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摘 要:课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场所,而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则与一节课的成败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倡导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型课堂的今天,信息技术下课堂互动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真正和谐、有效的互动并不多见。本人针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结合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理论,分析归纳了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因素,论述了个人对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有效性 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147-01
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两方面的共性问题:一是教师问题:主要表现为基本功不扎实、语言表达不规范、信息素养水平不高等,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降低,以致课堂教学失控。二是学生问题:学生的基础不均衡,对知识点掌握能力任务完成的差异性很大;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存在认识偏差,心思不在课堂,热衷于玩游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课堂教学既不是教师的独白,也不是学生的专利,而是有效师生互动中的目标实现,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外在体现,因为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关系的群体。课堂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教学内容为媒介,为达成教学目标而产生的所有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有什么样的师生互动表现,就会产生相应的师生关系,就会体现出与之一致的教学理念。
1 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介入,师生之间的互动凭借不仅仅是书本、语言和黑板,而且还有呈现多形态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互动的载体,而且改变了互动的方式,因而师生适应这种新的互动环境和互动需要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否则,必然会造成思维的迟滞和互动的困难。因此,熟练地运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迅速找到信息技术载体上的师生共同关注点,让学生保持思维的紧凑性和流畅性,进行行云流水般的师生互动,就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师或学生往往容易会迷失教与学的目的,实现的师生互动也就会偏离预定方向。所以教师就需要摒弃干扰因素,及时、准确地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学习的教学调整。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上,教师不仅可以继续运用察颜观色、巡视交流等传统手段来搜集学习情况信息,而且需要认识和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在搜集和利用学习情况信息的重要作用,以便更有把握地进行动态教学调整和实施后续学习的师生互动。
2 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师生之间围绕学习活动实施的互动,并不局限于结果的得失,往往还需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考察,甚至回到之前的时间段,延续学习过程的再展开。这种时间跨度式的过程学习,固然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再次回到之前的学习情境中,但就此实施师生互动,受学生个体差异的限制,互动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信息流通也必将受到限制。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及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轨迹,并能根据需要储存下来以供随时调用,有效地方便了师生之间互动基础上的对话。储存学习记录,能够让学生在其它时间段迅速进入储存的学习定格,既有利于师生快捷地进入相应的思维状态展开对话与师生互动,又利于学生整体思考,不断推进学习进程,发现知识结构。
对于学生面言,学习方法不能像知识那样通过抽象的讲解来掌握,而必须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的点拨启发,逐步感悟和发现。这样掌握的学习方法,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促进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运用这些学习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因此,教师为达成学习方法维度的教学目标,不能为教方法而教方法,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直觉感悟而形成元认知策略。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侧重于在关键点上捕捉学习过程,并形象呈现给学生反思,再通过合理的师生互动,学生才能更轻松地提炼出元认识策略,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信息技术对于学习方法的应用意义就会更有效地彰显出来。我们可以发挥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便利的优势,在巡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及时使用手机等便携设备捕捉学习关键点,并发送到电脑大屏幕,开展基于具体事实的师生互动。由于这样的师生互动可以依赖可知可感的多媒体一手资料,超越了纯粹的口头表述,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展开对话,在师生互动中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和教学目标达成度。
3 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极易夸大技术的力量,忽视技术作为物的本质,忽视技术本身在情感上的不存在。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课堂上,极易造成情感上的双重缺失,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阻碍开展和谐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有效互动。为此,教师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情感是师生得以有效互动的前提,课上必须注重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其次,教师不能剥离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一体意义,让信息技术替代教师去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有其受限的作用点,只有使信息技术与自己融为一体,才会增强教师与技术的整体教育力量。教师甚至有时需要限制信息技术在学生面前单独呈现的时间和夸大的作用,不让技术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隔膜,以免造成教师作为生命体的生命意义的减弱。
情感互动伴随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往往易被人们所忽略。教师和学生情感互动常常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音容笑貌、行态举止等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教师在课堂上和蔼、亲切、充满热情,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和热情;同样课堂上学生的有效参与会激发教师上课的积极性。显然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具有调节师生行为的功能,也影响着师生间的其它互动行为。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师生间的正向情感互动,促进其它互动的进行。
4 结语
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是一名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体现。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课堂师生互动,有其特殊性,既需要师生熟练把控信息技术的性能,更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在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观照下,运用信息技术增进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实现课堂师生互动的新境界。信息技术的运用,虽然课堂师生互动复杂了,却还能达到左右逢源的境地,那么,信息技术的整合也才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课堂师生互动,是一名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前提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段萍.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师生互动[J].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2(10):159.
[2] 孟红艳.浅谈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43):93.
[3] 何云峰.有效: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7(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