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国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如何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就成了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也是物理教学工作者在课程教学中应逐步完善的课题。本文结合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从多元化视角探索了多媒体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促进作用,并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课堂的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方便师生快速传达信息的应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物理教学 促进作用
以往的课堂教学:一本书、一杆粉笔、一张嘴,学生面对的除了一块呆板的和毫无生机的黑板以外,就只有自导自演的老师。老师把知识机械地书写在那毫无表情的黑板之上,学生则是一味地记笔记,一味地机械记忆。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容器,只能被动地接受、强行记忆,凭空想象知识上的物理景象。课堂上出现了“跑龙套”现象,许多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好多物理情景不知所然,使得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了一种“月朦胧,鸟朦胧” 的感觉。
多媒体由于能通过视频、动画等多种技术手段,将那些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成生动有趣的动画场景,作用于学生的视听感官,诱导学生自觉地展开想象,从而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将抽象知识升华为感性认识,最终达到教学目标。作为一名物理教师,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感触颇多,在这里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肤浅感悟。
一、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很重视学习兴趣,他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认为兴趣才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
有一个故事讲道:挪威人在海上以捕沙丁鱼为生,如果鱼能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多。但多年来只有一艘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来,该船夫一直严守成功的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渔船上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新奇陌生,它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受到刺激,也不断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如果把课堂上学习的学生比喻成沙丁鱼的话,多媒体又提供了多种图、文、声、像的綜合感观刺激,它所创设的一系列相关场景,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就像在沙丁鱼中放入了鲶鱼,无疑会大大增加“沙丁鱼”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多媒体呈现形式的多样化
传统信息交流只能单向地、被动地(如黑板、报纸和书籍等)传播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如动画的停、放,视频的点播等。同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直观媒体信息的同步演示,可以使难懂的知识由抽象变为直观、死板的图示由静态变为动态,较彻底地分解知识的复杂度,减少文字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从而把感观上的刺激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多媒体所营造的理想教学环境,是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匹敌的。由于它能使学生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大大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对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简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多媒体能使抽象化为具体
“鲤鱼不跃,岂能成龙;大鹏驻足,岂能腾空”。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把教师的活动局限在黑板前,授课成了教案的演示,学生昏昏欲睡,有的学生听完课后,感觉课堂上讲的全懂,自己课后一做全都不会,究其原因学生的视觉活动仅仅局限于平面黑板,对空间的想象能力得不到延伸,造成了学生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理情景能够再现,而对陌生的物理模型却感悟不透。有时遇到物理专业教材中的某些比较抽象或复杂的内容和知识点,我也感到很困惑,甚至也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然而如果进行科学设计和合理安排,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规律,再加入多媒体课件,恰到好处地运用,就可以将死板的课本知识通过直观的图像、生动的画面整合成一个系统。知识点也由平面变为立体,由抽象变为具体,原本枯燥、平淡的课堂变成了形象、生动的动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尤其对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部分,我有很深切的体会,有的物理知识场景,老师讲十遍,不如在多媒体上演示一遍,而在演示的过程中多媒体又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文字呈现信息过于抽象的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四、多媒体可以拓展知识广度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观众。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照黑板记笔记,对重要的知识点老师总是担心讲解得不透,写得不详细,又怕时间不够,结果有时造成草草收场,在下节课补充上节遗漏的问题,不但浪费了时间,同时局限了知识的拓展。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时,由于采用了电子教案,教师不用花费时间在黑板上书写,从而使课堂授课信息量明显增大,同时教师也能集中精力在讲解原理和操作演示上下功夫,更好地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总之,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勿庸置疑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更多的信息资源引入了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科学使用,优缺互补,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特长,机动地应用它的优势,把更多的学习空间还给学生,使他们的视野变得开阔,思维变得活跃,最终使师生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师生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