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雁辉
摘 要:教育教学引入了信息技术,带来了一次教育教学的革命,特别是在借助于互联网的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已经从技术层面发展成为战略层面,特别是在运用了声音、图像、影像、VT(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等多种媒体技术融入教学,收获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同时也遇到不少问题,特别是在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的效果,差异较大。本文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开放教育教学中展开调研,了解信息化建设在教学中的融合、明确深层次探索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开放教育 信息化建设 教学融合
一、调研背景
国际上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初期,已有学者从理论上预测了信息技术对社会各领域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教育信息化”概念。而从国家和教育的战略层面上,真正重视和发展信息化建设融入教育教学的实践,是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以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的“教育技术规划(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itiative)”澳大利亚国家公共资源管理局建立“澳大利亚教育网”等为标志。[1]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决策,我国实施起步得较晚,但发展较快,经过了十多年已经基本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以上海开放大学为代表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即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全社会的终身教育的学习体系。
目前,上海开放大学拥有包括 有“管理学科”、“法学科”、“文学科”、“工学科”等专科学科共9大类47个专业;开放本科有2个大类7个专业,所有大类及专业均建立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网上课堂为重要载体、以各种网络教学方法(包括BBS、网上作业、网上模拟测试等)为辅助的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相融合的教学体系,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的融合已经具备相当的覆盖面。
二、开放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学融合的调研内容
对于开放教育中信息化建设与教学融合的深入研究,我们选取了以开大静安分校“软件工程”专业为主体的跟踪调研。“软件工程”专业是开大静安分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专业,所调研的课程包括:(1)由上海开大黄河笑教授主持、静安分校陆华英老师担任授课的《服务学导论》,(2)由上海开大吴兵教授主持、静安分校蒋彭副教授担任授课的《JAVA程序设计》。
本次的研究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和授课教师沟通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同时对课程和专业学习的历史状况做了分析和深入的了解,并对课程的教学结构和目标层次,按照认知能力,分成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目标,做了统一的安排。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按照教学要求,完成网上课堂的授课计划、教学安排(包括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内容)、PPT课件、BBS及答疑等。[2]
第二阶段:调研跟踪阶段。主要是跟踪课程的教学情况,及时了解进度和教学状况,掌握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和学生交流及时掌握对教学的反应,特别是对课程中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反馈,重点是对网上课堂中各项内容的感知和反馈。
该阶段的另外一项重要研究是发放学生的调研问卷表。十八个问卷题的调研问卷表主要从学生自身的(信息化)状况、学生对教学中的信息化使用状况、学生对信息化建设内容的感受、学生对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预设,主要针对学生对教学中信息化建设的运用作反馈,。
第三阶段:分析反馈阶段。主要是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阶段。通过分析,我们希望能找出目前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并解释开放教育中信息化建设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的一些疑点、难点,同时对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信息化的融入,提出一些反馈建议。
三、开放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学融合的调研结果
通过上述的三个阶段的研究,我们发放了问卷一共28份,发放的对象也做了适当的拓展,问卷的回收率为100%。其中软件工程专业的问卷13份,社工和工商管理专业的问卷15份,所占比例分别是46%和54%。能正确反馈预设的研究。
从调查表反馈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学生拥有1台以上电脑的人数比例约占96%,经常使用的比例约占81%,经常使用网络的比例约占71%,因此信息化建设与教学融合过程中,学生本身不存在使用条件的障碍。但是同时发现使用电脑和网络与学习密切相关的比例却仅占约12%,约73%的学生用电脑和网络是学、玩参半,尚有约15%的学生的电脑使用是偶与学习有关。
(二)学生在使用网上课堂的综合应用中,约68%主要完成与课堂教学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布置的作业,仅占23%的学生对教学拓展部分感兴趣,这一结果与约24%学生的被归为成绩稳定在良以上的、成绩较好的学生情况是一致的。
(三)要求对网上课堂内容、质量提出改进学生,希望更有吸引力的比例高达96%;认为对学习十分有效和有用的约占33%,可有可无的仅占22%,有用但需要改进的约占44%,这一比例与教学考核结果是相吻合的。这一结果反映了约四分之一的学生游离在信息化建设与教学融合之外的这样一个事实。
(四)以教学互动来看,学生与教师积极互动的仅占1%不到,偶尔与教师互动的占71%,网络BBS教学中,主要与教学内容和作业等相关的活动占72%--81%,由此看来开放教育中信息化建设在与教学相融合中,尚无法直接替代面授的课堂教学。
四、调研反思
本研究表明,进一步运用信息化建设,以智能终端为平台的、整合碎片化学习为手段的微课、摹课(MOOC)教育教学,在开放教育的教学中,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发展前途。
在开放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上的覆盖,在实际上产生的效果是呈离散状的。反映在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率、考试合格率、学生毕业率方面,和教师在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并没有形成正比关系。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信息化建设与教学融合实际运行中的一个矛盾,也是我们所要研究探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开放教育研究》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电视大学 国际标准刊号:1007-2179国内统一刊号:31-1724/G4
[2]《开放教育资源(OER)国际比较研究》作者:张轶斌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01endprint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4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