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清
【摘要】近年来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需求,将大学英语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改革在国内已崭露头角,而基于学术英语理念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在国内则寥寥无几,本文对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的教师和学生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关键词】大学英语 学术英语 独立学院 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深化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深化,即从对教学模式的改革转向对教学内容的改革。笔者从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简称“浙江学院”)的学生需求、师资现状等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认为在独立学院进行学术英语教学完全可行!
二、学术英语概述
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是根據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来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学术英语课程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基于内容的学术英语,如会计英语、金融英语、计算机英语等;二是基于技能的学术英语,如英语阅读技巧、听力技巧、学术写作、演说技巧等。具体来说,学术英语是学生用来学习专业课程的一种手段。蔡基刚、廖雷朝(2010)指出,以学术技能为导向的学术英语课程和以内容为导向的专业英语课程不仅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效率原则,也遵从了在使用中学习语言和提高语言的学习规律。
三、学术英语转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专业不能开设双语课程或全英语课程,很多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仅停留在语言本身上面,很少涉及专业的纵深层面,2009年对上海地区企业进行的一次需求调查中发现,在回答“大学不仅要培养一般听说读写外语能力,还要培养与专业岗位有关的外语工作能力”时,91%的调查对象选择“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蔡基刚 2010)。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位于浙中地区,在培养能够融入国际社会、参与社会竞争和国际竞争的应用型、开拓型、优秀人才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另外学生尤以浙江沿海发达地区居多,毕业后会选择去往省内沿海地区发展。这些因素加强了学生对英语能力的需要程度。
另一方面,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以语法翻译教学法为主,大部分时间用于语言的输出,形式机械而呆板,需要在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之后,学习需求才会转变,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偏中上,绝大多数学生已不满足仅仅在语言能力上的掌握,用英语来学习专业课程成为学生们的共识。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相对匮乏,但对于语言教学规律的认识比专业教师深刻;专业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优势,但受自身水平限制普遍采用语法翻译法,效果不够理想。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师全部是硕士及以上学位,相当一部分老师进修其他专业的英语课程或是直接在浙江学院内部修习其他专业课程,如会计学、金融学等,弥补在相关专业知识方面的缺陷。
学术英语课程所教授的基本上是本专业的知识,且更具前沿性、真实性。浙江学院的学生多来自省内,毕业后很多去往涉外公司、银行、事业单位等,这些部门都需要“英语+专业”的人才,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专业性更强、更实用的学术英语课程。此外,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共有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英语等17个专业,大多数专业已开设用英语授课的专业课程,如会计英语、市场营销英语、物流英语、金融英语等课程,为学术英语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基础。
四、学术英语课程的设置
独立学院开设学术英语课程,务必要做到“教师能教,学生会用”。可以分为基于内容的学术英语和基于技能的学术英语,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就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而言,它是一所以财经类学科为主的独立学院,会计学、金融学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是其优势学科,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可分为三个层次的教学:第一层以语言技能为主,除语言课(包括听说读写译等课程)外,另给学生安排一定数量的基础课程(如书面交流,口语交流以及研究方法等),以提高其学术交流及学术研究能力;第二层以“语言+专业”为主,结合已有的专业英语课程,如会计英语、金融英语、物流英语以及市场营销英语,形成有特色、成体系的专业学术英语课程;第三层以应用能力学习为主,让学生用英语处理在模拟场景中的专业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五、结语
由于学术英语的专业性、实用性比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更强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能够得到更好地激发,其英语的应用能力也能更好地发展。从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英语教师及学生的自身情况来看,将大学英语转向学术英语教学十分必要完全可行!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6):47-50.
[2]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30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