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枝
【摘要】何为语文的素质教育,语文除了要落实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的目标,还应该落实学生的探索及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质疑精神、质疑能力,将成为我们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质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那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呢?个人觉得必须要积极去引导,鼓励学生用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去想问题,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做出来,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兴趣,课堂才会更精彩。
一、初步赏析,提出质疑
当学生初读课文时,让学生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如对课文的时代背景、故事人物和情节以及课文的字、词、句、段等质疑。初读,所以问题都比较简单,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工具书,或者通过再一次细读,便能基本解决这些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从中便对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这些知识还比较分散,有的知识在本课时内不能解决,这时候,老师的角色就特别的重要,把这些知识有条理、有详略的进行整理。其间既要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体会到本课内容的重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讨,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鼓励学生去质疑,大胆的质疑。如在教学《最大的“书”》这一课时,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把读后的疑问表达出来。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最大的“书”》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 ”),不加可不可以?“读懂这本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地质勘探队员是做什么的?”“我们的石头上也有书吗?”……学生刚读课文就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动机也被激发出来。学习有动机,学生才有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这让学生学好本课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细读课文,找出质疑
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深度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着密切关系。细读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逐步的认识,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程度也逐步加深。学生往往会对课文的表达方式、写作方式、好词好句等会得出自己深层次的质疑,这是学生学习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学生进入课堂角色一个很重要的体现。
在这个阶段,老师就把其在学习过程中重点问题和困难问题得出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也可让学生和学生之间以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的方式进行解决,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力强了,必然会促进学生的水平,水平高了,又会带动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学习中放手让学生参与讨论学习、找出质疑、解决问题的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草船借箭》时,学生在熟读了课文,初步理解了诸葛亮才智过人、神机妙算和曹操的谨慎小心……有的学生提出质疑:为人如此谨慎小心的曹操为何会上诸葛亮的当?他应该提防到才对?为什么曹操不用火攻击?是不是史册上记载错误?……
“学贵于疑”这一连串问题重新激起学生们的兴致,重新回归文本,审视有关借箭的前后故事,教师在一旁引导、点拨……学生再次走入文本思考、讨论。借箭前,诸葛亮上知天文,预测出三天之后“大雾漫天”,他也深知曹操不是等闲之辈,只有命船“一字儿摆开,逼近曹军水寨,曹操才会一万多个弓弩朝他们射箭”,诸葛亮真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质疑让学生们化被动为主动,自觉走入文本,更透彻、更全面地把握文本中人物的形象。
三、品读课文,升华质疑
品读,是重新体会课文知识,赏析课文故事情节,感受人物性格特点,将已有的学习方法更进一步提高,找出提高自身阅读方法、学习方法的新方式。
此时,学生对课文的质疑比细读时更进一步,这种质疑让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已进入深层次探索阶段。教师适当启发,抓住机遇,让学生进行深度质疑、升华质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最主要还是以一个信任者的方式出现,让学生从肤浅走向成熟,从简单走向深入,并体会文章的思想,从而进行有质量的阅读,达到品读鉴赏的高度。
在教学《唯一的听众》这一课时,大家都已经对这一课的中心有了深刻的了解:当别人失败时,我们应该给他鼓励,给他自信。但也有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对于别人的给予,我们除了应存感恩之心,还更应该把感恩化作行动,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还有学生说:“你对他人的感恩是一种给予,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你会伸出热情之手。”老师这时引导:“那是不是每次都会有人帮忙呢?”学生们否认了,老师继续引导:“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一位同学站起身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敢于面对,不要灰心,不要失望,自己首先要给自己奋斗的勇气和信心。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老师便引导总结:“其实,在人生漫长的道路上,千万不要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我们最终依靠的还是自己。所以,一定要学会爱自己,只有自己,才是造就自己、拯救自己和完善自己的主人”。
有质疑的课堂,有深度,有质疑的课堂,有响度。在我们的教学中,除了完成课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需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习,在解疑中快乐成长。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