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学概论》之比较

2014-10-21 03:03:46周佳欢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两本书音乐学概论

周佳欢

(南京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民族音乐学概论》之比较

周佳欢

(南京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作为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民族音乐学概论》是专业必读书目,也是首要读物。文章从创作背景和结构内容两方面比较了伍国栋和杜亚雄的两本同名专著的异同,阐述相对优缺点,为专业学习者提出建议。

民族音乐学;比较;教材

目前,市面上能看到两位知名学者的同名专著《民族音乐学概论》,分别为伍国栋先生和杜亚雄先生所写。由于两本书都有第二次的修订出版,在此所比较的是:2012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伍国栋著写的《民族音乐学概论(增订版)》和2011年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民族音乐学概论(修订版)》。从篇幅上看,相较于伍国栋先生所的厚实教材,杜亚雄先生的这本书就相当于一本小册子,但各有各的优势,供读者按需所选。两位作者在差不多的年份出版了这本同名著作,又在差不多的年份修订出版了第二版,他们共同见证了民族音乐学学科在中国的变化与发展,带着对学科教学的使命,在著作中传达了他们所支持的观点。但作为一本概论式的书籍,两者间必不可免地出现一些重复性内容,但质同面不同。两者的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

一、创作背景的异同

同一时代的两位作者,不仅年龄相仿,更重要的是共同经历了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进入中国前后的风风雨雨,包括学科译名的确定和学科定义的争论。在理论争辩不断展开的同时,中国本土致力于研究各民族传统音乐的音乐理论工作者,在原有“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民族音乐研究”和“中国音乐史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参考国外比较音乐学学者和民族音乐学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最新意见,结合本土各民族传统音乐实际和具体研究实践,在不同范围和不同领域的音乐理论研究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卓越成效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索,这种初步形成的学术思想和开放式的文化环境为撰写一部具有中国本土传统音乐特色的基础性民族音乐学概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所以两本书都带有作者自身研究经验的色彩,伍国栋先生从自身丰富的中国民间田野工作环境中汲取养分,紧密结合我国本土实际情况,书中举出众多研究案例。而长期生活在国外的杜亚雄先生虽也明确提出中国化的研究特点,但远不及伍国栋先生描述的生动具体,无可厚非的是,从国际化视野看,杜的论述具有鲜明的可对比性,提高了读者阅读视野。

二、结构内容的异同

伍国栋先生的《民族音乐学概论》分为七章,杜书分为五章。这五章基本涵盖了民族音乐学学科中最核心的内容,五章分别是:学科的历史,研究的对象,田野工作法,案头工作法,论文的写作。每章结构简明、条理清晰、语言精练、篇幅较短,使读者易于理解、接受较快,但深入研究后,会发现书中本身就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绪论中对“民族”的定义:“民族史人类在历史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说来,民族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建立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四个特征。”这样明确的定义在书中并没有标明出处,而作为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浅知这个定义是来自苏联时期斯大林对民族的解释,而这样的解释只能代表当时的时代需求,并不能当做真理去对待。与此相反的是,在伍书中,任何来自其他学者的论点都详细的标明的出处,甚至加入了原文阅读,这也是篇幅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之一。伍书中多出来的两章,正式作者最想表达的观点之一,涉及到理论和方法论的采用以及与民族音乐学相关的各个学科与其的关系。作者把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观念分为:主体观、价值观、时空观、质量观、网络观,给研究者提供了五种研究视角。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在田野工作实地调查的章节中,实质上也是本学科的重中之重,伍书详实细腻的书写方式着实令人敬佩,包括杜书中都有提到可参看伍书。两本书在理论描述的地方都有详细的举例说明,这种来自作者亲身经验的例子是最能打动读者的地方。

三、结语

两本书都作为民族音乐学专业的教材用书,两位作者都为民族音乐学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作为晚辈当义不容辞的向两位先生致敬。个人对两本书的看法是,杜书适合做入门书籍阅读,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学科框架,不至于被伍书中庞大的知识结构混乱了思绪。有了大致框架后,再阅读伍书,不仅能温故基础知识,更有助于全面理解学科方法论。伍书中引用著作的原文阅读和关键词链接模块的人物简介以及图文并茂的图片资料都是扩展读者知识面的有效途径,两本同名书籍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J605

A

1005-5312(2014)29-0125-01

猜你喜欢
两本书音乐学概论
有趣的小实验
音乐学人
轻音乐(2022年1期)2022-02-11 08:18:44
青铜器辨伪概论
收藏家(2021年10期)2021-01-17 14:02:35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音乐研究(2019年5期)2019-12-15 23:22:38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音乐研究(2019年5期)2019-11-22 06:48:54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音乐研究(2019年5期)2019-11-22 06:48:36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38
一口“仙气”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电子制作(2016年15期)2017-01-15 1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