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德育问题智育化

2014-10-21 15:52朱福英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10期

朱福英

摘 要:首先列举了德育问题智育化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次分析了这种现象的成因及危害;最后提出了杜绝这类现象的措施。

关键词:德育问题;智育化;以德论智

德育问题智育化是当今教育中的常见现象。德育问题智育化就是用智育的眼光审视德育问题。学生要求加入团组织,这本身是学生的道德信仰问题,是学生自己的精神诉求,它跟学生的智育毫无关系。因为道德信仰本身是神圣的、高贵的,是不沾染丝毫功利的。但我们很多老师就是想要把学生入团需要转化为提高学生成绩的力量,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优秀作为衡量学生能否入团的主要条件,道德信仰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高尚的道德信仰竟然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这就是典型的用智育眼光审视德育问题。

德育问题智育化就是用智育的方法处理德育问题。比如现在的学生往往不知道感恩父母,于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学校专门邀请了感恩教育专家到学校作“感恩教育”的演讲,然后给学生布置了作业:为了感恩父母,学生回家后每个星期必须给父母洗一次脚。一个月后就对作业进行检查、评比。看学生回家是否给父母洗了脚。这就是德育问题智育化的典型工作方式:第一步出示学习目标,我们是在进行感恩教育。第二步实践练习,学生回家练习洗脚。第三步练习反馈,学生是否洗脚。这种通过智育化的工作方式来解决德育问题注定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因为德育问题的解决最好是“自然的教育”,是潜移默化,是感染,是熏陶,让学生的灵魂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德育问题智育化呢?

一、功利主义在学校的蔓延

因为学校考核老师时,主要考核的是老师的工作业绩,老师的工作业绩主要是就指教学业绩,所谓教学业绩其实就是指学生的分数。学生的分数上去了,教师的工资、职称、名声也就上去了。而德育方面学校难以考核,既然难以考核往往学校就出现两种处理方式:要么就不考核,要么就量化考核。其实学生的品德是很难量化的。现在有很多学校都制定了做好人好事加分的考核政策。我想要做好人好事必须要有适当的机会才可能。比如拾金不昧,其前提是要有人丢失了财物。而我们现在很多学生为了加分,今天你假装丢了钱我捡到,明天他假装丢了钱你捡到。本来是想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的道德水准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学会了弄虚作假。

二、进行德育教育的很多老师都有畏难情绪

德育教育是触及灵魂的教育,是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的艺术,是慢功,是细活,周期长,见效慢。同时,在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影响,而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影响常常又不一致,有时甚至是矛盾的,来自学校的正面教育有时很难抵制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消极影响。作为老师个体,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是有限的。老师认为又何必要去干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三、老师的专业素养不够

面对学生的问题,老师也知道应该进行教育,但老师往往可能分不清是德育问题、智育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很多老师只看到问题的表面,看不到问题的实质,也看不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没有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没有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比如学生中经常出现偷拿钱物的现象,很多老师就简单地认为这是学生的道德问题,这类学生道德败坏。其实学生偷拿钱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道德问题,也有可能是认识问题,还有可能是心理问题。比如两个学生发生了矛盾,其中一个嘴皮子工夫不够,说不过人家,或由于个子小,打不过人家。于是就采取偷取对方钱物的手段对对方进行报复。很显然,这类偷盗不是以占有对方钱物为目的,而是寻求心理平衡,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不属于道德问题。而是属于心理问题。我们很多教师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往往没有思路,所以解决问题时就很难找到出路。

德育问题智育化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但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其结果都是有害的。德育问题智育化弱化了德育,没有良好的德育,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學生找不到人生正确的方向,很难成才。没有了良好的德育,学生的智育活动缺乏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只有学生把学习与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未来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才能产生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没有了良好的德育,学生的学习缺乏了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保障。古人讲“志不坚者智不达”。在人的发展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如兴趣、信仰、意志等具有重要作用,而良好的道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仰和意志。同时,德育问题智育化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德育问题智育化是目中无人的教育,不仅失去了对学生灵魂的影响,久而久之,教师也会失去自己的灵魂,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

要避免德育问题智育化。我们就应加强对德育问题的研究,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蒋有慧.德育与学生的心理调节[J].教育评论,1992(6).

[2]王仕民.平衡与渗透:德育和智育关系的现代走向.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