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在整个初中教学阶段,音乐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音乐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促进初中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音乐属于一种美的教育,其有助于学生在欣赏、享受和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审美意识和能力,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课堂教学的开设,不仅传授给了学生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初中音乐教学能够激励学生充满追求音乐知识的渴望,并使学生从心底喜爱音乐,从而产生浓厚的音乐学习兴趣。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关键。本文主要就创设美的情景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效果进行探究,以期实现初中音乐教学的目的。
一、创设美的情景,使学生体验音乐之美
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出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为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美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美的情景营造,学生能够充分调动情感体验,把情感融入音乐作品的学习欣赏之中。这样,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专注于教师对音乐的讲解分析,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知识。而且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更容易激发出内心深处对音乐美的体验,从而提高了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有助于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一年级音乐第三单元《故乡的云》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歌曲之前,自由发表自己对家乡的印象,或畅谈自己家乡都有些什么特色等。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能够使学生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出發,进一步认识到家乡的美和对家乡的情感,从而在欣赏这首歌曲时,投入真实的情感到音乐中去。伴随着悠扬的节奏,委婉舒缓的旋律,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故乡的思念与回忆中,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热爱,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学生感受到了学习音乐的轻松和乐趣,从而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传授的音乐知识。
二、发挥想象,提高学生的音乐美感
音乐的世界不仅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而且也是朦胧的、变幻的。因此,初中教师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时,不能按照传统的以传授音符、音律等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法进行授课,而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自由联想中能够体会到美的情景,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当学生不自觉地把音乐当作美好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就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进行想象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对美好事物的体验,而不是让学生异想天开,与现实世界相脱离。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一年级音乐第四单元《茉莉花》时,首先,教师讲述了这是一首江苏民歌,而美国的高音萨克管独奏中有一首同样名称的《茉莉花》,这首钢琴曲的特点与本次学习的歌曲中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的欣赏价值等。然后,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了钢琴独奏以及歌曲中的《茉莉花》,让学生感受了不同的风格和文化。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根据自己对茉莉花的认识和了解,用艺术的形式描绘出不同季节或状态下的茉莉花,并把改编过的音乐作品的歌词写出来。教师应该给予同学更多的鼓励和表扬,以便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足够重视,从而积极地开拓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与此同时,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了美的存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音乐和舞蹈相结合,使学生融入美的情景中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受,还在于以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讲授一些有关舞蹈的知识,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随着音乐舒缓或高昂的曲调而激发各种器官的运动。身体的舞动与音乐节奏的协调统一,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体会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未来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学习苏教版初中二级音乐上册《青春舞曲》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旋律,即兴编出一些简单的舞蹈旋律,让学生现学现用。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唱歌之后,学生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这样,不仅调动了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还使学生在舞蹈与音乐的灵动变幻中,体会到了音乐无穷尽的内涵与情感。
初中音乐课程是初中所有学科中较为关键的部分,其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培养学生探索音乐知识的兴趣。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通过创设美的情景,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和学习音乐作品,从而收获更多的音乐知识,促进了初中音乐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王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