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义红
摘要:“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是研究生产率与实际汇率关系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大量的学术研究对这个逻辑清晰的理论提供了实证检验。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此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文章阐述了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生产率;实际汇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是研究生产率与实际汇率关系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大量的学术研究对这个逻辑清晰的理论提供了实证检验。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概括如下。
俞萌(2001)以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为理论出发点,通过研究亚洲各国及中国汇率变动的实际情况,试图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并对我国90年代汇率并轨以来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的变动情况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现阶段的人民币汇率水平正常,也就是说没有被高估,我国存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但是,她只选取了1994~1998年的数据验证人民币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研究的时间段过短,并不能完全解释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长期走势。
丁剑平(2001)从不可贸易部门的工资水平作用于实际汇率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中国和日本的情况,实证结果显示在中国和日本存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同时,他认为在各国GDP构成中如果第三产业占比越大,那么实际汇率受该部门的影响就越大。
杨长江(2002)以劳动可以无限供给为研究角度,对人民币实际汇率长期调整过程中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进行了全面考察。他认为各时期外部实际汇率贬值的原因不尽相同,在1997年之前实际汇率贬值归因于制度变迁型,而1997年后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并且未来技术进步性贬值仍将继续。
王维(2003)选取1984~1999年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和中美两国两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对各个变量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美两国可贸易品部门与不可贸易品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关系密切。同时,通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VAR方差进行分解,结果表明造成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是中国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不是美国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以实证检验结果为分析基础,他提出了政策建议:鉴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主要是由我国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引起的,所以基于中美两国不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小的情况,提高我国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相对美国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是必然选择。
陈志昂、方霞(2004)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和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1990~2000年的实际汇率的测算,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没有被高估而是被低估。他们发现,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研究那些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得出的结论更具说服力,而并不一定适用于研究那些服务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他们用实证方法证明,引起人民币实际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因素众多,并不仅限于生产率,同时由于我國国有企业占国民经济比例很大,其工资变动受到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当生产率提高时,工资上涨的冲动会受到国家遏制,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长期有效地控制劳动力成本的必要性。
卢峰(2006)在他一系列的文章中,以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为理论出发点,深入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他将我国汇改的大背景和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变动等因素考虑在内,比较了我国劳动生产率、我国工资与劳动力成本变动情况,研究结果发现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存在于当代人民币实际汇率演变过程中,但这种效应呈现出明显的中国特点,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针对前期许多实证分析认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不适用的问题,卢锋认为用人均GDP增长率等“总量性生产率”作为检验变量与模型不符,“总量性生产率”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模型中所提出的“结构性生产率”不可相提并论,因此用它来代替结构性生产率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此外,由于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所以以前实证分析所得出的不支持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结果不能说明所有问题,相反地,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应当说是符合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的。
鄂永健、丁剑平(2007)在不同国家总消费构成中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占比不同及总贸易消费品中本国生产的可贸易品和进口品占比不同这些假设条件下,以新开放宏观经济学(NOEM)的分析框架为研究出发点,采用一个存在垄断的两国动态均衡一般模型为分析工具来分析生产率与长期实际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此模型是对传统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一个拓展。他们通过对中美两国1979~2004年的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起主要作用,说明差别消费权重对中国可贸易品部门生产率上升会引起人民币升值的结论没有影响,相反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贬值主要由美国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上升引起的,说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化与中国贸易条件关系密切。
唐旭、钱士春(2007)通过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划分为可贸易与不可贸易部门,选取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与价格缩减指数等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我国不可贸易部门相对于可贸易部门的相对价格随着可贸易部门相对于不可贸易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上升不断在上升, 结论这个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所推测的相符。进一步研究表明,两部门相对价格主要受两部门相对生产率影响,并且两者呈正向关系。他们对中美两国的两部门相对生产率、两国价格水平以及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相对生产率是两国价格水平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就是说,人民币实际汇率会由于我国可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于不可贸易部门出现较快增长而出现升值。
彭国富、刘洪滨、张彩霞A2007A以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模型为研究工具,对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进行了估算并根据估算结果评价了人民币汇率水平是否合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并不违背汇率决定规律。
陈科和吕剑(2008)以工资机制失效的模型对传统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进行了拓展,通过拓展模型为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不管是在标准模型下还是在拓展模型下生产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均显著,该分析框架是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的必然趋势的一种合理解释。
王义中(2008)引入资本管制因素和消费偏倚的因素,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消费偏倚的减弱是人民币汇率升值路径和升值预期转换为贬值预期的关键条件。生产率对汇率的影响受本国可贸易品与不可贸易品替代弹性大小、本国生产的可贸易品和进口商品替代弹性大小及资本管制程度所制约。
姜波克和莫涛(2009)分析了 “不可贸易品”参与交易对经济交往中的利益格局所产生的影响,深入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无形商品贸易过程中,尤其是在有形商品交换无形商品过程中所处的不利地位,指出传统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忽视了这一点。
刘尧成(2010)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两国模型为研究工具,在此模型中引入了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和粘性的价格调整方式,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了汇率对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下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供给冲击能更好地解释汇率的波动,所以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解释作用较强。
周亚军(2011)以BS 理论为研究出发点,将政府支出比率、开放度、投资率、银行信贷比率、贸易条件等加入到标准的BS 模型对原模型进行拓展,拓展模型将汇率决定的供给和需求方因素都囊括在内。通过拓展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美相对劳动生产率在实际汇率的决定中的主导作用不受拓展变量的影响,但是开放度、信贷比率、投资比率、贸易条件等需求因素对实际汇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以上众多研究为我们研究实际汇率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些不足:从时效性上来说,在2005年汇率体制发生巨大变化之后的研究比较少,大多数研究还是基于2004年之前的数据;从研究角度来说,几乎没有研究对生产率和实际汇率之间的联系作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
参考文献:
[1]俞萌.人民幣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2001(05).
[2]高海红.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研究[J].世界经济,2003(07).
[3]王维.相对劳动生产力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3(08).
[4]张斌.人民币汇率重估与汇率制度改革问题[J].管理世界,2004(03).
[5]张晓军,吴明琴.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的实证检验——来自亚洲的证据[J].南开经济研究,2005(05).
[6]葛开明.人民币汇率与劳动生产力相对成本优势的思考[J].国际金融,2005(02).
[7]卢锋,韩晓亚.长期经济成长与实际汇率演变[J].经济研究,2006(07).
[8]王苍峰,岳咬兴.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两部门生产率差异的关系[J].财经研究,2006(08).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