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乡土音乐文化进校园之探析

2014-10-21 22:42郑小龙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10期
关键词:校园

摘 要: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传统、民歌曲艺等独特的人文艺术景观,这些都是音乐教学得天独厚的资源,它犹如一座未被开掘的宝山,不仅可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结合本土具有地方特色的丰富资源进行音乐课堂教学,还可以带着学生直接走进生活,到生活中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关键词:乡土音乐;开发途径;校园

当前中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本文试图从闽南乡土音乐文化进校园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开发途径等方面阐述一些见解和尝试。

一、闽南乡土音乐文化进校园的必要性

1.闽南乡土音乐文化受国际化思想的冲击

抛开了民族性、民族文化就失去了灵魂,充其量不过是外来文化的附庸。所以我们在敞开胸怀引进和消化吸收外来的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时,要注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不是“生吞活剥”。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40年代曾经严厉地批评了那种“言必称希腊……忘记了自己的祖宗”的崇洋媚外的思想,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中外文化在不断碰撞中加快了融合的脚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正确对待“洋为中用”,保留本土文化的特色、精华,保护这一笔极其宝贵的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子孙应该正确对待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音乐教育作为全日制课程教育的一部分,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体现本土特色,努力保护本土音乐并融入教学课堂。完成本土音乐课程的构建,已日益摆上我们这一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2.闽南乡土音乐文化认识上的缺失

在流行音乐的冲击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现当今,青少年的口中广为传唱的皆是《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流行歌曲。崇拜的是周杰伦或韩日剧里的偶像。而对于民族音乐中的优秀歌曲及词曲作家知道的却少之又少,在我们泉州,南音作为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块“活化石”,一度曾被誉为“东方音乐皇冠上的明珠”,但在青少年中知道的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哼唱了。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处处可见什么“地球人英语”“白金汉宫英语”等等,面作为泉州极具地方特色的闽南语正面临着在下一代身上缺失的危机。所以,本土音乐文化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

3.闽南乡土音乐文化的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千多年来,我们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灿烂民族文化的灵魂,是维系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而民族音乐则是激发、传承民族精神的号角,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间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对家乡人民的深情和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爱恋上,乡土音乐则是人们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宣泄,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情趣。

可见,培养人们热爱本土音乐(民俗音乐),也就是培养人们热爱民俗,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祖国的主要途径。

4.强化闽南乡土音乐文化基础教育有利于中西音乐的交融

近代以来,历史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即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建设需要两大基石:一个是借鉴西乐文化成果;另一个是继承植根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中的本土音乐。二者缺一不可。任何一种学科建设,它都必须要有强大的基础,单从专业音乐教育人手就必然会产生“空中楼阁”,最终落不到实处,半个多世纪来的专业音乐教育也证实了这一点。

二、闽南乡土音乐文化进校园的可行性

闽南乡土音乐资源以其丰富的韵味在福建省占有独特的位置。闽南的音乐文化,是一枝别具韵味的艺术之花。泉州,又是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历史名城,历来有“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之说。这样一个闻名遐迩的文化古城,以她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音乐舞蹈艺术资源。

1.闽南戏曲音乐彰显着故土悠久的音乐文化

在我国各种版本的戏剧、戏曲音乐词典和介绍中国戏曲的相关文集中,闽南戏曲音乐一直占有十分显著的位置。被称为福建“五大剧种”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中,就有三项流传在闽南语地区,也流传在台湾、东南亚一带。这些剧种以及同这些戏剧唱腔相关联的闽南布袋戏、提线木偶戏等戏剧,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闽南戏剧风景画。泉州是戏剧表演、演出非常活跃的地区。据统计,泉州市现有的戏剧表演团体就有三十几个,它们每天都活跃在泉州这块充满神奇情韵的土地上。

2.闽南南音展示悠久的音乐渊源和厚重的历史底蕴

南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乐钟,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厦、漳、泉一带闽南语系地区,尤以泉州最为盛行,深为闽南侨乡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南音被誉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闽南南音以其典雅、古朴而蜚声海内外,成为联系海外游子乡情的一条精神纽带。闽南南音所使用的乐器,以其古朴的造型和传统的演奏方式,向人们展示闽南地区悠久的音乐渊源和厚重的历史底蕴。

泉州市教育局十几年来坚持开展“南音进课堂”和持续组织举办“泉州市中小学生南音大赛”等系列活动,让这片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上涌现了一批南音演唱、演奏人才,有效地保护了地方文化遗产,使“南音”的神韵得以永久地延续和传承。

3.闽南民间歌曲蕴含着浓厚的乡音乡韵

闽南民歌主要流传于东南沿海一带及台湾地区。它将古代及现代的音乐相结合,甚至把流行与传统合二为一。充分体现了闽南这一地区的特色。《灯红歌》《嗦哕连》《王大姐》等众多充满闽南乡土音韵的民歌,体现了闽南地区独特的音乐气质,彰显了闽南音乐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些以闽南语演器的歌曲,同闽南戏曲、曲艺艺术有着深厚的渊源和密切的关联。

4.闽台儿歌童谣牵连着海峡两岸纯真的童稚情结

童谣又称为“歌诀”。主要是在泉州民间中广为流传。它也是闽南文化的有机成分,也是传播和弘扬闽南文化的一种载体。“天黑黑,要下雨,海龙王,要娶某(妻)。”这首唱响海峡两岸的儿歌童谣,成为闽南与台湾同根同祖、血脉相连的见证。唱着相同的儿歌,念着相同的童谣,两岸儿童从童稚走向青年,走向明天。

5.闽南民间器乐曲和民间舞蹈色彩纷呈

闽南的“拍胸舞”“火牙公火鼎婆”“嗦哕连”等民间舞蹈,更是为“元宵”“端午”“中秋”佳节添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情趣。合理开发和利用闽南乡土音乐资源作为地方教材、校本教材融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是完全可行的。

三、闽南乡土音乐文化的开发途径

1.确立本土音乐的地位

当政策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的强制作用时,这种强制对于我国亟待加强的学校本土音乐教育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南音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那么作为音乐教育者的我们则更有责任一起呼吁本土音乐进入大泉州课堂。

2.提高教育者的本土音乐素养

要想把本土音乐从真正意义上引入课程一定要加强教育者的本土音乐素养,首先,作为音乐教师要认真领会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弘扬民族文化的基本理念,并把这种理念用于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去接触本土音乐,了解本土音乐。其次,学校音乐教师不但要具备全面的音乐基础理论修养和基本的知识技能,而且在本土音乐教学方面还必须提高自己的技能:

(1)表演方面

音乐教师应具有对本土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娴熟的技艺。他们需有演奏民族乐器和演唱民族歌曲的能力,能表演本土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具有即兴表演的能力。所以,在教师力量方面我们一定要下大工夫。

(2)分析评价方面

音乐教师应能识别和理解本土音乐作品所运用的创作手法,正確认识和分析本土音乐作品的作者、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主要特色、改善提高的方向,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在民族音乐道路上的引路人。

(3)改编、谱曲和再创作方面

音乐教师应具有正确认识和理解本土音乐作品优劣的能力,能根据需要改编和创作民族音乐作品,通过创造性地运用民族乐器演奏,扩展音乐表现力,体现本土音乐的独特魅力。

3.突破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新课程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这样做就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如在欣赏南音乐曲“八骏马”时,笔者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可以用画画、表演、讲故事的方式表现自己对这部音乐作品的理解。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乡土音乐源远流长”,世世代代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从古至今,浩如烟海的乡土音乐就是一部形象的地方史。它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也是本土人民社会生活的缩影,学习它具有其他音乐难以代替的作用。优越的乡土音乐环境与基础,等待着音乐课堂教学去抓住精髓,体会精妙,评点特色,总结规律,引导学生从乡土音乐入门,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然后由学习而继承,由普及而提高,应是我们发展民族音乐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朱向红.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本土音乐教学实证研究:以东阳本土音乐进课堂为例[J].2009(4):16.

[2]桑杰卓玛.浅论中国青少年的民族音乐教育问题[J].2009.

[3]苏前忠,张维刚.论中小学强化本土音乐教育的必要性[J].江西教育科研,2007.

[4]菅永霞.乡土戏曲文化进中小学课堂的策略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1(28).

[5]罗仁德,宁昌林.乡土文化进校园[J].歌海,2005(4).

[6]蔡秀兰.闽南乡土音乐进校园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2(8).

[7]周丽丽.关于乡土音乐资源进课堂的思考:《湖湘地域性音乐文化研究》读后.大众文艺,2012(14).

作者简介:郑小龙,男,1973年5月,本科,福建省泉州市惠安螺城中学,研究方向:中学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再见,我的校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