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媛媛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实现;课堂或者课后的语文训练不够科学甚至比较老套,那些传统的练习方式很单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需要训练,关键在于要区别有效训练和机械训练。
2.课题研究的意义
由于对于语文学科训练的有效性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语文界还没有形成普遍认可的可行的语文训练有效性实现的理论。所以,笔者想借此机会进行一番探索,发现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同时,在此过程中能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的素养。钱梦龙老师说:“要不断提高教学理论修养。特别要重视成功课例的研究。观摩优秀教师上课,研究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的实录,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最好不要照搬别人的某些具体做法,而要把这些成功的课例作为思考的资料,加以认真的比较、分析,找出它们所以成功的‘奥秘,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是一个很有实践意义的研究项目。”他的话给了我很重要的启发,通过案例我们尝试找到一条探索问题、进入课题研究的途径,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信心。
二、理论界定
1.“訓练”
(1)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学习和辅导掌握某种技能。
(2)训练是指人有意识地使受训者发生生理反应,从而改变受训者素质、能力的活动。和教育一样,训练也是培养人的一种手段。
2.“有效”
《现代汉语词典》对“效”的解释是“效果,功效”,其词条包括效果、效能、效率和效益。综合起来就是各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和作用。
3.“有效性”
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笔者认为,语文训练的有效性,就是语文学科在老师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学习和辅导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语文训练过程完整,能达到教学中有关训练策划的结果。
三、理论依据
1.儿童心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
主要理论依据是:(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关于初中阶段的孩子的理论研究。(2)维果斯基的发展观,“最近发展区”中也有对于中学阶段的人的研究。(3)卡拉什的理论和教学方法中关于语言获得的理论研究。
2.学习心理学
学以及行为主义学习观的相关理论:如布卢姆的学习分类法中得到的启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关于学习的产生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认知心理)学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关于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的论述。奥苏贝尔关于接受学习的理论。学生学习动机,关于集中注意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几种不同的学习类型有关学习策略的介绍。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四、课题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
五、课题研究内容
关于训练有效性的问题,笔者先浅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在笔者看来,语文训练的有效性问题关乎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研究语文训练的有效性问题有助于帮助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迈进,因为教改源于实践,又要用于实践。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有效经验将能直接指导一些可行的教学实践,而有效训练是在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最后,笔者认为,关于这个话题,还没有结束。语文教学对训练问题的重视程度还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因此,笔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仍然会继续努力寻找这方面更多更好的材料,做出分析和评价,提供给大家更多的启发。
参考文献:
邹贤敏,钱梦龙.导读的艺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04.
(作者单位 北京市丰台区南顶中学)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