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昀
摘 要:初读是阅读教学的第一环节,是重点研读课文乃至学习全文的基础。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初读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了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初读课文,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初读指导,必须做到初读指导到位,而且要循序渐进。
关键词:初读课文;阅读方法;循序渐进
初读课文一般来说,可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大声读,读通文;静静读,初会意;揣摩读,初悟情;反思读,读出疑。把初读环节放在课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从而很好地去完成初步阅读的任务,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可以培养语感,丰富积累,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带着初读的收获进课堂,也为师生共同研读、精读课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初读是阅读教学的第一环节,承担着读准课文、读通课文和初步感知课文的任务,是重点研读课文乃至学习全文的基础。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所以,学生应该让学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课前学生预习课文时的初读是学生自己摸索着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学生初读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初读课文,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初读指导,必须做到初读指导到位,而且要循序渐进。起初阶段安排在课内进行,要有具体的指导,教给学生初读的方法,细致地安排初读的步骤。对学生较好的表现及时肯定,加以鼓励。发现学生在初读中暴露无遗的问题,及时纠正,认真小结。学生掌握了初读的方法后,可以采用“课内外结合,以课外为主”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在课堂上留一定的时间,进行初读的再指导和检查。初读课文一般来说,可由以下四個环节组成:
一、大声读,读通文
“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朗读,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学生初次接触一篇课文,提倡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朗读时,注意力集中,读准字音,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看清行,转行、翻页时不出错误。根据意思断句,按照句子的意思读出句中的停顿,不读破句子。朗读一遍后,可以在文中圈出课后要求会认的生字,想想记忆字形的方法,并划出词语。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要多读几遍,做到能准确读出所有生字、生词。三四年级学生应尝试运用工具书自己探究理解词语。五六年级学生可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借助生活积累理解词意,也可以尝试着换个语言环境,在实践运用中加深理解。扫清课文中的生字词障碍,初步把课文读通顺。
二、静静读,初会意
课文会正确朗读后,可以采用默读的方法浏览全文,目的是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初步的印象。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也比朗读更有利于思考。写人的课文应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通过什么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品质?记事类的课文应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景类的课文应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分几段进行描写?每段写什么?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说明文则要思考课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什么?先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再读懂每段的意思,每段的意思都清楚了,就能了解课文的大意了。再想一想,课文分几部分来写,每部分主要写什么?按课文叙述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尽量做到能用几句简练而又连贯的话来概括。要联系上下文,考虑周全,再认真说一说。争取把长课文读短了,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揣摩读,初悟情
会意与悟情是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披文而入情”,初读过程中,学生会因对文字的感知而相应产生的情感体验。虽然这种情感体验也许是初步的、肤浅的,但对学生后续学习起到导向和激趣的重要作用。因此,初读时,要提倡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储备,调动自己的生活情感经验,读出自己的独特认识和感受。读写人、记事的文章,可以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关注人物的喜怒哀乐;读写景的文章和诗歌,可以边读边想象边品味文中的情境,把自己置身于文章描写的情境之中……想想作者在写人、记事、写景中抒发了什么感情?把自己喜欢的或感受特别深刻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反复朗读,争取识记积累下来。诵读时,应抓住课文中富有特征的、形象的画面描写,边读边想象,再现情境,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逐步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文章的内涵和感情。
四、反思读,读出疑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情感有初步的了解后,读课后的思考题,尝试一下自己能不能解决。再静静思考一下,这篇课文在语句上、内容上、写作方法上还有哪些不理解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需要到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探讨的,先把它标记出来。此外,阅读还应该是一个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的过程,会充满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还要鼓励学生多角度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多元解读,拓展思维的空间,读出自己的新发现、新问题。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个性化的第一要义是自主阅读。学会初读是学会自主阅读的第一步,应该放手让学生进行实践,通过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这“四步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读书,自主阅读的能力。而且把初读环节放在课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把自己融入作品中,与作者同呼吸,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很好地去完成初步阅读的任务,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培养语感,丰富积累,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带着初读的收获进课堂,也为师生共同研读、精读课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福建漳州东山县铜陵四小)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