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洋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应积极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乐学、会学,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发展环境
目前在教育新政的背景下城乡各中小学校正在努力落实教学规范化要求。落实教学规范化要求,就是要真正走素质教育的道路,摒弃应试教育的老套路,还学生时间,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落实教学规范化要求,学生在校时间缩短了,那种高消耗的“玩命教学法”已不再行得通了。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新教法,以促使学生开展新学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这样就必须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角色关系,就必须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现代教学论认为,人的发展必须靠主体性的发挥来获得,人的主体地位也是在主体性发挥过程中呈现的。多年来我们虽然在教学理念上一再强调要使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和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对谁是教学中认识的主体这一问题长期没有重视,对受教育者的价值和地位往往重视不够,片面强调教师“怎么教”,而忽视了学生“怎么学”,教育者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学生的思维品质、创造能力和个性形成都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束缚。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应呼唤主体回归,呼唤主体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最少的时间创最优秀的成绩。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是受教育的最基本的着眼点,满足人的自身生活、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当前,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现代教育不单纯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品格的培养更为重要,自主教育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时代的发展为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注入了新的内涵: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只是起引导和点拨的作用。语文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求知者、探索者。为此语文教学应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
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其主体意识。而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语文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卢梭说:“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目的、意志与兴趣,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机,在多数情况下直接动机更能推动学生去学习,教师要根据这个特点,随时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探索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三、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
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首先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的情绪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必须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关注的,在这样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产生情感的迁移,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民主、宽松、激励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效果尤为显著。他们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还增强了民主意识,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
其次是要更新教学观念,摆正教师在课堂中的位置,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语文课满堂灌不可取,学生并未亲自体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间接的,没有完全接触语言材料。满堂问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是在被动地思考,潜意识里是要还老师一个“完整正确”的答案,学生也没有机会完全接触语言材料。其实质都是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权利,剥夺了学生亲近语言材料的权利,剥夺了学生接触生活的权利,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素质教育则要求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活动。
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如果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兴趣,就不可能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即使有了,也不会持久。可见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主动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吳丹奇.浅析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黑河教育,2011(3).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