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学彩
幼儿教育,是一门科学。幼儿是一本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幼儿这本书,最有用的钥匙就是“爱”。这是一名幼儿教师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就要做有爱心的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爱。我们要学会爱幼儿,让幼儿自由地展示自己,当做幼儿的玩伴,把时间还给幼儿,让幼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教师要把幼儿看做自然人,允许幼儿犯错误,同时,也允许幼儿改正错误,不追求完美主义。爱幼儿,也要教会幼儿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幼教一线多年的工作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会爱幼儿,让幼儿自由地展示自己,认识世界
没有爱,没有感情,就没有教育。做为幼儿教师,我们首先要学会爱幼儿,我认为要懂得爱幼儿,就必须先学会观察幼儿,了解幼儿。
马拉古齐认为:“幼儿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和说话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
在各种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通过口语进行交流、讨论、辩解、提问、回答、建议、协商等,也可以传达信息、表达自我、相互认识、相互理解,而且也能通过图像、造型、观察、探索、体验等活动方式探索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幼儿所进行的活动,理所当然成为幼儿的“艺术化”语言和“行动化”语言。既然是语言,它们就有语言的意义、作用和价值,就应该像运用口语一样,不仅允许幼儿用它们来进行自由表达,教师还要通过仔细地观察和细心地聆听,对幼儿的行动和语言及时作出相应的理解和回应,将对幼儿的关注、鼓励、宽容、慈爱贯穿于幼教工作的全过程。
二、教师要学会倾听,做幼儿的玩伴
幼儿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丰富想象。教师要平等地面对幼儿,学会倾听,让他们从你真诚的眼神中树立起自信。
瑞吉欧教育者认为,教师是幼儿的伙伴、养育者和引导者,“关注幼儿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倾听幼儿的声音”,完全地关注幼儿,同时,负责任地观察记录,并把观察到的结果作为作出决定的基础”。所以“倾听意味着积极跟随并进入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倾听幼儿便成为教师爱幼儿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把时间还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做
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他认为凡是幼儿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幼儿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幼儿怎样做,你应当教幼儿怎样学;成人应该鼓励幼儿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对幼儿来说积极的鼓励远胜于消极的制裁;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教幼儿学习的活教材;教育幼儿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幼儿会更乐于接受;教育幼儿时用比赛的方式,更能够有效地增进幼儿的学习效率;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暗示远胜于消极的命令;教师要注意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善于利用环境教育幼儿;在幼儿的生活当中,游戏化、故事化的教学方式才是幼儿所乐于接受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必要时请教师教教师,幼儿教幼儿,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教师要允许幼儿犯错误,也允许幼儿改正错误
“幼儿犯错误,上帝也原谅。”是成人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因为犯错是学习的一部分。作为教师,不要老盯着幼儿的缺点,如果能对幼儿的优点给予很好的表扬和赞许,有意识地淡化幼儿的缺点,那么,幼儿的缺点就会自然消失。陈鹤琴先生认为,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很容易,受责骂而改过却比较难。小幼儿尤其喜欢听好话,我们更应该让幼儿多听鼓励的话,而不是听恶语相加。
我们要关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幼儿的表现已经定型。幼儿目前的表现,只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他还会不断地成长。在面对幼儿“犯错”时要理解和宽容他们,真正地做到“低下来”“慢一点”,让幼儿在纠“错”改“错”中健康成长。
五、不追求完美主义,不和别的幼儿做比较
不要和别的幼儿作比较,每个幼儿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我们要相信,只要幼儿能发展自己的特长,在自己专长的领域具有一技之长,就可以成长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请记住:现在就是最好,我们不要老盯着幼儿的缺点不放,只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长处,对他们小小的进步给予肯定和赞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就可以让那些缺点消失。有时候我们越是想努力去纠正幼儿的缺点,就越有可能适得其反,缺点会越固执地留在幼儿身上。与其这样,不如把现在的幼儿当做最好,肯定他的优点,表扬他的长处,幼儿就会自然地变得优秀起来。
六、爱幼儿,也要教会幼儿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爱幼儿,更要教幼儿学会保护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不论是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还是在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都能够生活。陈鹤琴先生认为:当幼儿遭遇困难时我们不应该立即帮他,要逼他自已想办法,因为人的才能是从磨难中练出来的。
我们应当记住教育幼儿有三个原则,即无错、无批评、无压力原则。
当幼儿发生淘气、打架、损坏物品等行为时,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幼儿犯错误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说服教育甚至打骂。
无错原则认为:这是幼儿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行为,在幼儿自己的意识中,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实际上,幼儿的淘气、损坏物品是由于不正确的认知,他并没有主动犯错误的动机。千万不要因此而认为他是一个令人烦恼的故意惹人生气的“讨厌”幼儿。幼儿的对、错的观念与成人有很大差异,他们主要以自我为中心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和人。
总之,要将幼儿培养为社会的栋梁,祖国的未来,幼儿教育任重道远。作为幼儿教师,只要我们本着真心关爱幼儿的原则,用心去对待幼儿所犯的过错,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便都是有益且有用的,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教育是无言的爱,也是无声的行动。
参考文献:
[1]卡洛琳·爱德华兹等合著.罗雅芬,连英式,金乃琪译.儿童的一百种语言[D].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2]陈鹤琴.陈鹤琴论幼儿教育[D].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1984.
[3]卢梭.李平沤译.爱弥儿[D].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责编 金 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