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兆
摘 要:数学教育在学校整体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结合对于新课标的学习感悟,就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学习方式;应用意识;专题活动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不但是学生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更是促进其终身更好发展的需要。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数学教育在学校整体教育体系中所占的特殊重要地位。笔者执教高中数学多年,对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教育改革精神以及理念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与研读,现结合自身的体会就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引导广大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诸多先进理念,从而推动高中数学教育的更好进步与发展。
一、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数学学习方式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及制约,很多数学教师都掌握了“灌输式”“填鸭式”等教育模式的“精髓”,习惯于在课堂上将教材、教辅资料上早已罗列好的知识点全都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殊不知,此种教学模式不但未充分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激发他们对于具体数学知识点的探究兴趣以及学习欲望,而且由于长期处于被动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的活动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水平、学习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压制与阻碍,不利于其日后的长远进步及发展。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性策略,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究、合作实践”的数学学习新型模式,以此作为尊重学生主体、发挥其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开展“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力求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发现知识、构建知识、应用知识的乐趣所在,为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以及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任何学科的创建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实际,因此广泛的应用性特征便是这些学科同时兼备的一大特点。高中数学自然也不例外。如,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学知识被广泛运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并逐渐由幕后转移到台前,为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及进步提供了充足的便利条件。
在此形势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更是指出: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既是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更是扩宽学生视野范围、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自身数学综合素质及实践运用能力得到平衡、和谐发展的需要。
与此相适应,高中数学为了更好地反映数学知识的社会应用价值,在课程设置上也别出心裁地設置了“数学建模”活动以及重要的专题内容,这就为教师系统且集中地发展学生的实践运用意识提供了充足的前提条件。
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给予高度重视,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知识在解决日常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及重要作用,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认识与理解
数学是人类优秀文化及精神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如人文性学科那么显而易见,但是这一学科体系中所涵盖的精神文明内容以及美学价值也不容忽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此特意声明:数学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数学历史文化价值方面的内容,促使学生在充分认知到“数学知识在人类历史文明发展长河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基础之上,逐渐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科学的数学学习观。
因而,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教会学生基础的数学理论知识,发展其实践运用能力,还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数学文化”“数学史选讲”等专题学习活动,促使学生通过系统而集中的培训,真正领略到所学知识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例如,我会经常向学生讲解一些某些数学知识点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数学家在其之上所耗费的巨大艰辛及努力;有时则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解关于这部分知识点的历史小故事……这样既能促使学生真正深入其中,了解到数学体系中的丰富人文内涵,与此同时也能作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促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融入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实现一举两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为高中数学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为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明确了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因此,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积极学习新课标所倡导的诸多先进理念,并将其灵活运用到日常教学实践之中。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推动高中数学教育的良性发展,进而为促进高中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柴静.浅论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认识[J].中学生数理化,2012(1).
[2]温涛涛.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
(作者单位 安徽省庐江金牛中学)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