎?”同时王岱舆也把人分为圣、贤、愚三等。在这一点上,马注却明显与之不同。他说:“缘命世有四班,故身世也有四等。”这里的“命世”、“身世”,就是马注之“性四品”思想驰骋的场所。又如,他在谈及圣人之性时说:“始初凭我岂不是调养你们之主的那句敕命,动静多显照临之下,得了调养。及至身世,应受主的提拔,一闻敕命,将似火镰的语言,打在心石上。那喜主的火,从命的,丝棉点着,将本然全施。”从这里可以看出,马注的“性四品说”充斥着浓郁的神性气息。
吸收了中国儒家“人性二元论”思想。中国宋明理学家普遍主张“人性二元论”,即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天地间有理、气,人物的产生都是禀受天地之气以为形体,禀受天地之理以为本性。但在人禀受的气质之中有清浊不同,这就是人性恶的根源。理学家通过引入气质之性,着重解决人的品质为什么有差别,以及人又为何有善恶等问题。马注等金陵学派的学者,为了进一步论证人性的善恶和人性有着不同的等级,参考了宋明理学家关于“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理论,提出了中国伊斯兰教的“真性禀性说”。马注说:“率性之道如何?曰性有二品:一、真性;二、禀性;真性与命同源,所谓仁、义、礼、智之性。禀性因形始,其乃火、风、水、土之性”。这里,“真性”类似宋明理学家所言讲的“天命之性”,也即“理”;而理是至善的,所以“真性”也是至善的,它是人之本性,其核心内容就是仁、义、礼、智。“禀性”和宋明理学家所说的“气质之性”相仿。在马注看来,“理”表现在每一个人身上与气相杂,这种与气相杂的理,就是“禀性”。人禀受的气有清有浊,清胜浊者为智人,其人性就是善的,信仰(伊玛尼)是光明的,可以进天园;而浊胜清者则为愚人,其人性就是恶的,信仰是昏昧的,一定下火狱。这正如蓝煦在《天方正学》中所言:“一阴一阳乃为太极,半清半浊成性命,性命浑全则为以玛仪。清胜浊则性善,而以玛仪光辉;浊胜清则不善,而以玛仪昏昧。以玛仪昏昧,则性从命,进躲子黑;以玛仪光明,则命从性,进天堂。”
马注也认为真性与禀性两者相互关联,并且人的气质之性可以变化、恢复真性。一方面,“嗜性”能伤及真性。马注说:“(真性与禀性)若木中取火,火具木中,是木中亦有真火。若为世火所侵,则火亦能焚木,本体之真火安在?所以嗜性能伤真性。真性如源泉之水,其体本清,其味本洁,是岂水之性哉?”这里,马注的意思是,真性本是清洁无染的,世俗社会的“嗜性”才是纵恶的根源,因此,要去“嗜性”,复真性。另一个方面,气质之性(禀性)也可以变化而恢复真性。马注认为:“真性如珠藏蚌,禀性如蚌含珠。虽同体共命,贵贱各殊,惟凭正道之开示,而后真光乃露。”就是说,珠蚌虽是共生,但两者之价值则有贵贱之别。人们通常只能见到低贱的蚌,却难能见到宝贵的珠。但只要凭借正确的方法开示,宝珠即可显现。人性也与之类似,只要凭借“正道(伊斯兰教)开示”,就能使后天的气质发生变化,显露出先天的真性。怎样才能得到“正道开示”,而使人的气质之性发生变化呢?马注又提出了“宝镜”说。他说:“(圣人)又云:‘心为宝镜,灵命即其光明,嗜性乃为铁垢,垢胜则光减,光胜则垢灭。”那么又怎样才能使去除如“铁垢”的“嗜性”,使如“光明”的真性复现呢?“惟凭学问之琢磨,才智之参想,明德之分辨,方可复命归真,永登仙境。”就是说,要恢复真性,就要像宋明理学家所谓“明明德”那样,以不断增长的学问反复思考,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参悟推理,以自己对安拉的信仰辩明是非曲折,只有这样才能复命归真,永登天园。
马注性命观在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史上是具有一定地位的,他的人有“四等”的观点,对后来的刘智、马德新等伊斯兰学者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刘智在其《天方典礼》中说:“真主以一理赋物,而人之禀受不同,故有圣凡之别”。刘智认为,人在禀受真主之理而生的同时,还禀受了气性。由气禀之性把人分为“圣贤智愚”四类,又进而把人性分为至圣性、大圣性、钦圣性、列圣性、大贤性、智者性、廉介性、善人性和庸常性等九个等级。马注性命思想中提出的人有“四等”的观点,对后来的马德新也有影响。马注因此在《祝天大赞》中认为,由于人们在“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德修养上互异,对安拉的认识就不同,因而出现“圣者之圣以合天,贤者之贤以敬天,智者之智以应天,愚者之愚以违天”的世俗众生相。
总之,在人性论上,马注站在自己信仰的立场上,借鉴了中国儒家的人性论思想,提出了“真性禀性”说,并阐明人们只有用伊斯兰教这面镜子去照自己的本来面目,去琢磨,去参想,加强个人功修,自己磋磨自己,克己复礼,才能使人的气质之性发生变化,恢复伊斯兰真性。
参考文献:
[1]馬注.《清真指南》卷三 性命,引自《清真大典》第十六册,黄山书社,2005年10月版.
[2]王岱舆著,余振贵点校.《正教真诠 清真大学 希真正答》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
[3]蓝煦.《天方正学》卷四.引自《清真大典》第十七册,黄山书社,2005年10月版.
作者简介:
马多勇(1972.10—),男,安徽滁州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