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弋 何方耀
摘 要 体育美学和体育审美教育已广泛融入到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和各类体育运动形式的发展当中,成为当今重要的大众文化构成。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现代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应信息化时代的社会需求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体育审美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文章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审美教育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形体锻炼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Aesthetic Education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ENG Xiaoyi[1], HE Fangyao[2]
([1]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Guangdong Province Technicia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00;
[2]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aw,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0)
Abstract Sports aesthetics and sports aesthetic education has been widely incorporated into existence, and various forms of development of sports among human life, become an important form of popular cultur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to develop modern,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freedom to promot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t is to be social need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re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to carry out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sports aesthetic educ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on how to develop physical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exercises; aesthetic education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当前体育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观赏性,也随着网络视听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而呈现愈来愈鲜明的审美特色 。就本质而言,信息时代是人类灵魂解放的时代,也是审美情趣日益多元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体育锻炼的喜好,对体育精神的追求,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认知范畴,价值指向清晰表明了“在体育方面,首先是要把人类作为生命的存在来认识,而且,还要理解这个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珍贵,也就是明确生命的尊严性,”①个体生命存在的尊严是以自由为基石的,美是自由的象征。正因为如此,体育美学和体育审美教育已广泛融入到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和各类体育运动形式的发展当中,成为当今重要的大众文化构成。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现代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应信息化时代的社会需求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体育审美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1 充分认识体育美学的内涵,明确审美教育的目的
体育美学的核心内涵是通过研究发现各类体育运动形式中的规律,用以来塑造、展现、提升运动形态中的人体美。通过体育运动塑造展现出的人体美是最为典范生动的艺术美。这种艺术美包含着人的灵与肉的高度统一,标志着人对主客体世界束缚的挣脱和超越。因此,审美教育从其实质而言就是艺术教育。②古今中外众多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证,从古希腊、斯巴达时期所提倡的“身心和谐发展”及“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到中国先秦诸子时期,孔圣所提出完美之人的标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游于艺”的“艺”,就是指“六艺”,即“礼、乐、书、数、射、御”。其中乐、射、御就包含体育美学思想及审美教育的原始概念。至近现代,欧洲教育学奠基人夸美纽斯(Johann-Amos Comennis 1592-1670)更是明确指出:人的身心应和谐发展,人的发展需要顺应自然。人是最完善、最优美的创造物,而人本身在肉体和心灵上是谐美的,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儿童从事游戏和运动,是一种受内发力量所驱使的自然本性,是自然的产物。③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关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论述④更是为现代体育美学奠定了科学基础。体育美表现人的自然本质,它是以人的身体素质、技术动作、战术、造型、阵地等多种手段以及人体的匀称和谐、对称的物质形态,按照美的规律造型所呈现的美。体育美在表现人的社会本质时,是以从事体育运动的个体和群体的行为、风格、作风等为手段塑造的人的内在美。总之,体育美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在体育运动中所塑造的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有机的和谐统一。
因此,体育美学在体育教学中则衍生成审美教育中的美感,即主体情感结构的功能,它是指人对美的主观感受、欣赏的评价,换句话说就是审美快感。审美快感包括主体直观接受的生理快感,还有美感所反映的理性认识的内容和精神性的东西即精神愉悦。当审美活动进一步深入则出现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对美感阶段所获得的美的愉悦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作出全面准确的审美的判断和评价,以获得更丰富、更深刻、更舒畅的愉悦和享受。而在美感积淀到一定程度后,会自然形成一定审美观,而审美标准则是审美观的具体表现。审美活动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运用或遵循某种相对固定的尺度和标准,去衡量和评估审美对象。这个所谓尺度和标准,就是通常所说的审美标准。它既是鉴定美丑的标准,又是观察对象审美价值高低的标准。审美标准包括对事物内在美、外在美及其统一关系的评估标准,是审美意识在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中的具体表现。体育锻炼是以身体健康为目的,体育审美教育则是以心灵的健康为目的。身心健康两个方面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相辅相成的。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对这二者的任何偏废或割裂,都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和歪曲。
在教学实践中,要明确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目的,首先应大力开展对学生体育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是体育审美教育的基本任务。审美感知力带有先天因素,通过适当的审美教育可使它得到激发而活跃起来。因而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体育实践的乐趣,并使学生通过身体的协调活动逐渐感应到体育运动中的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和谐等身心有机统一的动态美。其次是积极提高学生的体育审美鉴赏力。体育审美鉴赏力是对人体与运动形式鉴别与评价的能力。审美鉴赏力是比审美感受力高一层次的审美能力,社会、理性因素相对突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力培养的同时,必须对其辅以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另外还要开发学生的体育审美创造力。体育审美创造力是一种表现体育美,创造体育美的能力。它直接涉及按照美的规律去塑造健美体魄和美的运动形式。审美创造力的支柱是对体育运动形式的思维想象力及运动技能,其成长开拓因素是建立在审美感受力和审美鉴赏力的培养、提高基础上的。
2 优化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一节优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本身就应该富于节奏、韵律的美感。教师在熟练运用体育运动学、教育心理学等原理的基础上,还应该学习修炼艺术家的创新心态,在教学方法上不墨守成规,努力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达到让学生喜爱体育课的效果。
(1)创设情景主题。体育课教学主题的组织实施过程,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看就是游戏的过程,因为“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⑤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是活的形象。而任何游戏都是有情景主题的。教师紧扣教学主题以分组或整体;以竞技对抗或交流演示等形式,因地制宜创设情景主题,使学生在游戏中让其心理负荷得到宣泄,审美情感得到熏陶。
(2)注重形象示范。体育审美教育是一种形象示范性教育,它主要通过体育教师的生动形象现场演示和现代竞技体育明星运动案例的讲解来引导启发学生。例如当体育教师做出一个示范动作后,娴熟的技术、优美的动作,再适当结合举例,讲解该领域的杰出运动员的成就风范(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效果更佳),会引起学生的赞赏摹仿,获得心理感情上的共鸣认知,以美感人,从而进入审美境界。
(3)提倡自由互动。体育审美教育本质上是通过自由给予自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因材施教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尊重学生的体育审美判断和审美创造力。真正做到课内课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教学主题及技能的交流沟通和有效互动,达到寓情于教、寓教于乐的效果。
3 把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点 升华学生的审美情操
3.1 形体锻炼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早在上世纪初,毛泽东就撰文提出了“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的鲜明观点。⑥时至今日这一观点仍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目前许多调查表明,随着电脑网络游戏、特别是手机网络终端化的普及,各年龄段众多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中,身体上喜静不喜动,心理上浮躁萎靡,有些甚至出现近视眼、颈椎病、过度肥胖、脊柱侧弯等中老年化疾病,许多男生不挺拔,女生不匀称,给人以迟钝、怯懦的印象。这都是轻视形体锻炼造成的。只有通过系统科学的学校体育教育,使学生身体的各项健康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器脏、神经系统等发育良好,才能有效改善这种状况。同时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明白“美的形体无论如何复杂,大概都含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平衡和匀称,这在自然中已可见出”。⑦匀称的身体、平衡的神经系统作为人的物质性健康支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未来的幸福和成就。
3.2 技能运用是审美教育的展现
无论现代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的各类运动项目,都高度重视参与者的运动技能的训练和运用。正因为如此,现代体育运动的观赏性、美感才会与日俱增,赏心悦目。技能越是熟练,越是灵巧,越是高超,就越是能使运动员表现出美的动感,其内在的审美韵味也“最能表达人类不可言,不可状之心灵姿式与生命的律动。”⑧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就不仅要求学生动作的合理与准确,更要在此基础上要求动作在幅度、力度、节奏等方面获得一定的协调感、韵律感和自由感,使得学生能在课上、课后以及将来的业余体育活动中,表现出优美的运动姿态和良好的运动技巧。以此为目标制定体育教学计划,要求体育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技能美,就不仅能使体育作为文化的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得以体现,并且使得体育教学内容在总体上达到美的境界。此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对各种技术动作的结构、功能有所了解和领悟,即能做到粗略地评判怎样是错误,怎样是正确,怎样是丑,怎样是美。这样,学生既作为参加者,又作为观赏者,从而使表现体育美的能力和欣赏体育美的能力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获得同步提高。
3.3 灵魂塑造是审美情操的升华
“人的生活与动物的生活的不同点,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他的生活必须要有某种依据,某种希望,某种道理,而决不是只是为了存活,为了活得舒适。只有人懂得什么叫荒诞”。⑨在社会面临转型的今天,这一点尤为突出。学校在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外,更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即个性、意志等精神品质方面的培养。一个人“理智的清晰、情感的活跃、思想的自由以及举止的庄重,几乎总是与有修养的趣味相连,而它们的反面则常常与没有修养的趣味相伴”。⑩因此,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与过硬的心理素养,决定了他能否在未来高强度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坚持自己的理想,承担起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责任。而通过学校中体育教学所创造出的得天独厚的运动条件,一方面可以通过竞赛性体育活动磨练出学生顽强、坚韧、自信、勇敢、机智等优秀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以进步和友谊为目的的比赛更为重要,重在培养学生坦诚、宽宏、谅解、互爱等品质,并且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观念的意义所在。体育教学要通过有意识地操演、练习、竞赛来激励学生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引导学生净化自身,提高自身,从而在审美教育和体育精神的陶冶中,渐渐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定向,完成灵魂的塑造和人格的升华。正如美学家所指出的“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将审美教育系统、科学地融入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而言,不仅意味着通过体育运动磨练意志,从而领悟到体育精神中所包含的美,更意味着通过体育审美教育实现自我更新。自我更新也就是时代的更新。
注释
① [日本]川村英男.体育原理.杏林书院体育科学社昭和,1951:69.
② [德国]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43-55.
③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2:15;29-34.
④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6:46-51;77-82.
⑤ [德国]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124.
⑥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1917年《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
⑦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 l 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2:301.
⑧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204.
⑨ 刘小枫.诗化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1.6:80.
⑩ [德国]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78.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121.
刘小枫.诗化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