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要生活化

2014-10-21 19:53张慧琴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读后语篇生活化

张慧琴

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历来受到重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学习要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升“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而服务。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项目的真实意义和用法。

目前高年级的英语教学多以语篇为主要形式开展教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材中虽配有大量的图片,但由于语篇难和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导致部分学生对语篇不感兴趣,从而形成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学习效果差的教学现状。二是教师教学形式固定化,基本上是解答考试阅读理解题,学生始终在被动阅读,失去了思考的动力;或者教师把阅读材料分解成孤立的语言知识点进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英语阅读材料的应有功能。三是很多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总是逐词逐句、反反复复地阅读,只重视获取细节信息,而忽略了宏观阅读技能的培养。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降低了英语教学效果,造成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给学生的持续发展留下了隐患。因此进行英语阅读生活化的研究,将学生置身于各种生活实践之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英语阅读教学应该本着 “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学同整个生活联系起来,做到“教、学、做”合一。阅读教学生活化要将阅读教学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学生在生活中,能思悟生活,能体验,能感受,这就是一种真正的由外而内的阅读,其实质是生活素材的积累,生活感悟的积累。那么在阅读P-W-PD的阅读教学中就可以很好的实现生活化教学。下面就科教版五年级的一节阅读课谈谈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

一、语篇导入的生活化

阅读前pre-reading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导入阅读话题 。如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猜词,排除阅读障碍。还可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也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图片,结合实际生活,展开联想。

二、阅读中教学的生活化

阅读中while-reading能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完善语言技能。如教师利用已有生活化教学背景,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分步练习文中重点词汇、功能句等语言项目,也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整体感知语言材料,沉浸于教师设计的教学环境中。同时加强化过程性指导,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促进全面了解语篇,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一)在生活化的教学中分步进行语言项目训练

1.阅读教学应体现整体性

要想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仅仅把握文章的基本框架是不够的,教师应巧妙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细节。阅读教学不仅仅要关注整体性,也不能忽视细节信息处理的针对性。在整体设计阅读任务的基础上,依据文本段落层次设计细节性的任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多角度进行文本阅读,理解文本细节内容,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并内化语言知识,深入理解文本,为读中的语言交流和读后语言输出做好准备。

2.阅读任务应凸显层次性

语篇一般都有一个主线,教师要抓住语篇的主线,引导学生开展由浅入深的阅读,就能让学生思路清晰,并依靠这个中心线索进行阅读和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要围绕语篇主线,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互为支撑的阅读任务,使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对所阅读文章的理解逐渐深刻。

因此教师以语篇为单位综合训练,强化综合语言能力。突出教学生活化。一是用不同的方式复述课文,包括填空复述,把课文主题图分解成何生相关的连环画看图复述。二是学生根据各自掌握的情况,自选一个段落或全篇,和同伴合作,把它表演出来。三是让学生进行接龙传话,把对话变成一篇短文,再写下来。四是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口头汇报。如此听、说、演、编、写技能训练全方位展开,基础性、层次性和拓展性相结合,不仅训练学生的阅读感知力和阅读鉴赏力,而且培养学生的阅读迁移力和阅读再造力,全面提高其综合运用课文知识的能力,并为下一環节实践型任务的顺利实施作铺垫。

三、阅读后教学的生活化

阅读后post-reading能学以致用,拓展学用渠道 。让英语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生活,通过经常性的阅读积累、巩固,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精准的理解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一)读后的任务要体现综合性

读后阶段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环节,读后任务应该是在学生理解和把握文本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拓展,让学生在更高层次的语言活动中提升能力,所以读后的任务要体现综合性。综合性包括:一是教师所涉及的活动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文本知识来完成;二是教师要通过涉及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读后的任务要具备实践性

读后任务要打破课本的束缚,使英语学习真正向生活延伸,为学生营造广泛阅读、乐读、乐于交流、正确表达的英语学用境界。教师要丰富英语读后任务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创设真实的语境,运用真实的语料、提供真实的语言信息鼓励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

教师要将阅读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生活的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学生在“持续—渐进—经历—体验”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更好地生活,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从而使多元智能都有充分发展,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的全面、综合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读后语篇生活化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读后活动的多元设计
陈万兵
花丛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