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与中学地理教学的整合策略

2014-10-20 16:41李金成张建国
考试周刊 2014年7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创新能力

李金成 张建国

摘 要: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乡土地理是践行这一理念的代表,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和培养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课堂内外我们要多途径整合乡土地理知识,建立课外地理实践课程体系,开展地理调查活动,积极推进地理教学有效开展。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创新能力 实践课程体系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版)》要求高中学生“学会独立或者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1]。为达到新课标的要求,需要建立发展学生技能的平台,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在地理教学中具有独特优势,对于增强地理教学效果和发展学生创新技能有突出作用。

一、乡土地理的重要性

1.乡土地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乡土地理,简单地说就是介绍家乡自然地理环境及风土人情等各种地理现象的一门学问,由于它就是我们身边看得到、摸得到的地理素材,因此具有区域性、直观性的特点,基于此,在地理教学中如果适当引入乡土地理因素,把教材知识细化、具体化,让学生看到地理学习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地理教学顺利开展和有效教学。

2.乡土地理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层次掌握。

传统教材缺乏乡土地理的因素,使得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感性认识过剩而理性认识不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在生活中对教材缺乏实际体验,因此理解不够深刻。乡土地理的引入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在身边实际生产生活中体验地理知识 ,加深理解和掌握,实现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飞跃,更好地增强地理学习效果。

3.乡土地理的整合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乡土地理不是引入课堂这么简单,还要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要从纷繁多样的材料和知识中提炼出经典的家乡地理认知,需要学生有多端型和伸缩性思维,这些思维能力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习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4.乡土地理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增强家乡自豪感,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饱满热情。

由于乡土地理知识把书本上的地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能够利用所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建设家乡的过程中。

二、乡土地理与中学地理教学的整合策略

1.乡土地理的课堂整合策略。

(1)教师务必强化专业素养。

开展乡土地理教学,地理教师本身要有足够深厚的专业底蕴,地理知识务必扎实牢固,与此同时,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同样要精通,要能够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情结,在此基础上,收集乡土材料,关注家乡建设,把握变化的风土人情。为上好一堂乡土地理课做好充分准备。

(2)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

地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大力提倡案例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等,发挥学生主体性,调动其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如讲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时,可以以当地的山地——泰山的形成和现状为例讨论断块山的特点,这是案例教学法最简单的应用。至于研究性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开展一些诸如当地人口分布调查一类的简单研究项目。当然,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而不能为了案例而案例,为了项目而项目。不能脱离地理理论,其间还要树立观念、培养情感,注意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3)课堂上,注重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应用,实现图文并茂、声像并茂。

研究表明,视听并用将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量、更高的记忆保持率和最佳的学习效果[2]。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讲泥石流发生原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泥石流爆发的动态效果图,把泥石流发生发展过程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大家,就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把家乡这一特殊区域地理资料或者其中某一方面制作成宣传片或者动画,同样能取得良好效果。

2.乡土地理的课外实践整合策略。

(1)建立地理校外实践课程体系。

乡土地理课外实践课内容十分丰富,考察或调查内容案例,应该本着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利于国家乃至全球发展的原则。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广大师生缺乏时间和精力上好地理课外实践课。新时期,有关部门应当提供政策支持,建设适应新课程理念、突出实践性、强调探究性的乡土地理深外实践教育体系[3]。学校要配备专业教师进行实地指导和服务。

(2)不定期举行野外地理考察活动。

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的需要择机开展野外地理考察活动,加深对教材地理知识的理解,开展活动时,教师要统筹安排,明确活动目的,制订活动计划。对学生进行分组、协调,做到分工明确、安排合理,同时做好后勤准备工作,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如学习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节的垂直地带性差异这个知识时,可以安排学生对泰山进行实地考察,由登山线路起点红门开始,每到一定海拔高度记录下植被情况,一直到玉皇顶可做多次记录,然后进行汇总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事先,教师制定安全通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线路,必备GPS、相机、标本夹等考察仪器。同时将学生分好组,各司其职。

(3)开展地理乡土调查。

相比较上文的野外地理考察,地理乡土调查要求更为严格,需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研究能力、信息搜集和信息加工能力,其对乡土地理教学开展的作用极为突出,教师要积极开展地理乡土调查,严格筛选调查对象,做到目的明确、价值突出,在开展时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最后回归教材。如就泰安市辖区内河流情况进行调查时要求学生坚持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不能弄虚作假,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要向水文、气象等部门查阅和了解基本情况,包括河流分布、流量、流域面积、汛期、结冰期、年季变化等基本水文信息,另一方面查阅地方志、走访群众、实地调查访问,收集第一手资料。这些过程中的辛苦与收获,相信亲历过的学生都能深切体会到,对于科学精神有更深的认识。不过,这仅仅是开始,更为艰巨的工作还有待进行。如选择大汶河进行实地综合考察,这一考察过程包含了大量艰巨、细致的工作——河流有污染的话,污染来自何处?是什么污染物?化学成分有哪些?污染范围有多大?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如何?要完成这一系列工作,很多事都需要躬亲必行,有时得顶烈日、避雷雨、战严寒、冒酷料,还有忍饥渴、耐疲劳……总之,要求学生战胜一切来自体内外的干扰,才能顺利完成调查工作,在此过程中,学生还要进行分工,明确各自责任,合作协调。一项任务完成后,学生会发现学到的东西、得到的锻炼比地理课堂多得多,经历过这些后,他们真正体会到战胜艰难困苦后的愉悦,意志力得到磨炼,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有效教学有重要意义,在乡土地理学习中,师生可以共同进步与提高,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潜移默化中陶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操,因此,必须注重乡土地理与中学地理教学的整合,在做好课堂乡土地理整合的同时,积极建设课外地理实践课程体系,开展地理考察和地理乡土调查,才能更好地实现地理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践行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1版.

[2]李家清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课程·教材·教法,2004(24):64-67.

[3]张雷.探究式中学乡土地理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创新能力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现与超越——《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践与思考》评略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