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福伟
摘 要:小杂粮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在提倡绿色饮食的今天,它备受大众的喜爱。虽然山西省发展小杂粮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但是,也有一些因素制约着小杂粮产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分析了小杂粮生产现状和发展瓶颈,提出了小杂粮产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小杂粮;生产;发展优势;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S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6-0159-02
小杂粮分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包括麦、粟、黍、豆、薯5大类,共计20多个品种。小杂粮营养丰富,已经成为了畅销国内外的保健品。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杂粮生产地,而山西省栽培小杂粮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杂粮王国”之称。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属温带气候,光照充足,北面寒冷、干燥,南面温和、湿润,各种地理条件并存,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在种植小杂粮方面有巨大的优势。但是,我省小杂粮生产状况并不理想。目前,山西省小杂粮种植户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加工技术落后、营销观念薄弱,致使小杂粮的种植效益偏低,这是实现山西省小杂粮跨越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山西省小杂粮生产现状
1.1 产业优势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足、气候温和、地势复杂,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小杂粮的种植提供了有利的天然条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杂粮有大同的糜黍,忻州的蚕豆,晋西北的燕麦、荞麦,晋中、晋东南的各种杂豆、谷子,等等。山西省的小杂粮主要种植在一些偏远山区,这些地区比较寒冷,水质天然、空气纯净,不受工业的影响,而且种植的小杂粮也不需要施用化肥和农药,生产出的小杂粮绿色、天然、健康,富含蛋白质和各种营养元素。
1.2 小杂粮种植面积逐步萎缩
由于玉米种植省时、省力、效益可观,所以,玉米产业连年扩张,小杂粮种植面积连年萎缩。近10年来,山西省小杂粮种植面积减少了千亩,部分品种被放弃种植,杂粮产业陷入了困境。据统计,2000—2011年,我省玉米种植面积增长了107%,由793 333 hm2扩张到1 646 666 hm2;2011年末,玉米种植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0%.在此期间,我省小杂粮播种的面积却急速下降,由1 548 666.7 hm2下滑至930 000 hm2,种植面积的比重由49%下降到28%.
1.3 振兴小杂粮产业的计划
2012年,山西省提出了“振兴小杂粮产业计划”,并开始实施《山西省特色食品行业调整振兴方案》,方案的重点是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小杂粮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山西省将建立国家级的标准化小杂粮生产基地,扩大小杂粮的种植范围。此外,要提高小杂粮的加工技术,重点开发与小杂粮相关的产品,如燕麦凉面、荞面碗托、小杂粮饼干、传统酒醋乳等,并建立完善的杂粮流通体系。
2 小杂粮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户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科学意识淡薄,农民意识不到科学技术会使自己的收入增加。这种意识的存在导致一些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了限制,阻碍了小杂粮产量的提高。
2.2 小杂粮现代化发展程度低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气候干旱,导致小杂粮的投入产出比远远低于其他粮食作物。近几年,各地政府给予了小杂粮产业一定的支持,但是力度还不够。目前,山西省小杂粮生产缺乏充足的资金、专业的人才和先进的设备,这就导致了小杂粮生产现代化加工程度低,利润空间小,不能满足现代化产业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小杂粮产业的发展进程。
2.3 小杂粮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近年来,山西省兴起的一些小杂粮生产企业在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特色上都不显眼,大多企业规模小、产品杂。一些前景较好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虽然有优良的产品,但是却缺乏优秀的销售人才。此外,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互相挤压,所以,山西省的小杂粮生产企业还没有形成集团、形成合力,不能很好地带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3 小杂粮发展对策
3.1 抛弃旧观念,树立小杂粮产业思想
政府要重视并认可小杂粮在现代农业中所占的地位,积极组织农业科技部门对小杂粮进行研究,制订有利于小杂粮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树立小杂粮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观念,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将小杂粮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优势产业来抓。
3.2 建立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
政府应根据小杂粮的生产现状建立标准化的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研发优质的小杂粮产品。同时,要确保基地建设的高水准和小杂粮生产的高质量,走一条优质的产业化开发之路。
3.3 扶持龙头企业,开发精深加工产品
扶持一些有规模、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建立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模式,带动全省杂粮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此外,要按照现代市场的需求,开发深加工产品,扩宽小杂粮产品的销路。
3.4 加强对人才培养,推动企业发展
山西省高校应从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从专业结构和方向方面进行调整,培养现代农业发展紧缺的人才。此外,根据小杂粮的发展现状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推动小杂粮产业的发展。企业经营者要接受现代企业新的管理理念,聘用相关专业人才,制订科学的企业人才培训计划,利用人才培养推动企业发展。
3.5 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消费市场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产品同质现象严重,消费者往往会被五花八门的产品弄得眼花缭乱,只会选择知名度高、口碑好的产品,这就说明,好的产品加上好的宣传才能产生好的效益。虽然我省的小杂粮品质较高,但是,缺乏大力度的宣传和品牌的塑造,所以,要加大在小杂粮产品上的营销力度,根据产品的特色制订出特色的营销方案,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编辑:白洁〕endprint