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佳 周苏娅 谢立敏
摘 要:实践教学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针对多数高校不同课程特点,利用不同空间多维度构建实践教学的隐性资源模式,可以在充分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更好地完成思政课的教学任务,最终真正实现“进头脑”的目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隐性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7-0204-02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在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显性资源如课外实践教学基地、课内影视资料等常规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构建实践教学隐性资源模式,能更好地解决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合理构建实践教学的隐性资源,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定位隐性资源的前提:解决矛盾的需要
自“05方案”实施以来,全国各高校均对教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并增加了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及“各高校要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1]。国家重视、学生欢迎并没有给作为思政课重要支撑点之一的实践教学带来改观,相反,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一直处于万分尴尬的境地。归根结底,是由于师者对于实践教学概念本身认识不清,无法正确认识教学中现实存在的三对矛盾,导致忽视实践教学隐性资源的结果。
第一,大班教学环境下“生多师少”的矛盾。当前多数高校思政课的任课教师都面临着动辄百人以上的班级。一般教师认为,大班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的互动较难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教学活动基本以理论为主,课堂为主。在极大地破坏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难以达到思政课最终的育人目的。笔者认为,既然在短时间内“生多师少”矛盾难以彻底解决,不如以此为基础,思考如何合理利用隐性资源,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第二,实践教学重课外,轻课内的矛盾。提到实践教学,很多人都会把学生在课外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之混淆。两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绝不可简单等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的外延要远大于社会实践活动,它既可以包括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进行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传统实践活动,又可以包括课堂内的演讲、辩论、案例分析、模拟教学等一系列服务于理论常识的活动。笔者认为更应该重视课内实践教学的开展,只要在方法手段上略做调整,重视隐性资源的开发,实践教学的效果在课内一样可以实现。
第三,教学目标的多样性与实践教学手段单一性的矛盾。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旨是依托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最终明确“两对矛盾和四大选择”。“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更多是偏向对现实世界的探究,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伟大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概论”课程来说,带领学生实地调查、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城市科技馆等,的确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由此可见,根据不同思政课的特点,采取相对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深度发掘实践教学隐性资源,才能充分发挥各自课程的特色,让学生感受不同学科的不同魅力,而不是“千课一面”。
二、把握隐性资源的关键:实施转变的中介
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解决问题。针对上面所提到的三对矛盾,我们必须进行下面的三种转变,才能真正意义上构建实践教学的隐性资源。
第一,由教师主导向教师、学生双主导的转变。相对于教师决策而言,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自我主导的地位是隐性的,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实现隐性资源构建的第一步。与理论教学不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实践过程中,教师仅仅是活动的指导者、大方向的把握者,而学生要由传统理论教学中的主体,变为真正活动的主导。为此教师应该做到“三不三让”原则,即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不过分强调教师的自我意识,让思想更开放;不过分干预学生正常实践活动,让方法更多样;不过分总结学生的实践表现,让评价更公正。
第二,由课外实践向课内实践的转变,由校外实践向校内实践的转变。两种转变都是在空间维度上进行的。相对于课外实践而言,对于课内实践形式如阅读实践的利用,就是实践教学隐性资源的展现。教学实践表明:阅读实践,作为理解与思考性实践教学环节,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正是通过这种阅读实践,学生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有意义地而不是做作业式地来复制和重温前人的思维过程,来触发和投射现实的思考与共鸣。相对于校外实践而言,校内隐性资源的开发如各种社团活动的利用,同样是对实践教学隐性资源的拓展。把思政课的教学计划融入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既动了脑,又动了手。在现实场景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增强了学生分析具体问题,并做出独立判断和决策的能力,进一步发挥了实践教学的目的性。因此,进行两种空间上的转变,除了纠正人们对于实践教学狭隘的空间意识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为下一个转变服务。
第三,实践教学方法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变。如何做到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原则,我们以“纲要”课程为例。“纲要”课程虽然重心在于讲“史”,但它与普通的历史课程又有所不同。它有着鲜明的思想教育目的,其功能不仅是要传授历史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发挥其德育作用。因此,“纲要”课程的开设不单纯是为了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中国近现代史有基本的认识,更要使其在掌握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基础上,充分理解“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为什么中国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社会主义的中国要进行改革开放”等,最终增强学生的爱国信念。可以适当在原有传统实践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现实手段。如课堂上充分开发学生的隐性资源,每次上课之初预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开设一个学生评析历史的环节——“今日历史之我见”,要求学生结合当日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进行评析,做到史论结合,着力培养和强化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此外,由于“纲要”课程涉及的均是过去的史实,在时间空间的限定下,学生对很多事件很难感同身受。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隐性资源中的虚拟网络资源,以现实世界为原型,创造一个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中的事物按照现实世界的规律发展,每一个学生可以选择或随机扮演一个角色,进行虚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虚拟性的实践成果[2]。而所有做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育人目的,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其理论,喜爱其内容。
三、诠释隐性资源的内涵:构建资源的内核
认识了基本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就是行之有效的实施。紧紧围绕思政课教学目标而建立的三种关系是构建实践教学隐性资源的真正内容所在。
第一,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是构建实践教学隐性资源的根本内容。作为思政课的两种手段,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两者是辩证统一紧密联系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实践教学不应该仅仅是理论教学和知识的最终验证,更应该是理论知识的自我延伸与发展。因此,拓展理论教学的外延,使其进一步融合实践教学的内容,创造性地使实践教学孕育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不但充实了理论教学的内容,使简单的理论更具有说服性,同时也开发了实践教学的隐性资源,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涵。以“原理”课程为例,如果教师能够把枯涩的哲学原理与身边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努力培养学生用哲学思维去思考身边的问题,用不同的手段在学习传统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融入实践的内容,相信很快会就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第二,依托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是构建实践教学隐性资源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实践教学经常被人们用社会实践的概念所替代。对于社会实践资源的进一步开发,特别是隐性资源的利用,是对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以“思道与法基”课程为例,该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爱国必先爱家,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又何谈会爱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利用这样简单的道理,把社会实践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开发隐性资源,由原来显性的社会范围的实践变为隐性的家庭范围的实践,可操作性更强,效果更明显。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布置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做一次饭、谈一次心,从平凡的小事中,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报效父母、回馈社会。
第三,建立实践教学中教师隐性资源与学生隐性资源互为补充的关系是构建实践教学隐性资源的主要内容。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学生的需要。当前学生最需要的教师要明确“传什么道”、“如何授业”以及“怎样解惑”。特别在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资源隐性因素的开发也是构建教学隐性资源的主要内容。在现行教学资源缺乏,学生众多的条件下,利用假期有效地组织教师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并把所带回的新鲜一手资料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笔者所在的学院就利用假期时间组织了学院全体教师对社会主义朝鲜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考察。不同专业的教师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收获自然不同。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对朝鲜进行不同层面的剖析,让学院的多门思政课更加的鲜活,教师的教学更加“言之有物”,实践效果非常明显。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于隐性资源的合理构建,能够在充分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能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更好地实现让思政课“进头脑”的最终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思政[2012]1号.
[2]李腊生,龚萱,闵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