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书贤
教学实践证明,环境的优劣对人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的英语教师,我深深地感觉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是举足轻重的。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离不开班主任,离不开班干部,离不开学生,同时也离不开科任教师。可以说,班主任是根本,科任教师是助力,班干部是保障,学生是基础。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体会:
一、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正确评价学生,正视学生的基础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有不同的要求和处理方法,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比如早自习默写单词,如果规定优等生默写20个,中等生可默15个,后进生可默10个,这样分层次要求学生,会使学生分层达到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我们不能在没搞清楚状况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有不少教师总是埋怨工作的辛苦,埋怨学生水平低、素质差、难教好。其实,埋怨不但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首先,埋怨体现了我们没有信心;其次,埋怨会削弱我们工作的积极性;再者,如果我们的埋怨传到学生耳朵里,那对学生性格、情感及自信心的影响更是影响不好。
因此,首先我们要做到少埋怨,多动脑。要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使学生在平等、宽松、活泼的情形之下,在教师的关怀与鼓励中,不断获得人格上的尊重,体验到学习的进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自信,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这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与手段,当然也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所不可或缺的。
二、教师要精心布置教室,使学生感受英语文字美
在教室的四周,有一些小黑板,在上英语课之前,我总会拿出一些彩色粉笔,要学生自己布置一些温馨的标语或是用英汉互译形式写的鼓励口号,如:Welcome to our class.(欢迎来到我们班。)Where there is a will ,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There is no end in learning…(学海无涯)等等,让学生在教室里,感到一种与英语对话、交流的亲切感。学生们都非常喜欢自己动手,动脑。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加强了他们对英语的热爱。
三、教师可指导学生组织开展英语活动,活跃教学气氛
在英语课上,我时常会不定期的跟学生们做一些活动,列如,我会把学生的座位摆成马蹄型,让学生到教室中间来进行课前热身活动,让他们做动作问答英语句子,What is he/she ding? She is watching TV.等等,来活跃他们的大脑,以便于使他们更好地投入英语学习中,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当然,除了课堂上的活动,教师还可以组织其他活动,比如布置学期中旬要进行英语单词默写竞赛,并在班上评出名次,给予获胜者以文具等物质方面的小奖励等等。此类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抽出更多时间来巩固、背记单词,学生们热情很高。
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气氛活跃了,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健康发展。
四、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中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许多教师和班主任都非常重视这种关系的建立,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路的引路人。”师生彼此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共同促进,是一种朋友式的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中,我们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任何时候都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愁,用他们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他们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用他们的感情去理解周围的事物。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而不要因为学生所犯的一些小的错误而去恶意地批评,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性情来要求学生,而是时刻要为学生考虑,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詹姆士曾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中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渴求得到赞扬。而激励会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之产生快乐的内心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推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教育实践证明,运用激励的方式,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为实现既定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人都渴望得到赞扬,尤其是正在进步的学习困难生。得到赞扬后,学生会心情愉快,对学习、生活信心倍增,从而奋发向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因此,教师要经常赞美学生,要用放大镜去找他们的优点。哪怕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进步也要大张旗鼓地表扬他们,让他们信心百倍地鼓起前进的风帆,朝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目标前进。
总之,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让他们在生活学习中体会到美的存在,有利于使他们积极地面对学习,面对人生。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