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际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关系

2012-04-29 12:16谢桂英单以红
时代金融 2012年11期
关键词:实际汇率基期购买力

谢桂英 单以红

【摘要】文章分析了实际汇率的经济意义,即实际汇率反映两国同一单位或同一篮子商品的交换比率,指出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此时的交换比率即实际汇率是1∶1;如果购买力平价不成立,即实际汇率不等于1,其原因可能是名义汇率的变化,或商品价格的变化,或者二者共同变化造成的。

【关键词】实际汇率名义汇率购买力平价绝对价格价格指数

一、实际汇率及其经济意义

实际汇率(the Real Exchange Rate)是从商品角度而不是从货币角度说明两国商品的交换比率,或者是对名义汇率剔除价格变化因素后的汇率。计算实际汇率的两国商品可以用一种同质的商品,也可以用相同的一篮子商品作比较。价格因素有两种表示方式,一是绝对价格,另一个是价格指数。由此,实际汇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对名义汇率用绝对价格进行计算后的汇率,这样,实际汇率是指同一种商品或同一篮子的商品(以下用表示)既按名义价格(货币价格,市场价格)又按名义汇率计算的国外国内价格的比值,即

e■■= e■,

其中,e■■为实际汇率,e为直接标价法表示的名义汇率,分子分母的Pf和P分别表示G的外币与本币的绝对价格,这里e表示货币角度的汇率,结合Pf和P进行调整,就是从商品角度计算的汇率。等式右边如果写成■,则分子eP■和分母P分别表示G用本币表示的国外价格与国内价格,其比值就是相对价格,意为外国一单位的G相当于本国■单位的G。

另一种是对名义汇率e用价格指数调整的汇率,即

e■■= e■,

其中,e■■为实际汇率,P■■和P■分别表示国外和国内的价格指数,即G的报告期与基期的价格绝对水平的比值。这样计算的实际汇率表示的是以计算价格指数的基期为基准的汇率,即剔除两国价格从基期到报告期变动因素后的汇率。设基期汇率水平为e0,比较e■■与e0,若e■■>e0,表示外币实际汇率上升,反之,则下降,e■■对e0的变化幅度即为外国商品对本国商品升值或贬值幅度。

e■■和e■■这两种实际汇率的表示方法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是相同的,e■■是用绝对价格水平计算的,e■■是用价格指数计算的,而绝对价格和价格指数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P■■= ■,

P■■= ■,

各字母含义与前同,其中下标0表示基期,i表示报告期。则有,

e■■=e■■■,

由于■是确定的量,e■■和e■■之间是确定的一个系数关系。对上式两边取对数求导,可得出e■■与e■■的变化率或变化幅度相同,所以,这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实际汇率是等价的。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含义

实际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理论(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下面先阐述PPP理论的含义,然后说明其与实际汇率的关系。

PPP理论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6世纪,对之进行系统阐述的则是瑞典学者卡塞尔(G.Cassel)于1922年完成的,其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1]所谓货币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的数量,即商品价格的倒数,依前例,单位G的本外币价格为P和Pf,则本外币的购买力分别为■和■,这两者之比为■=■,PPP理论是说名义汇率应以■为平价,即PPP理论是指名义汇率e与两国价格之比■相等,即有e=■。

三、实际汇率与PPP理论的关系

在PPP理论成立时,实际汇率e■■= e■=1,即PPP理论成立是实际汇率等于1的特殊情况,如例1,××年12月31日,商品G的国内外价格P和Pf分别为7和3,此时,恰有名义汇率e=■,市场经济状况无通胀、无通缩,则e亦为实际汇率e■■,PPP成立。为了后面的讨论,我们设此时点为基期,则P0=7,Pf0=3,e0=e■■=■。

从价格指数看,以后各报告期的实际汇率为e■■=e■。假设基期是恰当的,如例1,因为报告期的两国价格Pi和Pfi通过价格指数调整后,比价与其基期比较确定不变,即有■=■,若各报告期名义汇率ei经过两国价格指数调整后也与基数相同,保持不变,e■■=ei■=e0=■,则说明从基期到报告期PPP成立。如,接例1,例2,下年1月1日,若名义汇率变为,国内外价格指数分别为,(以基期为100),则G的价格变为P1=9.1,Pfi=3.3,此时,实际汇率e■■=e■=■×■=■,即实际汇率不变,PPP成立。

四、PPP不成立的实际汇率含义

若某报告期PPP不成立,则有e■■=e■≠e0,其原因可以分成三類,一是名义汇率ei的变化,二是价格指数P■■和P■■的变化,三是名义汇率ei与价格指数P■■和P■■的共同作用。下面将分析说明,PPP不成立时,实际汇率的变化幅度及其经济含义。

一是名义汇率的变化导致PPP不成立。例3,设2月1日名义汇率e2=■,G的两国价格不变,即P2=P0=7,Pf2=Pf0=3,此时,实际汇率e■■=■×■=■≠e■■=■,实际汇率的变化率为■=11.43%,即外币实际汇率上升11.43%,这意味着一单位的外国商品G能交换1.1143(=1+11.43%)单位的本国商品G。以外币计,G的外国价格为3,国内价格为■=2.6923,一个外国的商品G相当于国内的■=1.1143。同样,以本币计,G的外国价格为3×■,国内价格为7,一个外国的商品G也相当于国内的1.1143个G,■=1.1143。与上同,即以同一种货币计,无论是外币或本币,实际汇率表示一单位或一篮子的外国商品与同样一单位或一篮子的本国商品交换的比率。

二是价格指数的变化。例4,3月1日,设名义汇率不变,如基期,价格指数变化如例2,则G的价格变为P3=P1=9.1,Pf3=Pf1=3.3,此时,实际汇率e■■=■×■≠e■■=■,实际汇率的变动率为-15.38%,意味着外币实际贬值,即一个单位的外国商品G相当于国内的0.8462个单位的G。以外币计,G的国外价格为3.3,国内价格为■,两国的交换率,亦即相对价格0.8462;以本币计,同。

第三种情况,即名义汇率ei与价格指数P■■和P■■的共同作用可以结合上述两种情况一样讨论,结论类似。

至此,我们完整分析了实际汇率的经济意义,即实际汇率反映两国同一单位或同一篮子商品的交换比率,PPP成立时的交换比率是1∶1;如果PPP不成立,即实际汇率不等于1,它可能是名义汇率的变化,或商品价格的变化,或者二者共同变化造成的。

参考文献

[1]杨长江,姜波克.国际金融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7

作者简介:谢桂英(1968-),女,江苏淮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主任,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单以红(1966- ),男,汉族,江苏响水人,南京晓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货币与金融。

猜你喜欢
实际汇率基期购买力
我国房地产价格统计方法探究
欧洲购买力人均降近800
经济主体行为最优化、政府支出的分解和中国的实际均衡汇率 *
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
谁是你的消费导师?
专业市场价格指数基期调整研究
方兴未艾
人民币实际汇率测算及其内部结构研究
海洋生产总值可比价增速计算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