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珊
【摘 要】生态经济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介绍我国主要的三大生态经济区即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状及建设,利用SWOT理论对三大生态经济区进行对比。鼓励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对外发展贸易、对内联合周边大城市、发展区域经济,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农业。同时,注意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问题,重视战略规划,实现产业布局合理化,避免出现产业转移这样浪费资源的现象,促进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国际化的生态经济区。
【关键词】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生态经济区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多数地方政府热衷于发展经济建设而忽视对当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提高经济。所以,许多省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出现了生态失调,进而导致经济萎缩等不良后果。例如长江、黄河沿岸的工业企业,将工业污染物肆意排放到长江、黄河流域,导致沿岸生态环境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近年来,中国政府吸取了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教训,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之后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区的方案。这就意味着今后各地方政府在发展建设经济的同时要兼顾周边的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问题。并且尽量能够以当地特有的生态资源或生态优势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三大生态经济区SWOT分析
(一)优势(S)
我国三大生态经济区的共同优势体现为地理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生态环境系统优势三个方面。首先,在地理区位上,三大生态经济区都具备优越条件,处于陆、海、空等交通枢纽,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旅游文化提供有利条件。其次,三大生态经济区都有各自独特的自然资源,例如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水资源、洞庭湖地区的农业资源以及鄱阳湖地区矿产资源等。最后,在生态环境系统方面,三大生态经济区都处于中纬度的东亚季风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有多种鸟类鱼类以及其他珍贵动植物在此栖息繁衍,为三大生态经济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但是,三大生态经济区优势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由于其临近韩国日本等亚洲相对发达国家的独特地理位置,所以与邻国频繁的对外贸易便成为黄河三角洲生态景区特有的优势。其次,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洞庭湖自古就是文人墨客钟爱的地方。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提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就是洞庭湖的景色;另外,洞庭湖地区农业的发展也要好于其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
(二) 劣势(W)
在劣势方面我国三大生态经济区也同时面临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由于生态经济区项目被推出的时间较晚,几大生态经济区的战略目标确立的也比较晚,以至于三大生态经济区目前的经济水平相对于一线大城市还是比较落后的,同时,基础设施例如机场、酒店、高速公路、景区旅游设施、优秀的专业人才等都相对匮乏与滞后。
除了以上两点劣势之外,三大生态经济区也都面临各自不同的劣势。其中,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淡水资源相对缺乏。最近几年,土壤沙化、水质盐碱化程度较深、淡水资源匮乏,林木覆盖率较低成为黄河三角洲日益突出的严峻问题;洞庭湖地区则面临水利建设严重落后的问题,当地政府正在加强洞庭湖水利网络系统的建设、洞庭湖支流的治理、洞庭湖地區水利排灌系统的建设以及环湖沿江防洪道路设施的建设;常规能源匮乏则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大突出问题。江西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都十分短缺,人均煤炭储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三)机遇(O)
在机遇方面,首先,所有的生态经济区都得到了国家以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各地政府都根据各大生态经济区的具体情况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使生态经济区在一个健康积极的环境下发展,这样的帮助会给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潜力和机遇。其次,三大生态经济区都在积极展开结构调整,由原来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逐步向第三产业迈进。这将给第三产业带来巨大的商机,解决当地相当一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
黄河三角洲依靠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将来与日韩甚至美国进行贸易往来都潜藏着无限的商机。洞庭湖地区依靠其丰富的农产品,可以进一步发展当地农业,逐渐形成农业产业链,将产出的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建立自己的品牌,从研发到销售形成自己的产业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由于距离珠江三角洲较近,而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未来依靠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影响和带动将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威胁(T)
在不远的将来,三大生态经济区都会面临的共同威胁主要有:能源逐渐枯竭和生态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环等威胁。有得必有失,有发展进步必定会有污染消耗,这是很多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除此之外,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环等问题也是今后生态经济区发展的严重威胁。
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关税壁垒的作用正在被日益削弱。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自然生态环境,设置较高的非关税绿色贸易壁垒,而黄河三角洲由于地理位置上靠近日韩,每年在进出口方面过当地政府创造大量的收入,所以关税壁垒的削减将会给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带来巨大的威胁。洞庭湖地区则面临着产业转移的威胁。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将会逐渐成为市场主体,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目前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体制,所以在今后的产业转型中,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将面临巨大威胁。
三、中国三大生态经济区发展对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启示
(一)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目前的建设状况
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组建于2005年,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抓住沿海经济带开发的有利时机,展开了“双城”计划即旅游城和产业城。建设以东郭为中心的产业城,依托新型产业区,打造以项目为支撑的产业新城。凭借大面积的壮观沿海红色芦苇,建设地下温泉和红海滩湿地风景区,打造旅游新城。随后,盘锦市提出了“三镇”计划,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取消村屯,依托优秀产业链,建设欢喜岭、羊圈子以及石新三个风情小镇。最后,盘锦决定在辽河口生态经济区中建造“三区”即新型工业产业区、苇海湿地旅游项目集聚区、现代农业区。
(二)辽河口生态经济区从其他三大经济区建设中吸取的经验
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在地理区位上比较靠近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所以,辽河口生态经济也可以考虑对外招商引资,利用自身优势吸引大批国外投资者对华投资尤其是日韩两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向外扩张,力争与珠江三角洲接轨。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应当学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周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京津冀等几大发达城市,这样有利于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的经济迅猛发展。大米、河蟹是辽河口地处主要的农业产品。与洞庭湖地区相似的是辽河口生态经济区也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产品的。所以有必要将辽河口地区生产的大米、打捞的河蟹形成产业链。例如新品种大米的研发、播种、收割以及分销等项目形成一条合理的产业链由于当地农业的发展与管理。关于产业转型,为防止发生类似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面临的产业转型的问题,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应该在建设初期就设定好战略布局,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所占的比重必须符合当地的地理区位、环境条件、经济水平等各方面因素。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产业转型的风险,节省大量人力财力。最后,政府机关针对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的自身状况,应出台更多的相关政策来建设全区。目前全区已经初具规模,至2015年末,全区将达到工业产值1000亿元,全年税收实现50亿元;至2020年末,全区将形成2000亿元的工业产值,税收过百亿元,有计划、有规模地发展辽河口生态经济区,以建设一个国际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生态经济区为目标。
参考文献:
[1]吴人坚. 生态经济区建设原理初探[J].生态经济, 2001, (1): 1-3.
[2]但兴隆.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 2013, (3): 91-92.
[3]刘魏文. 构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33): 150-152.
[4]陈永林.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 分析及策略[J].农业考察, 2010, (6): 38-39.
注:
本文系辽东学院“鸭绿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116)下研究成果
科学时代·下半月2014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