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视角下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讨

2014-10-21 05:06凌斌
教育界·上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法任务型教学法

凌斌

【摘 要】近年来有能力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复合型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期望和需求不断提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大学英语学科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要在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中应合理地导入ESP 课程教学。本文以导游英语课程教学为例对ESP课程教学方法即基于语境的任务型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ESP 导游英语课程 任务型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

1引言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后期,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ESP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一门以分析学习者需求为特征的重要学科。ESP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Hutchinson 1990)。Strevens(1977)进一步明确了专门用途英语的基本定义, 指出专门用途英语与普通教育中语言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均着眼于英语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Munby(1987)提出的交际需求处理理论和Hutchinson & Waters(2002)提出的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理论是ESP的奠基石,ESP因其满足了学习者特定的需求以及与学习者将要从事的职业联系紧密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青睐,使得ESP课程成为一门有重点的课程。ESP有其自身的教学理论,其课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交际需要,课程必须在内容上与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以及活动有关,其重点应放在篇章结构、语境以及与特定的活动相适应的语言运用上。

近年来有能力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复合型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期望和需求不断提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大学英语学科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目前大学公共英语的两年学制的时间安排,使得学生和社会都深感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较大的脱节,不少涉外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面试时依然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就职后还需用人单位几个月的岗前培训。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的今天,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向ESP方向发展已势在必行。

2专门用途英语视角下的导游英语

ESP是使学习者在某一专业或职业上使英语知识和技能实现专业化的应用性课程,强调获得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ESP通常以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为基础,通用英语通常以教授语言技能为目的,当然也涉及交际的能力;而专业英语是学科产物,以提高语言技能为目的,具有特定语言特征(都建颖 2011)。

导游英语是一种以英语导游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属于ESP范畴。导游英语教学具有针对性,目标明确,语言上包含了专业的常用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等,应用性上包括了迎接欢送服务、沿途讲解服务、景点讲解服务、口译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导游英语的教学过程就在于分析、说明、处理如何利用英语实现导游这个交际目的,最终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掌握英语导游的专门知识与技能问题,让学生逐步掌握以英语为媒介进行导游这一专业学科所应具备的应付问题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3ESP教学方法的探析

英语教学在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大学阶段的教学必然要转向专门用途英语。笔者所教的2012级本科汉语言专业的三个班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参加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就高达70%多,说明新生的整体入学水平较往年有大幅度提高,同时也说明了在一、二学期进行的巩固英语基础知识及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的大学英语学习已经足够,在三、四学期有必要开设专门用途英语。

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英语技能,使学生能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呈现和练习语言形式,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做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准确性和流利性。下面笔者以导游英语教学为例对ESP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析。

3.1 基于语境的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活动有明确的目标性和真实性,这都和导游英语教学的特征相符合。Ellis(2003)认为任务教学法给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自然”的学习氛围,它主要注重语言的意思而不是语言的形式,但同时也兼顾形式,它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符合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思想。Willis(1996)认为任务型教学法有以下五项原则:1)提供有价值和真实的语言材料;2)运用语言;3)所选任务能激发学生应用语言;4)适当注重某些语言形式;5)不同学习阶段重点也应不同。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任务将学生从单纯的语言形式置身在真实的语境中,从而锻炼了英语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为学生作一个课程导入,介绍情景和语言基本知识,然后将教学内容任务化,把社会引入课堂,把课堂延伸到社会。任务的每个细节部分精心设计而不是简单随意地拼凑在一起,教师根据每单元的主题设计课堂任务,适当补充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行业知识以及热门知识;将每一次课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学习任务,学生通过任务准备阶段、任务中阶段和任务后阶段来实现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

围绕着所布置的任务,教师要努力创设真实语境,教师可利用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教学模式和第二课堂活动创设课堂语境。要达到逼真课堂语境,教师要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教师要挖掘文本中的与文化、专业有关的背景内容,收集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以及文字材料,以便在课堂呈现仿真情景。因受客观条件制约,中国学生难以直接接触真实的英语环境。因此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氛围以激发学生潜能,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还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

3.2 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法

Larsen-Freeman(2000)认为学习者大量的互动可以促进语言习得,因为学习者得相互理解以及表达他们自身的意思。通过合作学习,他们能听到现在他们还不懂的但将来可能融入目标语的内容。Johnson&Johnson(1989)在研究了600多篇有关合作学习的试验报告后申明:跟竞争型和个体型学习相比,合作学习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孕育关爱、支持、奉献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交技能。

小组活动是合作学习法在ESP课程课堂中的具体实践活动,科学分组是完成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知识水平等情况自由组成4至6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由学生自主推选产生组长,也可以轮流担任组长,成绩以小组为单位评定,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小组成员中有组长(Group leader)、记录员(Recorder)、评估员(Evaluator)、总结员(Summarizer)、报告员(Presenter)等,每位成员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和促进。各个成员既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也要对其他成员学习负责。以此达到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语言运用能力。

笔者以导游英语课程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合作学习法的理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做一个小课题(Project),即用英语来阐述一个与导游专业相关的热点问题,比如研究文化专题讲解如园林、建筑、佛教、饮食等。下面以“文化专题佛教”的小组演示为例说明完成project 的过程。学生在导游英语课上已经学习了佛教的相关专业知识,在有了初步专业理论背景的基础上,课下查找并阅读英文资料,小组讨论课题应包含的主要内容,精心的排练,最后在课堂上进行英文展示。小组里面每人有明确的分工,有学生负责讲解佛教的起源和基本教义,有学生负责结合杭州著名寺院讲解中国佛教的特色,有学生对整个小组课题进程进行评估,还有学生作最后的课题报告。展示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或解答。最后是分组竞赛时间,获胜组会得到旅游地图、教学参考书、糖果之类的小奖励。展示结束后,组长会通过总结报告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估。

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也很重要。当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巡视各组表现并适时介入并且就学生所处的语境进行评估。具体而言,教师在此阶段扮演掌握进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引导者、咨询者、确保活动进行的示范者和控制者以及观察和评估学生的表现的评估人等多个角色。

4结束语

综上所述,ESP教学强调的是应用技能,注重的是语言的交际。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处于不同的情境中,围绕语境进行教学。而任务型教学法和合作性学习法能够作为达到基于语境的ESP课程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

ESP 作为一种国际交流工具在多元文化、多种语言共存的社会里是全球职业人士获取信息以及管理经验的武器。蔡基刚(2004)曾指出,“现在应该是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做好准备的时候了。有条件的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应当首先尝试由大学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向的转移”。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需求的激增,ESP教学将成为已经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的学生进一步进行英语深造并拓展专业知识的一种手段,也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扩展、形式丰富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Larsen-Freeman. D.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144.

[2]Ellis. Rod.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3]Hutchinson, T. English f or Specific Purposes [M]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4]Mubby. J. Communicative Sy llabus Des ign [M]. London Longman, 1987.

[5]Strevens. P. New Orienta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M]. Ox ford: Ox 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6]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 1996.

[7]都建颖. 专门用途英语的批判性探索[J]. 外国语文,2011(4).

[8]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9]蔡基刚. ESP 与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发展方向[J]. 外语界,2004(2).endprint

3.2 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法

Larsen-Freeman(2000)认为学习者大量的互动可以促进语言习得,因为学习者得相互理解以及表达他们自身的意思。通过合作学习,他们能听到现在他们还不懂的但将来可能融入目标语的内容。Johnson&Johnson(1989)在研究了600多篇有关合作学习的试验报告后申明:跟竞争型和个体型学习相比,合作学习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孕育关爱、支持、奉献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交技能。

小组活动是合作学习法在ESP课程课堂中的具体实践活动,科学分组是完成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知识水平等情况自由组成4至6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由学生自主推选产生组长,也可以轮流担任组长,成绩以小组为单位评定,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小组成员中有组长(Group leader)、记录员(Recorder)、评估员(Evaluator)、总结员(Summarizer)、报告员(Presenter)等,每位成员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和促进。各个成员既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也要对其他成员学习负责。以此达到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语言运用能力。

笔者以导游英语课程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合作学习法的理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做一个小课题(Project),即用英语来阐述一个与导游专业相关的热点问题,比如研究文化专题讲解如园林、建筑、佛教、饮食等。下面以“文化专题佛教”的小组演示为例说明完成project 的过程。学生在导游英语课上已经学习了佛教的相关专业知识,在有了初步专业理论背景的基础上,课下查找并阅读英文资料,小组讨论课题应包含的主要内容,精心的排练,最后在课堂上进行英文展示。小组里面每人有明确的分工,有学生负责讲解佛教的起源和基本教义,有学生负责结合杭州著名寺院讲解中国佛教的特色,有学生对整个小组课题进程进行评估,还有学生作最后的课题报告。展示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或解答。最后是分组竞赛时间,获胜组会得到旅游地图、教学参考书、糖果之类的小奖励。展示结束后,组长会通过总结报告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估。

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也很重要。当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巡视各组表现并适时介入并且就学生所处的语境进行评估。具体而言,教师在此阶段扮演掌握进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引导者、咨询者、确保活动进行的示范者和控制者以及观察和评估学生的表现的评估人等多个角色。

4结束语

综上所述,ESP教学强调的是应用技能,注重的是语言的交际。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处于不同的情境中,围绕语境进行教学。而任务型教学法和合作性学习法能够作为达到基于语境的ESP课程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

ESP 作为一种国际交流工具在多元文化、多种语言共存的社会里是全球职业人士获取信息以及管理经验的武器。蔡基刚(2004)曾指出,“现在应该是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做好准备的时候了。有条件的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应当首先尝试由大学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向的转移”。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需求的激增,ESP教学将成为已经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的学生进一步进行英语深造并拓展专业知识的一种手段,也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扩展、形式丰富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Larsen-Freeman. D.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144.

[2]Ellis. Rod.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3]Hutchinson, T. English f or Specific Purposes [M]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4]Mubby. J. Communicative Sy llabus Des ign [M]. London Longman, 1987.

[5]Strevens. P. New Orienta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M]. Ox ford: Ox 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6]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 1996.

[7]都建颖. 专门用途英语的批判性探索[J]. 外国语文,2011(4).

[8]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9]蔡基刚. ESP 与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发展方向[J]. 外语界,2004(2).endprint

3.2 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法

Larsen-Freeman(2000)认为学习者大量的互动可以促进语言习得,因为学习者得相互理解以及表达他们自身的意思。通过合作学习,他们能听到现在他们还不懂的但将来可能融入目标语的内容。Johnson&Johnson(1989)在研究了600多篇有关合作学习的试验报告后申明:跟竞争型和个体型学习相比,合作学习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孕育关爱、支持、奉献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交技能。

小组活动是合作学习法在ESP课程课堂中的具体实践活动,科学分组是完成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知识水平等情况自由组成4至6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由学生自主推选产生组长,也可以轮流担任组长,成绩以小组为单位评定,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小组成员中有组长(Group leader)、记录员(Recorder)、评估员(Evaluator)、总结员(Summarizer)、报告员(Presenter)等,每位成员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和促进。各个成员既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也要对其他成员学习负责。以此达到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语言运用能力。

笔者以导游英语课程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合作学习法的理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做一个小课题(Project),即用英语来阐述一个与导游专业相关的热点问题,比如研究文化专题讲解如园林、建筑、佛教、饮食等。下面以“文化专题佛教”的小组演示为例说明完成project 的过程。学生在导游英语课上已经学习了佛教的相关专业知识,在有了初步专业理论背景的基础上,课下查找并阅读英文资料,小组讨论课题应包含的主要内容,精心的排练,最后在课堂上进行英文展示。小组里面每人有明确的分工,有学生负责讲解佛教的起源和基本教义,有学生负责结合杭州著名寺院讲解中国佛教的特色,有学生对整个小组课题进程进行评估,还有学生作最后的课题报告。展示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或解答。最后是分组竞赛时间,获胜组会得到旅游地图、教学参考书、糖果之类的小奖励。展示结束后,组长会通过总结报告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估。

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也很重要。当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巡视各组表现并适时介入并且就学生所处的语境进行评估。具体而言,教师在此阶段扮演掌握进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引导者、咨询者、确保活动进行的示范者和控制者以及观察和评估学生的表现的评估人等多个角色。

4结束语

综上所述,ESP教学强调的是应用技能,注重的是语言的交际。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处于不同的情境中,围绕语境进行教学。而任务型教学法和合作性学习法能够作为达到基于语境的ESP课程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

ESP 作为一种国际交流工具在多元文化、多种语言共存的社会里是全球职业人士获取信息以及管理经验的武器。蔡基刚(2004)曾指出,“现在应该是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做好准备的时候了。有条件的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应当首先尝试由大学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向的转移”。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需求的激增,ESP教学将成为已经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的学生进一步进行英语深造并拓展专业知识的一种手段,也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扩展、形式丰富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Larsen-Freeman. D.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144.

[2]Ellis. Rod.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3]Hutchinson, T. English f or Specific Purposes [M]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4]Mubby. J. Communicative Sy llabus Des ign [M]. London Longman, 1987.

[5]Strevens. P. New Orienta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M]. Ox ford: Ox 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6]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 1996.

[7]都建颖. 专门用途英语的批判性探索[J]. 外国语文,2011(4).

[8]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9]蔡基刚. ESP 与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发展方向[J]. 外语界,2004(2).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法任务型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图式理论+合作学习法”教学模式在日语泛读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
任务型教学在农业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