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坚
【摘要】教师要从思想意识的深处改变对中职学生固有的印象,善于发现他们身上所具备的闪光点和优势,用赞赏的眼光看待他们,中职学生在初中时期就是一群不被重视的下等生,班级中的荣誉从来没有他们的功劳,老师的笑容很少对他们展露过,同学中更多的是鄙夷的眼神。如果教师善于在教学中利用情感去影响学生的学习,那么就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感教育 数学教学 师生关系
中职学生是一群学习成绩较差的人群,他们缺乏坚实的文化课基础,缺乏健康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对于这样一些学生的教学,应该说是难上加难。如果教师善于在教学中利用情感去影响学生的学习,那么就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他们长久的学习积极性。情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粘合剂,在教学中利用情感因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就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一、正确对待中职学生的实际
中职学生是没有能够考上高中不能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差生,因此不管是社会、家庭、学校、老师,都不对他们抱有多大的希望。这一群体没有大的升学压力,文化课基础十分差,对于以文化课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学校教育来说,他们无疑是老师和教学排斥的对象。但是,这一群人的情商不低,智商不低,只是由于学习不得法而导致他们没有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动力。而这种情况不能说与老师和学校教育没有一点关系,教师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所以,有人说,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教师要在自身的教学方面进行大的改革,对自身素质进行大力的提高,对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让学生轻松、愉快、乐于学习。教师要从思想意识的深处改变对中职学生固有的印象,善于发现他们身上所具备的闪光点和优势,用赞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对于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获得教师的肯定从而激发学习的信心。
二、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
中职学生在初中时期就是一群不被重视的下等生,班级中的荣誉从来没有他们的功劳,老师的笑容很少对他们展露过,同学中更多的是鄙夷的眼神。他们的心中是自卑、自弃,甚至是叛逆,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工作的关键是重树学生的信心,帮助他们恢复自信,恢复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对学生要付出真诚的爱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学生在学习中会不时地闪现出创新的火花,会表现出一些点点滴滴的进步,那么教师就要具有一双慧眼,将发现到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是学生进步最大的动力,学生最看重的就是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因此教师不要吝啬自己夸奖和赞扬的语言,这是学生进步的助力器。我们做教师的都有这样的感受,要是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哪一位学生,他一整天的情绪都是高涨的,表现在学习活动中就是最积极和主动的。所以教师对学生要多多给予鼓励,只要不是泛滥就可以。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中职学生是由初中升上来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依然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尤其是来自富有评价权力的教师口中的鼓励和肯定,对他们的内心世界影响是非常大的。及时肯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一点点进步,给学生以自信,是做好中职数学教学的关键因素。
三、将教师的情感深深植入数学教学中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对教师充满爱戴和敬意,才会信赖和信服教师的教导和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真挚的感情赋于教学中,赋于对学生的引导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动力是师生间融洽的感情,真诚、理解是师生融洽情感的润滑油。因此教師民主的教学风格,对学生人格和自尊的充分尊重,都是融洽师生情感的关键。学生得到教师的信任和尊重,他们的思维才可以发散,学习效率才可以提高。学生是一群有感情的群体,他们的智商也许不高,但是他们的情商不差,教师付出的真心,他们完全可以体会到。正是这样的真诚可以换来学生的爱戴,将教师对学生的一片赤诚深深植根在数学课堂上,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保驾护航,提供一个最有益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喜欢自己,信任自己,才可以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教师的威信除了师德外,还要有精深的专业素质和渊博的专业知识。教师的师德和知识储备,是赢得学生尊敬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不管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只有这样,才可以将教师的情感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所以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要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将教师的情感融入教学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心。融洽的师生感情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助力器。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要积极协调好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的关系,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情感是师生之间交流的法宝,教师还要正确使用这个法宝,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章宁.漫谈职高数学教学方法改革[J].职业技术.2010(10).
[2]冯小红.职高数学教学改革应“以人为本”[J].知识窗(教师版).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