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乃平 唐永 叶惠
摘要:近年来高校招生等腐败案例层出不穷,显然高校财务治理在大学去行政化背景下还没有发挥应有的财务监督和财权制衡效应。文章基于我国高校财务治理的现状,首先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完善我国高校财务治理体制促进高校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治理;对策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腐败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日前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原广东省高教厅成人教育处的违规办学案件,涉案167万元;广东商学院设备科科长被群众举报受贿案件,涉案金额370余万元。高校腐败案例频出,显示高校财务治理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和财权制衡功能,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的财务绩效和健康发展。
一、高校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大学法人地位难以保证导致产权不清
当前独立高校办学法律地位尚未完全建立。从根本上来说,高校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的地位仍没有得到改变。目前执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学校负责系统,重点是党委的决策权力和学校负责人直接干预的执行。在我们目前的财务管理系统下,政府部门对高校的管理未能适应宏观管理的形势,导致财务管理分离的权力和义务,政府和高校之间完整的委托代理关系被打破,限制了大学财务管理的自治及法律地位的独立。学校的事务基本上由行政命令决定。正确处理好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的中国高校治理结构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高校财务审批制度“一支笔”
现阶段,我国高校实施“一支笔”的审批制度,审批签字支出财务费用,这种签字权主要集中在个别人手中,只有通过签字后的签署授权文件才能得到确认。大部分高校的“一支笔”制度是根据学校、学院、系的三级管理部门成立的。“一支笔”制度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开源节流,很好的遏制住多头审批,从而避免了财务管理的混乱。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对等的权力和责任,会滋生违纪违规和腐败。
(三)财务信息披露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多元化的高校融资渠道,多样化的高校经济活动,大学利益相关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是学校管理,教学人员和学生;二是投资者和资金分配的主体—政府部门;三是学校和学生贷款,银行债权人或其他金融机构;四是捐助的人、学校的校友、学术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一方面,政府部门,大学的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投资与高校财务信息的披露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学校领导要通过获得财务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运作发展决策。但是我国高校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标准尚未建立,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少,且仅向有关行政部门披露,其他利益相关者基本上没有什么信息通道了解财务。
(四)财务监督和评价问题
由于管理层面的原因,再之缺乏政府监管和第三方监督,使最高决策者的决策可能损害政府、员工的权益,造成一些部门积极性的缺失。但管理层权利的集中也会导致专制和独裁现象的出现,一些政策制定者对学校基础财务环境不清楚,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给学校带来重大的损失。同时,由于现在的经济责任不是很清楚,导致经济决策过于主观,责任不能到人,在学校造成资金的损失。如果高校可以构建立一个完善的绩效评价系统,利用一些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定性和定量评价高校绩效评估,建立完善的财务处罚机制来控制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最终促进高校的稳定持续发展。
二、完善我国高校财务治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依法治国,维护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尊重大学独立的法人地位,牢固树立科学财务管理的概念。高校必须抛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抛开完全依靠政府控制支出的观念,建立独立的法律实体经营理念,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确保全面实现自治的独立财务,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财务风险。
(二)完善高校经费保障机制
当前,高等教育资金主要来源是通过拨款委员会和教育部或省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拨付。在目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髙等教育的责任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的。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实施,大量原归属中央有关部委管理的高校,现在由教育部或者地方管理,但这些高校的学校经费并没有随着归属管辖权的下放而转移,从而造成了地方财政形势更为紧张。此外,由于不均衡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各个地方的财政状况也存在巨大的区别,特别是我国的中西部部分地区,众多高校面临着极为紧张的办学经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现象的加剧。近年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环境下,建立中央对地方髙校的补助机制显得很有必要,补助体制除了可以缓解地方高校面临的巨大经费压力,还可以平衡各地方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三)完善财务预算制度,健全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体现在财务预算的控制。一旦一个单位的预算制度讨论通过,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内部的各单位都必须严格遵守履行这一“法令”。各单位要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单位的财务管理要求,制定出本单位资金具体的支付审批权限制度,使“一支笔”审批权限受到一定的约束。单位应给予“一支笔”直接审批一定的权限,如果资金的支出超过审批的范围,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是必不可少的,一致通过后,再由“一支笔”签批。对于重要经济业务事项,诸如重大对外投资、资产的处置、资金的調度等,必须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通过后方可实施。
(四)建立独立有效的财务监督和评价机制
高校务必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机制。利用科学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很好的评估和评价高校在一定的时期内财务支出,检验高校经费的使用效率。依据科学系统、公平相关的原则,逐步完善预算绩效目标设置、预算执行职能能,直到完成的项目绩效评估和结果评价机制的实现,得出结论。高校要做到“去行政化”,还需要摒弃夜郎自大、独断专行等不良习气。高校应更多考虑的是对社会负责,不断创新高校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学校的质量监控体系,做到能通过现代化管理模式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此外,高校还需要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发挥工会和教代会的监督作用,增加透明度,提高群众的知情权以及参与度。高校还可以积极吸收社会各行业、用人单位参与学校的管理,这种做法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第三方”评价评估制度,有了“第三方”评估制度的参与将会在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就业指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将权力的行使充分置于“阳光”下,不断健全校务公开制度,将校务公开落到实处,接受师生员工以及社会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别敦荣,冯昭昭.论大学权力结构改革—关于“去行政化”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12).
[2]李从浩.中国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垠度[J].高等教育研究,2012(05) .
[3]朱永良,王旭林.高校财务治理模式及其选择[J].财会研究,2010(12).
[4]刘跃,惠美宁.基于现代大学治理的高校财务治理模式浅析[J].会计之友,2011.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