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丽燕
教学情境创设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结合教材内容,紧扣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开启思维。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有效的情境要能够让学生“触景生思”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他们更多的联想,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一、设疑导思,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动力。创设问题情境实质上就是创设一种以激趣为前提、以思考为核心,以获得知识并形成创造个性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与求知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以疑引思,以思解疑,使问题在质疑中逐步解决。
二、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现代研究表明:让学生将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经由思考再表达出来,这样的记忆效果更好、理解程度更高。根据这一研究成果,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创设角色扮演情境,如分角色朗读课文、角色扮演情景剧等,这样学生不再是置身于文章之外,而是能够真正地以主角的身份来进入文本,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长期以来学生置身于文章之外,无法真正地融入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总是以旁人的身份来进行阅读。通过角色扮演情境的创设,实现了角色的转变,这样更能够让学生结合特定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来理解文章。如《威尼斯小艇》第四自然段——“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部分内容,寓学生的语言训练于情境之中。学生分角色扮演船夫和游客。许多船夫各自推销自己,向游客介绍自己的小艇以及本领,作为游客可以询问有关情况,以更清楚地了解船夫,选择适合自己的船夫。学生通过直接的表演,顺其自然地了解了船夫的驾驶技术。(4)改编课本剧。根据课文编写剧本,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同样不失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
三、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让语文成为快乐的驿站
学生的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因此创设游戏情境,重在激趣。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把语文知识“蕴藏”在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导演”和“教练”,诱发学生“入境”,使学生产生“入境始入亲”的感受,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开阔其视野,拓展其思维空间。
四、多媒体表现情境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从全新的角度来向学生展现文章所描绘的景物与意境,使得教学更具趣味性、直观性与形象性。能够调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为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语文殿堂搭建桥梁。如在学习《钱塘江大潮》这一课时,许多学生并没有亲眼见过,所以,在学习时很难真切地感受,自然无法领会大潮的壮丽。而通过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展现大潮的各种图片与视频,让学生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来参与教学,使学生如临其境,这样便可以让学生深刻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奇特,更能够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这些词语中,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
由于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阶段,其思维活动主要是借助表象来进行的,即直观形象思维,以后才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阶段过渡发展。所以,情境教学,无论是利用图画、音乐、表演、语言,还是多媒休,都是让学生从感受形象开始,让观察的客体和词语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产生“视觉经验的词语化”,即词和形象沟通起来,语汇及表象的储存随之丰富,语言及思维也随之发展,真正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五、创设想象情境
新课程要求教师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地翱翔。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或点到为止,或留下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要尽力把静态的平面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能触动学生思维的情境。学生通过想象对文本会有进一步的感悟,他们带着对文本的体味,朗读相关段落会更加用心读,读得情深、读得意浓。
六、创设开发创新能力的开放式情境
开放式情境是指突破教材、教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的情境。如《秋天的图画》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我摒弃了一贯方法,创设了一个具体的开放式说话情境——如果现在是秋天,你会看见什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展开丰富的想象,说出了自己的所见。“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学生张开了一双双想象的翅膀,似乎来到了秋天,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景。
七、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感悟其中道理
语文学科与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语文的影子。现代教学提出了生活的外延等于教学的外延。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不能局限于教材的陕小空间里,而是要将文本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真实地再现生活,带领学生走进作者所描绘的真实生活场景中,这样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这既是语文教学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新课改的重要体现。尤其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在理解作品时难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联系生活再现情境,可以将学生带入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场景之中,这样更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直接经验,这样更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
总之,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形式,只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与语文学科特色,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理解,我们都可以大胆地引进与采用。只有不断地实践与创新,不断摸索与总结,才能使情境教学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更加切合教学需要,引起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思考,成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
(责编 张景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