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级体验深度赏析

2014-10-21 19:15郭清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10期
关键词:巴德乐器大海

郭清

【设计意图】

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音乐教育中起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取代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关注思考速度、力度、音色和音区等音乐要素,学会如何真正围绕音乐逐级体验,深度赏析,在此我想借用苏少八下二单元《海洋与辛巴德的船》一课来谈谈自己的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计构思是通过选择欣赏一首以大海为背景、借物咏怀的音乐诗篇《海滨音诗》以及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交响组曲《天方夜谭》中的片段《海洋与辛巴德的船》,进一步了解音乐是如何表现大海形象的。并充分挖掘教材蕴涵的丰富人文内涵,将音乐、文学、图绘的欣赏相结合,通过用音乐要素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表现力,激发学生尝试用多种艺术形式去表现大海。

【教学目标】

1.学生在不同形式的以大海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中体验海的情怀,感受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2.通过欣赏小提琴独奏《海滨音诗》和交响组曲《海洋与辛巴德的船》,使学生了解力度、速度、音色、节奏等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中的运用。

3.师生共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尝试用演唱、演奏、图绘、朗诵等形式创作、表现大海。

【教学内容】

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海滨音诗》、交响组曲《海洋和辛巴德的船》以及相关诵海、画海、唱海的活动

【教学重点】

用音乐要素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用音乐要素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表现力,感悟大海艺术作品的内涵。

【教学过程】

学生入场:教师出示大海场景的艺术图片并伴有进场音乐《我的海洋 夜森林》,营造浓浓的课前学习氛围。

一、通感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好!首先在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活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凝神屏气,然后将自己的双手捂住放到耳边,做缓慢的离合,告诉我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答:风声、海浪。

师:是的,我们仿佛听到了海浪的声音。大海,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你能用一些词或句描述印象中的大海吗?

学生:波澜壮阔、一望无垠、波涛汹涌、风平浪静等。

师:普希金在《致大海》中这样写道:(朗诵)我多么爱你的回声,爱你深沉的声调,你悠久无尽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过渡语:大海有时风平浪静,充满诗情画意;有时波涛汹涌,涛声如雷。今天就让我们在艺术作品中去感受大海的情怀!)

二、新课教授

(一)音乐欣赏《海滨音诗》

1.请同学欣赏由秦咏诚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海滨音诗》。(熟悉和初次感受一下音乐作品)

2.请同学们再次聆听,并且是带着以下三个问题来聆听:

(1)这首乐曲所表现的是怎样的大海?(出示课件)

(2)从音乐情绪上来看,乐曲可分为几部分?

(3)你能否哼唱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那段旋律?(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海滨音诗》是秦咏诚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这是一首以大海为背景,借物咏怀的音乐诗篇。乐曲由三段组成。

第一段:在微微起伏的海浪式音型的伴奏下,由小提琴轻轻奏出如歌、如吟、如诉,像是敞开心灵,向大海尽情地倾吐。

第二段:乐曲更富有激情。展现了像大海一样坦荡宽广的胸怀。

第三段:由原来偏重抒情的旋律发展成沉思的音调。

聆听乐曲仿佛已置身那海天相连、无边无际的大海边,令人心旷神怡,提升着人们面向希望的自信。

(二)《海洋与辛巴德的船》

1.初次体验奇思妙想:播放交响组曲《海洋与辛巴德的船》,要求想象音乐塑造的故事情节。

(具体操作:分为四组人,听乐曲的过程中分别写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必须是听乐曲后的想法,最后隨机组合读给学生听。)

2.学习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学生虽然对交响组曲《天方夜谭》不是很熟悉,但对这个阿拉伯的民间传说故事却很熟悉,在这里可邀请个别学生讲几个作品中的经典小故事,发挥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3.复次聆听:了解交响组曲《海洋与辛巴德的船》中的不同音乐形象。

(阴森威严的暴君形象主要是由什么乐器或乐器组表现的?富有东方幻想色彩的舍赫拉查德主题又是由何种乐器表现的、何种乐器伴奏的?请同学们回忆相关管弦乐队的知识来回答,并描述那些乐器的外形与声音。)

4.再次欣赏:重点欣赏其中的平静与波浪滔天的大海的音乐片段。让学生从音色、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上去对比音乐是如何表现“平静”与“波浪滔天”中的大海不同的音乐形象。

5.最后完整感知音乐。

(寻找表现国王和舍赫拉查达的主题素材出现了几次,在音乐中你能感觉到不同的大海形象吗?请试着描述。)

三、师生即兴拓展活动

(过渡语:同学们,艺术家创作的大海如此美妙丰富,让我们一起通过自己的体验、参与来表现大海吧!)

1.活动一“诵海”:配乐诗朗诵普希金的《大海》(背景音乐《海滨音诗》)

2.活动二“绘海”:请同学们为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的音乐《海浪的嬉戏》片段把脉,希望你能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用线条绘制“音乐心电图”,以此诊断出这个音乐片断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

3.活动三“唱海”:师演唱并用二胡演奏描写大海的歌曲《军港之夜》,感谢孩子们的精彩合作。

四、课堂总结

教师结语:肖斯塔科维奇说过“艺术中的大海,也正如自然的美一样,往往是不可言喻的。让我们热爱大海、热爱生活,共同歌唱大海的美丽多姿,一起歌颂大海宽阔的胸襟和澎湃的激情吧!

离场音乐:《南极物语》主题旋律

【授后感悟】

本节课是以《海洋与辛巴德的船》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纯欣赏课,通过对新课标的研读与学习,再结合平时的教学,让我深深感悟到特别是欣赏课的教学中应该多多关注以下几点:

一、主动参与,在欣赏中感知

如在本课的导入过程中,我利用了通感导入法让学生闭上眼睛,放松凝神屏气,然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双手捂住放到耳边,做缓慢的离合,告诉大家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对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缓慢的离合让他们清晰地感觉到耳边呼呼响起了海风的声音,再加上课前图片和音乐的播放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所要营造的情境。

二、多维合作,在欣赏中领悟

如在再次欣赏《海洋与辛巴德的船》时,让学生从音色、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上对比音乐是如何表现“平静”与“波浪滔天”中的大海不同的音乐形象并请同学们展开讨论,完成表格的填写。教师请学生在个人体验后再小组合作探讨,然后回答问题。这样,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效率,提高了学习的活跃性和有效性。

三、深度体验,在欣赏中内化

音乐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它本身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它具有特殊的学习方式——体验。如,在复次聆听中要求学生深度体验交响组曲《海洋与辛巴德的船》中的不同音乐形象。(阴森威严的暴君形象主要是由什么乐器或乐器组表现的?富有东方幻想色彩的舍赫拉查德主题又是由何种乐器表现的何种乐器伴奏的?请同学们回忆相关管弦乐队的知识来回答,并描述那些乐器的外形与声音。)让学生真正沉浸于音乐之中。

猜你喜欢
巴德乐器大海
学乐器
大海捞金
问大海
乐器
冬日的大海
巴德巴小说《悲惨人生》的形象分析
最负责的友情
令人兴奋的大海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