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典武侠著作中兵器的运用特点及启示

2014-10-20 05:38李艳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偃月武将大刀

李艳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与对比分析法,研究了《三国演义》中关于刀的技法特征,并以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及关羽在《三国演义》中使用兵器的打斗场景为着重点进行研究,充分展现了古时武将运用兵器的艺术,并从刀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刀的特点两个方面论述了古时兵器对现代兵器的影响。

关键词:三国演义;兵器;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168-01

一、《三国演义》中关于刀的研究

1、《三国演义》中武将使用刀的数量

《三国演义》里的兵器名目繁多,在关东诸侯与吕布大战时,“十八般武器”几乎都用到了。然而,质之于史,三国时期战将所用的冷兵器并非那么复杂、多彩,常见马背上所用的兵器是长矛,作护身佩带的是戟(短戟)和短刀。十八般武艺是指演练兵器的技艺,包括一弓、二驽、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筒、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钯头、十七棉绳套索、十八白打。在《三国演义》中,武将使用的兵器囊括了十八般武艺的大部分兵器,每个人使用的兵器各不尽相同,使用的器械种类也各不相同,但使用刀的数量则首屈一指,但在诸多兵器中刀的运用最多。

本文着重以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为切入点来讨论众多武将中使用不同种类的刀。“若问‘十八般兵器中哪些兵器最厉害,实无定论,只能根据使用者的情况,因人而定。

2、古代刀的技法特点

刀是十八般武艺的一种,为四大兵器之一,刀的类别一共有65种。《三国演义》中提到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是大刀类的一种。大刀被誉为“刀枪剑棍之首”,大刀是刀类中的大型兵器,是各种兵器中的佼佼者;从新石器时代形成的石刀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刀的漫长过程中,我国古代的武将、元帅用大刀者不胜枚举。据传,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有三十六法之说。它几乎包括了大刀的全部用法,即有劈、砍、斩、刺、挎、截、拦、云、架、挂、挑、绞、错、拿、捣、扫、抹、托、拨、压、搅、随、搧和刀篡(尾刃和尾尖)的用法。青龙偃月刀重达82斤,刀身如月,更加增加了关羽的阳刚之美。不过青龙偃月刀是后人通过元杂剧的形式被搬上舞台,是被文艺化了的体现。疆场上关羽凭着此刀,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取长沙,拔襄阳……所向披靡,东吴鸿门宴,慨然单刀赴会。大智大勇、义薄云天的关羽手握青龙偃月刀的形象成了历代人们顶礼膜拜的偶像。在《三国演义》中的打斗场景中,大部分都是以马上交战为主,使得武将在决斗中必然要使用长兵器,使用长兵器会比使用短兵器占优势,青龙偃月刀也是长兵器的一种,这使得关羽在本身武技占优势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他手中兵器的价值。

二、关羽青龙偃月刀被“神化”了的原因

《三国演义》中关羽使用刀的英勇情景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从这段文字我们看出关羽在使用青龙偃月刀时将刀的技法充分的表现出来。在武术器械中刀以“劈”、“砍”或者是“截”等技法特点,而这段文字运用了一个“刺”字,在有关书籍中写到“刺更是戈、戟、刀、枪、剑等兵器重要的技术动作。”看来在刀的技法中也有“刺”这个技法特点。罗贯中在描写中简洁直白,不拖泥带水,渲染出关羽无人能比的上将风范。“春秋大刀:其刀术主要有劈、砍、斩、架、截、云、挂、挎、挑、拦、扫、抹、托、拔、压、绞、错、捣、随、扇等。其特点是刀法灵活、变化多端、气势雄伟、劲力贯注、快速迅猛、一招一势、动作紧凑、舒展大方。练习时要求气沉丹田,含蓄抱气,气意相融,身法传神,刚柔互用。据关羽喜读《春秋》,偃月刀亦春秋大刀也”。这段文字囊括了刀的技法特点,并将其练习的特点充分的表达出来,以上文字说明青龙偃月刀系我们现在武术器械的春秋大刀,也是十八般兵器的一种,春秋大刀亦是刀类的一种。

三、对现代刀的影响

武术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人类从为了生存与兽搏斗至发展到今天的武术,显然蕴含了太多的文化,武术也经历了一个从低落到高潮的过程。随着朝代的更替,武术的发展也跟着变化,但武术的文化一直是我们所要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1、对现代刀发展的影响

“中国刀术,出于汉代,晋已有术,唐代东传,宋代民间大发展,明代实用化到高峰。清代有较长的安定时期而花法复萌,晚清乱世,刀法又重现实战,抗日战争之初有大刀队给日寇以极大杀伤。今日刀作为兵器退出历史舞台,刀术随之消亡”。这里所提到的刀的消亡并不是刀术已经退出了武术的领域,而今天所使用的刀只是用来在武术赛场上展示的套路,并没有了明清时期所用的刀的杀伤功能,它只是作为一种刀文化在传播。

2、对现代刀技法特点影响

刀术已经作为全国及世界武术比赛中的规定项目,其中对于刀的要求更加的科学化与美观化。2005年由国际武术联合会审定的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规定刀术的整个套路中的主要技法特点必须包括缠头、裹脑、劈刀、斩刀、挂刀、云刀、扎刀、背花刀等八种主要器械方法。大刀也已经列为传统器械的一类,在比赛中大多使用的是朴刀,并没有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那么重,在整个套路中对整个刀术套路中的要求越来越高,刀尖及刀刃的路线都有严格要求,这些技法特点不只是体现它们的技法,更多的是动作看起来更美观,更舒服。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几乎个个英勇无比,通过着重探讨使用的兵器,在了解刀的种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武将手中的兵器在那个时代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是我们最熟悉的,在寺庙的神堂上,在元杂剧中的舞台上,都表现出它非比寻常的一面,罗贯中也给了我们一个充分的证明,关羽的英勇及与诸多武将的兵器,在当今的武术舞台上展现着更加独有的魅力,经过时代的印证,在探讨兵器渊源及对当今武术兵器的影响的同时让我们发掘更多值得探究的武术文化。

参考文献:

[1] 何敬东等.古代兵器文化在现代武术发展中的创新思考[J].武术科学.(武术文化研究),2004,10:34

[2] 善 民.春 喜.百兵之帅—大刀[J].武林,1981,3:35

猜你喜欢
偃月武将大刀
水中“偃月”:中国饺子文化的千年发展简史
健身百态
金国初期女真武将有多猛
关公面前耍大刀
陶情偶寄
外婆家的“花武将”
听爷爷讲述大刀的故事
菜刀和青龙偃月刀
日本女性喜欢男人扮武将
斗联话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