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艳
摘 要: 英语是国家规定学习的语言,其重要性仅次于中文的学习,教委发布的新课改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原先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其劣势已经影响到教学效果。在贯彻教委发布的新课改思想时,要以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为根本,从而将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改变,真正应用到授课当中,对其教学效果进行研究。作者探讨了现在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要将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改变,真正应用到授课当中,并研究其教学效果,希望得出的结论可以帮助强化初中英语授课效果,促进英语授课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组织形式 改变和应用
原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初中英语授课的基础,其存在很多劣势,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要运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改变,这样才跟上时代的脚步。于是,本文将阐述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不足之处,并对其改变方法进行探讨。
1.当下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里的不足之处
1.1学生对学习形式的选择权不足。
在正常情况下,初中英语教学都是在教室中进行的,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重要时刻主要为上课的45分钟,根据这些原因发现学生在上课时是不具有主动性的,对授课的形式和授课的知识都是没有选择权的,一切都只能按教师规定的进行。同一教室中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对知识的兴趣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当课堂中部分学生已学会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教师还在讲解时,这部分学生就会对学习缺少兴趣。同理,另一部分学生会因为听不懂、学不会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受到打击,从而不愿意学习,成绩也就无法保证了。
1.2学生因个体不同不能全部适应教师的统一授课方式。
当下,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几乎都是统一的授课方式,这样即使可以让教学有一定的效果,某些学生也因为个体的不同而无法全部都学习到知识并全部提高成绩。例如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就能够学习并记住30个单词,但另一部分学生可能连10个单词的学习都很勉强;部分学生对英语阅读很有见地,但另一部分学生却无法听懂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更无法掌握。因此,统一的课堂授课方式,使得部分学生跟上进度,而另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进度,成绩不如其他学生。
1.3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欠佳。
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欠佳,这是现在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不足之处。所有的语言学习都要有好的语言环境来帮助,但是我国现在的初中英语授课形式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不仅授课方式没有这样好的语境,而且学生学习英语一般只是为了通过各种考试,并不是以喜爱的感情为出发点。除此之外,学生面对不同的教师,学习的成绩也是不同的。学生会根据教师传授知识的风格和气氛而改变,如果在一个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主动自觉地努力学习英语,则没有跟上大部队的学生也会被学习氛围感染而开始学习英语。
2.重视初中英语授课的改变和实用性
2.1激发学生英语兴趣,自觉学习英语。
初中英语老师可以考虑在授课时激发学生英语兴趣,让其自觉学习英语,并开展各式各样的英語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从中感受英语的好处,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成绩。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活动、演绎英语小短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根据他们每个人的思维和理解来演绎,最后给予努力的学生奖励和鼓励,而且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围绕英语的比赛,让学生积极加入,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好感,还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和自觉性,让学生乐意学英语,提高成绩。
2.2建立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好的英语环境和班级学风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英语教师在课上课下和学生交流时,要重视学习环境和班级学风的造就,让学生感受到好的学习环境和语境,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提高他们的成绩。教师要尽量开展更多形式的活动营造学习气氛,比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知识直观地表现出来,还可以关注生活中的英语,将平时听的好听的英文歌曲或英文电影展现出来,让学生来听来看,还可以让学生学着阅读英文的美丽诗句和文章,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奥妙和内涵。
2.3针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授课。
不同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不同,所喜欢的风格和形式也是不同的,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方案,使用不同的方式授课,并将学生的特点融入其中。教师要在和学生进行沟通时,尽力维护师生和谐的关系,弄清楚学生的各项特点,将学生的性格、心理活动和学习状态等融入到交流中,制订针对不同学生的教育方案,帮助学生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经过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和实用,帮助学生进入新的英语学习领域,摒弃一部分原先的教学方式,将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活动都融入其中,让学生不仅学到英语知识,还感受到快乐和愉悦,消除对于英语的恐惧,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霞.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研究[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2(11).
[2]焦海燕.浅谈小组合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09).
[3]赵乐燕.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组织的实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