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中关于“1966年……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的表述提出质疑,并进行了详尽的论证,建议将此处表述调整为“1966年……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
关键词:导弹;导弹核武器;教学材料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2006年10月第2版)《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有这样一句话: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实现了核爆炸。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笔者备课时对最后这句话产生了怀疑,因为在此之前我国已经有了导弹,而且已经用于实战。那么是不是笔者对“导弹”的概念没有分辨清楚呢?因为该教材并没有对导弹作出任何解释,于是笔者先后查阅了《新华大字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相应条目:
《新华大字典》解释导弹是“由制导系统导控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军事武器……其中普通装药的称常规导弹,核装药的称核导弹。”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是这样解释导弹的:“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它的弹头可以是普通装药的、核装药的或化学、生物战剂的。其中普通装药的称常规导弹;核装药的称核导弹。”
接下来,大百科全书将导弹按照发射点和目标位置分为三大类七小类共二十一种,如地空导弹是攻击空中目标(类)中的反飞机导弹(小类)中的一种;按作战使用分为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两种,按飞行方式分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两种。
那么,在1966年之前,我国是否已“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需要说明的是,“有了”不一定非要自行研制,购买也是“有了”,据笔者所查资料,答案是——“有”。
因为早在1957年10月15日,中苏双方就达成了一项协定:中国从苏联引进萨姆-2兵器5套,导弹62发,并派一个萨姆-2建制营的官兵前来教会中国空军一个营。1958年10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地空导弹营第1营在北京组建,之后又陆续组建了2营、3营,逐渐掌握了地空导弹的发射技术。
1959年国庆节之后不久,中国地空导弹部队就在人类战争史上首次使用地空导弹在实战中击落敌机:
“1959年10月,组建不久的我军地空导弹部队投入首都防空作战准备,刚从前苏联引进的某型防空导弹全部进入阵地。1959年10月7日(星期天),北京导弹阵地导弹制导雷达发现了一架敌机窜入大陆。
在目标距导弹阵地60千米时,导弹部队指挥员下达了导弹发射命令。3枚防空导弹腾空而起,导弹准确地命中了目标,美制高空侦查机器、RB-57D在北京通县上空爆炸。”
华东师大版同册教材也有这样的记载:
“从1962年7月至1967年9月,空军导弹部队先后击落4架美制国民党U-2行高空侦察机。”
以上资料充分说明,在1966年之前,我国不仅已经“有了导弹”,而且已“用于实战”。所以人教版教材说“1966年……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是不严谨的。
那么应该怎样修改这句话呢?
笔者在教学时和学生一起商量,大家觉得使用“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或者是“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为宜。
笔者课后继续查找资料,了解到当时的这种中进程地地导弹核武器应属于弹道导弹,所以这句话换成“拥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弹道导弹”也行,但是又多引用了一个专业术语。
考虑到学生们的知识储备和教材表述的科学性,笔者建议此句改为:
“1966年……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
这样表述是否科学呢?我们不妨寻找其他版本的同册历史教材进行印证。
北师大版(2007年11月第4版):
“1966年10月,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飞行正常,核弹头在预定举例精确命中目标,成功地进行了核爆炸,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
川教版(2004年4月第1版):
“把原子弹装在导弹上送到预定地点,发挥它的巨大威力。两弹结合的导弹核武器成为国家力量的象征。”
经比较,此处改成“导弹核武器”是科學合理的。希望人教社在推出新版教材时,能调整此处表述,使之更科学、更准确。
参考文献:
[1]孙继文,孙连仁.高科技导弹战[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7:31-32.
[2]刘畅.中学生要知道的100种现代兵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69-70.
作者简介:赵俊,男,出生年月:1974.6,本科,就职于江苏省淮阴中学,研究方向:历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